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动达标理论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互动达标理论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活能力指数。结果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活能力指数比研究组低,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将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互动达标理论 生活质量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提高临床西药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间93例应用西药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症状表现、原因及归转情况。结果93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主要包括皮肤性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等;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消化系统治疗药物与神经系统治疗药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给予相应处理均明显缓解或者痊愈。结论在临床上应加强西药的合理应用,在应用药物治疗时需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同时需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现代西药 药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肿瘤患者6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经治疗出院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于居家护理定期电话、上门随访,提供护理、饮食及心理指导、康复锻炼等。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出院宣教和门诊复。两组患者于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生活质量(QOL)评定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乏力、恶心与呕吐、疼痛及总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5个功能、3个症状及总体状况评定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居家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居家护理 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肾病透析患者不但忍受着身体上的折磨,有时心理上还会产生忧虑或者恐惧等情绪,这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关心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透析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则成了一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护理方面的相关结论。

  • 标签: 肾病血液透析 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阳市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情况,为进行科学的供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枯水期对简阳城市和44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监测采集103件水样。2016年9月丰水期监测全覆盖55个乡镇集中供水121件水样。结果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丰水期水质合格的比率为63.11%,丰水期为53.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看,简阳市乡镇地区饮用水存在引起介水传染病可能性,加强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督和监测是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关键。

  • 标签: 简阳市农村地区 饮用水 水质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把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然后将这60例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30例,之后把观察组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在一个阶段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状态检查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与此同时,组内相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起来差异有比较明显结论;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电话回访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确诊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常规回访2次,其中离院1周回访1次,1月后再回访1次。观察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于离院第一个月每周1次电话回访,第2~6个月每个月1次,半年后每半年1次,共回访3年。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均满意(P>0.05),两组患者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遵医行为,降低了传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梅毒 电话回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结合生活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以社区健康教育三年前后对不同文化层次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比,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结果两组教育前后糖尿病饮食知识、日常食物交换计算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在血糖监测、定期系统检查、血糖控制、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要达到预防作用,单靠灌输糖尿病知识还不能达到目的,进行有效的生活干预是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干预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分别用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化学法我县不同地点采集的10份市政供水进行测定。从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检测时间、样品用量以及最低检出限几个方面,对两种测定方法在生活饮用水中的阴离子的测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离子色谱法的取样量更少且检测时间更短、加标回收率更高、精密度RSD平均值与最低检出限更低,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应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阴离子在加标回收率、精密度以及最低检出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同时检出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加标回收率 精密度 最低检出限 阴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中使用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54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与护理前与护理6个月后使用生活质量自测表(SS-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并且观察组评分上升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作为脑出血患者的主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肢体及其他功能的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病例,研究过程中丢失2例,最终入选53例。出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和脑瘫量表对患儿进行总体评定。出院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和脑瘫量表对患儿进行总体评定。结果出院6个月后患儿的Barthel指数评分、脑瘫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患儿的Barthel指数评分、脑瘫量表评分(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 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肺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82例晚期化疗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41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组(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能力、心理与情绪、社会交际以及家庭融入情况评分显著低于个性化护理组,比较差异P<0.05;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肺癌化疗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率提高,优于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个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医院诊疗服务中药物致QT间期延长风险的评估。方法根据医院目前临床医生的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病例及CNKI数据库收载QT间期的相关资料等,进行综合论述。结果引起患者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因素众多,同时,直接或间接引起QT间期延长的临床常用药物也较多,因此,多因素叠加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病例不是个案。文中病例显示病例猝死与QT间期延长多因素叠加有极其的相关性。由于临床治疗中QT间期延长风险评估专业性较强,在依赖会诊医生解决非专业问题临床的普遍现状下,对潜在QT间期延长患者风险TdP风险的评估尤为重要。结论重视非心内科潜在QT间期延长患者的QT间期延长风险评估,刻不容缓。

  • 标签: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B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前列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帕金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人32例.按时间顺序将3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本文以下论述的健康教育内容。结果研究后实验组采取ADL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达到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程度的目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帕金森 生活能力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4例,分成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通过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进行8周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可通过实施家属健康教育来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效果较好。

  • 标签: 肺癌 家属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400名学生发放相关资料,而为观察组400名学生于学校中给予预防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学生生活技能水平。

  • 标签: 生活技能 学校预防艾滋病 专题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优质护理,并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6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行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康复干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在我院选择120例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后出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电话随访教育和指导,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肺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1年后FEVl、FVC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1年平均内复发住院次数、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肺康复干预在中重度COPD患者中运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肺康复干预 中重度COPD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