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剖宫产产妇,愿意服用四汤为治疗组,不愿意服药者为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产妇术后6小时开始服用四汤,每次20mL,每日3次,服至肛门排气。给产妇少量多餐进流质饮食,忌食产气食物。对照组不用四汤,护理措施及观察指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产妇肛门开始排气后腹胀消失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四汤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效果较好。

  • 标签: 四磨汤 剖宫产术后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3例肺部孤立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的CT图像,由2名从事胸部影像诊断10年以上医生通过评估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边缘、边界、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肺36例,左肺27例,结节最大径0.73~2.84cm,平均1.86cm,形态不规则形12例,圆形、类圆形51例,深分叶8例,浅分叶42例,毛刺征45例,瘤-肺界面清晰43例,不清晰20例,混合玻璃结节40例,纯玻璃结节23例,见斑点状密度减低影23例,“空泡征”33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5例,支气管连续性中断12例,支气管扭曲、走行僵硬43例,血管穿行病灶18例,血管集束征19例;胸膜及叶间胸膜凹陷28例。结论CT对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早期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测定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诊治与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哮喘的确诊率和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疑似哮喘患者85例进行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测定,对确诊哮喘者进行规范治疗及监测。结果确诊哮喘26例,治疗2周内复查PEF及FEV1,均明显改善(P﹤0.01);3-6月后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症状控制良好。结论PEF及FEV1等测定可客观地反映患者气道的炎症病理变化及改变程度,是哮喘诊断和疗效的重要评价依据,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的技术要求。

  • 标签: 最大用力呼气流速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玻璃结节的薄层螺旋CT诊断流程。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局限性肺部玻璃结节50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经过手术病理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肺部玻璃结节患者。结果病灶形态、大小、边缘、实性成分、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肺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有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薄层螺旋CT检查是肺部玻璃结节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薄层
  • 简介:摘要了解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状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47.73%,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1.4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13%。新生儿死亡原因以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婴儿以先心病、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1-4岁儿童则以溺水、交通意外、白血病为第一、二、三位。5岁以下儿童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总治疗率达86.89%,在途中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服用叶酸,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疾病筛查,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加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管理,加强对小儿的监管,提高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痂的术中麻醉管理。方法收集36例大面烧伤休克期痂患者,对其术中输液、气道管理、麻醉方法、麻醉用药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36例患者术中监测HR85~150次/分,SPO293%~99%,CVP(5±2.3)cmH2O,尿量(76±40)ml/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带管回ICU监护,无一例死亡。结论1.根据休克期病理生理的改变,对患者的术中丢失液体作出正确的评估,进一步抗休克治疗,以维持稳定的循环;2.因为大面积烧伤患者都存在吸入性损伤,通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麻醉呼吸机给予IPPV+PEEP通气,进行术中气道管理。3.对大面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代谢快,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磨痂 气管切开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汤联合人工通便治疗对重症患者出现严重腹胀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我院综合ICU38例出现腹胀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成观察组22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胃肠减压、人工通便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四汤口服液,其余治疗两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肠内营养开始顺利进行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汤口服液联合人工通便技术能促进重症患者病人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 标签: 危重症 腹胀 四磨汤口服液 人工通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饮子治疗ICU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五饮子免煎剂早晚各服1剂、培菲康2粒,一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培菲康2粒,一日3次;疗程3天。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3.3%,对照组为16.7%,2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五饮子治疗ICU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急性胃肠损伤 五磨饮子免煎剂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对哮喘呼气流速改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62例在本科室进行哮喘治疗的病例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哮喘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哮喘 特布他林溶液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对哮喘呼气流速改善的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62例在本科室进行哮喘治疗的病例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运用了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联合吸入治疗方式可应用在哮喘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哮喘 特布他林溶液 布地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术联合PC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钙化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旋术联合PCI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30.77%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为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旋术去除纤维和钙化斑块,增大管腔调,改善冠状动脉内膜平滑度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PCI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冠状动脉旋术联合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旋磨术 PCI 钙化病变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颌角肥大患者中对于骨术整形方法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术整形的44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一般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形效果分析,采用口腔内入口对其进行骨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下颌角肥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接受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采取该手术可以取得预期的整形效果。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磨骨术 整形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镶术治疗近视眼的护理疗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以2017年本院近视眼手术12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心理特征,予以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视力恢复良好。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保证近视眼患者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得到理想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SBK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局灶性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表现,同病理做对照。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断经我院及院外术后病理证实的、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肺部孤立玻璃结节)为观察对象,分析其CT表现。结果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皆多见为是纯玻璃结节、边界清晰、为圆形或类圆形;浸润性腺癌则多见为不规则形、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结论针对肺局灶性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虽有一定困难,但结合以其CT表现,是可以有效提示病灶性质的。

  • 标签: 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 CT表现 病理 高分辨
  • 简介:摘要四汤是用于外科腹部术后改善胃肠动力的常用方药,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四汤具有顺气降逆、通腑导滞、消积止痛从而达到消除腑气不通,气机不畅的术后肠功能障碍之根本。现代医学主要集中在胃肠激素—神经递质—脑肠肽系统对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功能研究,认为四汤介导粗肌丝相关调节机制,通过能刺激促动力性胃肠激素的分泌,作用于Ca2+-钙调蛋白(CM)-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系统,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动力及蠕动,防止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但随着胃肠起搏细胞—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发现及其对胃肠动力的重要性不断阐明,为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外科 胃肠术后 胃肠动力 四磨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人,治疗组给予四汤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磨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治疗组用自拟六汤加味加减中药,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混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六汤加味加减中药,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六磨汤加味 中药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10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CT多层螺旋胸部检查的患者中筛选而出,均进行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后,进行薄层重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肺部玻璃影响给予鉴别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将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观察两组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边界清楚及空泡征等征象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圆或椭圆、不规则形、多结节融合状及斑片状方面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CT多层平面重建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丁糖、四汤联合应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治疗组(几丁糖、四汤)在关腹前应用几丁糖,术后早期胃管注入四汤,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术后肠管通气时间及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7例,总有效率83.7%;无效13例,无效率16.25%。对照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组肠管通气时间,2年内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四汤能明显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缩短肠管通气时间,几丁糖、四汤联合应用能较好预防术后肠粘连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几丁糖四磨汤肠粘连预防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