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02例102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顺利,视力恢复良好。结论临床通过对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玻璃体 切割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以减少医护人员处理废弃利器时发生利器伤的风险。方法利器盒主题材料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其结构包括盒体、转动盖、切割刀、挡板。结果该利器盒整体实用性强,分离头皮针时不需要另外借助切割工具也能轻松将头皮针分离,可避免医务人员在分离污染的头皮针时发生针刺伤的风险。结论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安全实用,高效美观。

  • 标签: 利器盒 头皮针 风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钙火花是细胞内肌浆网上一个或成簇的兰尼碱敏感性钙离子释放通道协同开放而形成的局部地一过性钙释放现象。钙火花可激活钙敏感的钾离子通道,产生自发的一过性外向电流(STOCs),从而引起平滑肌细胞舒张。低浓度咖啡因和膜电位的去极化可激发平滑肌细胞产生高频率的钙火花;这样的高频率钙火花可直接引起平滑肌细胞产生收缩。Ca2+、FK506、FKBP12.6、cGMP、cAMP及PKC等因素对钙火花的时空特征及其他特性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平滑肌细胞 钙火花 肌浆网 兰尼碱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250例患者,观察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情况。结果250例患者,47例高眼压,占18.8%(47/250),经统计分析,术后高眼压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有无晶体眼、有无联合巩膜环扎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与硅油填充术后,易发生高眼压症状。因此,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术 高眼压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随访,观察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上段骨折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不同的胫骨干骺角对胫骨平台损伤、膝关节功能影响,指导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观察80例胫骨骨折髓内针治疗病例,根据术前、术后测量胫骨干骺角大小,分为观察组40例(干骺角>21.24°)、对照组40例(干骺角<21.24°),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关节面切割损伤程度、术后到完全负重时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1等临床指标,分析干骺角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例在上述指标中均较对照组病例优良,说明干骺角越大则越适宜髓内钉治疗,越小则越不宜髓内钉治疗。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平台 切割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两孔腹腔镜法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观察组行两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改良双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两孔腹腔镜法 开放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牙冠切割方案在拔除下颌智齿时的应用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00例需要进行拔除下颌智齿的患者,根据患者下颌智齿的位置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的牙冠切割方案,将下颌智齿中低位、水平阻生的150例患者分为一组,采用微创法进行治疗,命名为微创法组;将下颌智齿完全埋伏阻生的150例患者分为一组,采用涡轮钻法进行治疗,命名为涡轮钻法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肿痛情况以及术中并发症的情况来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术后肿痛率发现,微创法组和涡轮钻法组的数据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发现,微创法组的2%要远远小于涡轮钻法组的64.67%,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两组牙冠切割方案造成的患者肿痛率都很低,但是微创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法 涡轮钻法 下颌智齿 牙冠切割方案
  • 简介:摘要钙火花(Ca2+spark)是细胞内质网上一个或者一簇兰尼碱受体(RyanodineReceptor)通道开放引起的自发的一过性的局部钙升高。其可作为一种正反馈调节元件介导气管平滑肌收缩,包括直接提高细胞整体内钙浓度及通过激活钙激活的Cl-通道(ClCa)使细胞膜电位去极化,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介导外钙进入。相反,钙火花还可作为一个负反馈调节元件调控气管平滑肌收缩,即通过激活大电导钾通道(BKCa)使细胞膜电位超极化间接抑制外钙进入。钙火花调控的最终结果导致了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 标签: 钙火花 气管平滑肌 兰尼碱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玻璃体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2011年期间我院收治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化脓性眼内炎病例资料17例,对这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7例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法联合眼内注药或硅油填充进行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发生炎症复发的现象,在这17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17天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的现象,再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玻璃体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化脓性眼内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心理护理临床体会。方法抽取我院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严格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0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其中视力提高42例,占84.0%,视力不变5例,占10.0%,视力下降3例,占6.0%,术后高眼压17例,占34.0%,经过合适对症治疗,恢复正常。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满意情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7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心理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并且对患者具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17眼,部分复位5眼,未复位4眼,总有效率84.6%,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硅油、气体(C3F8惰性气体)注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2015-2017年163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护理。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医学影像学、细菌学、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临床实验性治疗均不能明确诊断的83例肺部病变,行螺旋CT引导下槽式切割活检针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本组65例获明确诊断,组织学诊断率为78.3%,一次穿刺成功82例,良性病变17例,恶性肿瘤48例。并发症气胸发生率为6%,痰中带血发生率3.6%。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并发症轻,可作为肺部肿块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对照组、实验组各28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挂线引流、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14%(9/28)、重度痛发生率71.43%(20/28),高于实验组3.57%(1/28)、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可预防并发症,减轻疼痛。

  • 标签: 高位肛瘘 挂线疗法 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后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观察并总结对80例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后患者护理经验。结果体位、四肢及眼部特殊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保证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玻璃体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使用“U”型靠枕的护理体会,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员生活质量。方法按照病员要求制作合适的靠枕并应用于玻璃体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病员中。结果方便了术后病员被动卧位的要求,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病员呼吸和变换姿势,同时受

  • 标签: 玻璃体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 &ldquo U&rdquo 型靠枕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在包皮过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包皮过长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恢复周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包皮过长患者行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治疗,不仅手术效果较好,而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性较低,有利于患者快速痊愈。

  • 标签: 包皮过长 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1)两组手术后视力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间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86.3±4.1分、73.1±5.5分,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优质围手术期可以提高护理疗效,改善视力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复杂性眼外伤 玻璃体切割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56只眼)因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其中术前视力为光感至手动16只眼;眼前指数10cm~20cm者21只眼;0.01~0.1者19只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02~0.1者7只眼(12.5%);0.2~0.5者29只眼(51.8%);0.6~0.8者12只眼(21.4%);0.8~1.0者8只眼(14.3%)。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难度大、情况复杂,但手术医生的熟练操作以及针对不利因素有效处理,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白内障 超声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