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开区汇街道适龄妇女的妇科健康状况,为妇科疾病及宫颈癌、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对本辖区1387名适龄妇女进行常规妇检和二癌筛查,对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辖区适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增生55.01%,子宫肌瘤25.81%,宫颈炎16.8%,阴道炎13.63%,TCT异常2.03%,宫颈癌检出率0.72‰,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2.17‰。本筛查未查出乳腺癌。结论本辖区适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且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妇科体检能及时发现各种常见病,TCT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体检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西乡区食品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方法对2011-2013年西乡区疾控中心参加省、市两级食品风险监测的22种共212件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卫生部《全国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评价各类食品的合格率。结果面点、水发食品、大米、根茎类蔬菜的合格率比较低,分别为60.42%,70%,72.41%,81.81%。不合格原因主要为铝、甲醛、甜蜜素、砷、镉、亚硝酸盐、铅、苯甲酸、人工合成着色剂等超标,超标率依次为43.18%,23.07%,8.57%,5.68%,5.68%,3.57%,2.27%,2.13%,1.92%。结论辖区食品存在重金属超标、滥用添加剂、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等现象,提示食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 标签: 食品 风险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湿法快速消解法-悬浮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分析-标准加入法,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水产养殖沉积物中镉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干燥后,于1.0ml盐酸+1.0ml硝酸+2.0ml氢氟酸条件下于120°石墨消解炉上加热消解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分析。结果镉的浓度为0.50μg/L~5.0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检出限为0.01mg/kg,变异系数为1.87%。用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53)对测定方法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均在给定的参考值范围内。结论本方法与GB/T17141-1997国标方法相比1,有用时少,用酸少、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快速检测水产养殖沉积物中痕量镉的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临床上应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或促进骨愈合,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际中。而本院应用重组合异种骨来治疗病人,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我们应用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植骨例数尚少,经验不足,尚需临床大量应用积累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不过如果进一步对RBX(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加以完善,这将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组合异种骨 临床
  • 简介:摘要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护士拔针后未及时将针头分离放入锐器盒所发生的针刺伤占总数的比率超过50%,因此应当提倡随身携带锐器盒。虽然病区治疗车上配备的锐器盒不具备便携性,体积较小的锐器盒可放于治疗盘中,但无可靠固定装置,且院感管理的限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护士难以做到随身携带。我们设计了一种便携式锐器盒组合托架,分为上下两层,治疗盘位于上层,污染物收纳盒和锐器盒组合置于治疗盘下层,通过托架固定且密闭。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可方便携带,对拔针后输液针尖及时处理,可大大减少锐器伤的风险,同时污染物和治疗盘上下分层可更好地满足院感管理的要求。

  • 标签: 锐器伤 锐器盒 设计
  • 简介:摘要钙拮抗剂(CCB)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卒中作用显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线治疗药物,尤其是对于那些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并发症和具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多项临床研究及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CCB+ACEI联合治疗高血压是最佳组合

  • 标签: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降压药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串联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时机及疗效。方法对24例Ⅲ型胫骨Pilon骨折采用克氏针串联内固定和重建钢板固定腓骨,结合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8~20个月。手术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良6例;可4例。结论胫骨远端克氏针串联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对已经受伤的软组织创伤较小,有利于创面及骨折的一期愈合,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Ⅲ型Pilon 骨折 克氏针 内固定 串联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目前科学家们正紧锣密鼓地研究寨卡疫苗,开发新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寨卡疫情,但美国一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成功从现有药物中找到治疗寨卡病毒的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种不同药物组合与不同组合剂量对妇产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0例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5组的镇痛药分别为,A组为吗啡0.6mg/kg加高乌甲素16mg;B组为吗啡0.4mg/kg加高乌甲素32mg;C组为地佐辛0.6mg/kg加高乌甲素16mg;D组为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E组为芬太尼0.01mg/kg加高乌甲素32mg进行镇痛,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h疼痛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VAS评分术后各时C组、E组评分均低于A、B、D组(P<0.05)且以E组降低幅度更大;OAS评分术后6h、12hE组低于其它各组(P<0.05);恶心的发生率C组低于其它各组,头痛、头晕的发生率E组低于其它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不同药物组合与不同剂量镇痛药物联合应用,进行多模式自控静脉镇痛,可提高妇产科手术后静脉镇痛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多种不同药物组合 不同组合剂量 妇产科手术 静脉自控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指标组合对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在早期诊断检查时均进行了肾小球率过滤、尿微量白蛋白及尿酶的检测,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对早期慢性肾病检出率。结果在我科治疗的50例经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肾病患者,在早期肾病诊断中应用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酶的检查指标确诊患者为49例,检出率为98%。与肾活组织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组合指标在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慢性肾病的治疗争取了最佳时机,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组合分析 慢性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探讨在肺癌诊断中的优化及减少过度医疗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收集145例确诊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53例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并计算分析上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单项检测各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以CYFRA21-1最高(73.10%),特异度以CEA(90.56%)最高。两项联检以NSE+CYFRA21-1灵敏度最高(81.54%)。三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灵敏度最高(87.50%)。四项联检以NSE+CYFRA21-1+CEA+CA125灵敏度最高(87.93%)。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高达(89.51%)。结论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组合中以NSE+CYFRA21-1+CEA组合对于肺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且可减少患者费用负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肺癌或体检筛查的指标。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优化组合 早期诊断 过度医疗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病是当前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中年妇女,近年来该病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内分泌失调所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成为许多患者的选择。本文从多个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采用天然中药,粉碎加工制剂,无毒副作用,从而避免了肝肾损害,可以使患者放心使用。而且该中药作用直接,起效快速,在治疗过程中使乳腺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消除乳腺增生,根据临床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其总有效率可达98.7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11例病人(13膝),其中一男一女为双膝。年龄约5岁~16岁。均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髌韧带外侧半胫骨结节止点内移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均获得3个月~4年随访,平均2.3年,全部病例术后髌骨脱位未见复发,无脱位恐惧感。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采用Lyshohn1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平均评分92分。结论半腱肌移位加强内侧髌股韧带+外侧髌骨支持带松解+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术,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半腱肌 髌股韧带 髌骨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780例门诊处方,分析其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有157例使用微生态制剂,占处方总数的8.82%,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占21%(33例),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亿活)各占19.1%(各30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占15.9%(25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占10.19%(16例),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占7%(11例),其余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5例,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3例,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5例。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96例,新生儿黄疸23例,营养不良18例,阴道炎5例,与抗生素联用13例(占8.28%)。微生态制剂应用中99.36%(156例)为合理用药,0.64%(1例)为不合理用药(两种微生态制剂联用)。结论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广泛应用于儿科,少数用于妇科。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应用及分析
  • 简介:摘要根据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研制了一种与野战医疗所配套的模块化快速组合式医用气体(包括氧气、负压气体、正压气体)集中供给系统,解决了批量伤病员在野战救治过程中同时需要医用气体的难题,保证了野战医疗所伤病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组建和拆除速度快,操作人员无需特殊培训即可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整套系统的建立与撤离。

  • 标签: 野战 模块化 快速组合 集中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力优化组合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科室二级管理架构,结合层级管理(护士长-区域组长)、制定岗位说明书、改变排班模式-由每天轮岗改为每月轮岗、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时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的培训、考核,落实复用物品的集中管理。结果通过人力优化组合,在落实集中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层级管理,业务范畴拓宽,临床满意度提高,器械、器具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都大幅度的增加。结论人力优化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员工素质及员工满意度,减少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员工和护士长的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力优化组合 集中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例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17例实施康复护理组合,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实施康复护理组合的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组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在我院儿科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3月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医嘱。结果2016年1月-3月我院儿科门诊微生态制剂医嘱总数8738例。本院3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医嘱4961例,布拉氏酵母菌散医嘱2761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医嘱1036例。结论我院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用药情况较为合理。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儿科 应用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有氧组合运动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氧组合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锻炼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肌力及肺活量提升均显著,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锻炼后,对照组患者的患侧肌力及肺活量提升均不显著,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锻炼后,观察组患侧肌力及肺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有氧组合运动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患侧肌力恢复,并增强其肺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康复训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臂丛组合麻醉方式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颈臂丛组合麻醉,给予乙组患者单一臂丛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麻醉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中给予颈臂丛组合麻醉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臂丛组合麻醉 单一臂丛麻醉 锁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