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煤矿老年矽肺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技术,研究出一整套完善的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措施。

  • 标签: 煤矿老年矽肺病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煤矿是高危行业,虽然安全生产持续在改进,但创伤仍然存在,煤矿创伤患者的救治与交通肇事、建筑工地有所不同,创伤以群发为多、伤情危重紧急、复杂程度高、死亡率高,因此做好煤矿创伤患者的紧急抢救护理,对挽救病员生命至关重要。

  • 标签: 煤矿创伤 急救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TNT属硝基类化合物,其成分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肝脏、血液系统、眼晶状体、胃肠等脏器,本文主要探讨TNT对肝胆的影响效果的超声图像上的表现,动态了解TNT中毒病人的肝胆转归情况。超声作为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检查工具,简便易行、普查率高、收费相对低廉,保障身体健康。我院对现在仍从事煤矿TNT接尘者及职业性TNT中毒现已全部脱离接毒岗位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其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煤矿TNT接尘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矿烧伤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煤矿烧伤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烧伤外科煤矿烧伤患者住院病人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09株,以及它们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煤矿作业者烧伤引起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主要菌种,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烧伤创面感染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普遍存在,对此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细菌 抗生素 烧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非煤矿山流动工人尘肺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某非煤矿山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从业的180名流动工人,获取180名工人的资料,并就其尘肺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名流动工人中,11名工人患上尘肺病。所有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有明显类“p、q”影样改变的有3人,占27.27%,均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结论非煤矿山流动工人从事的作业繁多,流动工人的职业史较为复杂,属于尘肺病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加强对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和职业卫生监管,以提高工人自身的意识,最终起到预防尘肺病的作用。

  • 标签: 非煤矿山 流动工人 尘肺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公司2个煤矿3800份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报告,探讨煤矿工人总体健康状况,为职业防护和健康保健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公司2个煤矿3800份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报告为研究组,另在当地及附近地区的2所市级医院随机抽取同年度男性健康体检者的4200份体检报告,作为对照组,逐项分析各体检项目。结果研究组内2285名煤矿工人患有程度不一的疾病,患病率为60.13%,其中前五位诊断分别为高血压(31.16%)、高脂血症(16.35%)、肝功能异常(11.43%)、慢性胃炎(10.16%)、肺纹理紊乱(3.17%)。对照组内1966名体检者患有程度不一的疾病,患病率为46.81%,其中前五位诊断分别为高血压(21.92%)、高血脂症(10.21%)、慢性胃炎(8.24%)、糖尿病(6.25%)、慢性支气管炎(4.53%)。两组患病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煤矿工人患心血管疾病、消耗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和程度更高,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患病的风险逐渐增加,需要进一步改进职业防护措施,提高健康保健水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技术是一种依据物理学原理所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而医学影像技术则是医学物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物理学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声、MRI、CT、手术摄影和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对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功能以及诊断疾病、脏器形态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的对放射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医疗设备数字化的不断完善。

  • 标签: 放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数字化 发展
  • 简介:摘要目前,医学影像学更新速度非常快,放射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新型医疗技术逐渐被引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伴随医学影像设备的逐步发展,MRI(核磁共振)、CT技术、DSA、DR等设备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像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分子影像学、放射学开展后,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技术 磁共振
  • 简介:摘要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的生物效应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治疗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组织损伤没有选择性。这种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放疗 技术 分类
  • 简介:摘要人胚胎冷冻保存的原理是先将胚胎放人防冻液中平衡一段时间装管后以一定的冷冻速率迅速降至-35℃,平衡10min后投入液氮中保存,复苏后重新恢复代谢和发育的能力。传统的胚胎冷冻是程序化慢冷冻,实际上是一个脱水过程,随着辅助生殖技术(IVF)周期数的不断增加,程序化慢冷冻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冷冻过程耗时太长,难以避免冰晶形成对胚胎的损伤等。近年来,随着玻璃化冷冻技术的成熟应用,极大减少了冷冻过程中对胚胎的损伤,复苏率可达95%,因而有更高的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在人类胚胎不同时期的广泛应用,能显著改善冷冻复苏效果,提高临床妊娠率。本文就人胚胎冷冻技术的原理、发展过程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胚胎 玻璃化 冷冻保存 辅助生殖技术
  • 简介:摘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 标签: 清洁灌肠 治疗 肠镜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卡是联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金钥匙”。本文结合居民健康卡工作经验,从工作中遇到的最基本概念芯片、芯片操作系统(cos)、磁条卡、IC卡等几方面着手,简单介绍了居民健康卡技术,重点讨论了项目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旨在为初期从事该项目的人员提供一个建设基本思路。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密钥管理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手段。肿瘤放射治疗学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放射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技术)、临床放射生物学以及肿瘤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技术是当前阶段发展最为迅速且被认为是综合治疗肿瘤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就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技术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集体训练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身体各项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技术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运动与日常活动功明显增强,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技术 集体训练 身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