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对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放疗全过程结束后,患者皮肤的反应Ⅱ级6例,Ⅰ级54例。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皮肤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治疗妊娠期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妊娠期皮肤瘙痒的60例孕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基本检查后实验组给予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治,均连续使用7天,观察用药后7天两组受试者。结果两组用药前和用药后7天,实验组皮肤瘙痒及皮肤损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可以改善妊娠期皮肤瘙痒症状,在孕期用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有效的用药选择。

  • 标签: 妊娠期 皮肤瘙痒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室皮肤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利用PDCA管理循环对手术患者皮肤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进行实践。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上半年的0.35﹪降低为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管理 皮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02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皮肤受累概率及切除皮肤范围。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物表面皮肤作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统计皮肤受累情况。结果100例乳腺癌中,仅有3例Paget患者的皮肤受累,其皮肤受累概率为3%。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皮肤受累概率较低,若无受累迹象,乳腺癌手术的皮肤切除范围可酌情减少,以不影响皮瓣存活为宜。

  • 标签: 乳腺癌 皮肤受累概率 切除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中医理论,用艾灸的方法应用于皮肤病病人的护理,减轻病人的刺激性反应-瘙痒。方法先对病人的病情辨证论治,艾灸相关穴位,分析自2008年至2013年间的43例皮肤病病人,观察艾灸护理的有效性。结果观察43例皮肤病病人中,荨麻疹20例,风疹10例,湿疹8例,顽固性皮肤瘙痒症5例。结论艾灸以温热的刺激作用于经络,通过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营卫和畅的作用,对于血虚、血瘀﹑湿滞引起的皮肤病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皮肤瘙痒症状有较快的改善,并以取材便捷,用料简单,操作易学,价格便宜,刺激性小,易为广大病人所接收。

  • 标签: 温热 艾灸 穴位 瘙痒
  • 简介:摘要诸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多激酶抑制素属于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此类多靶点抗肿瘤药物效果明显,但同时会导致手足皮肤反应等毒性反应,影响患者生理及心理,并对药物临床应用造成一定限制。本文将分别从靶向药物的手足皮肤反应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分级、临床护理等方面对现有关于靶向药物的手足皮肤反应护理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 标签: 靶向药物 手足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皮肤性病门诊的性病临床资料。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皮肤性病门诊科就诊的70例性病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的病历和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性病患者的病种构成、疾病流行特点、患者职业、患者家庭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最后从统计分析结果中得出一定的结论。结果患者中的病种构成从多至少依次为梅毒(58.6%)、尖锐湿疣(15.7%)、淋病(12.9%)、生殖器疱疹(10.0%)、沙眼衣原体感染(2.9%)。患者疾病的流行特点显示高危人群为教育程度较低、国家公务员或者干部、已婚者、本地人。患病原因为非婚性接触的较多。结论性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进行防控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发病率。

  • 标签: 皮肤性病 临床资料 病种构成 疾病流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发生、发展、转归的时间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18例已确诊,并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皮肤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肤病变在肿瘤前、和肿瘤同时发生者分别为118例(37.1%)和109例(34.3%),在手术、放疗、化疗后发生者91例(28.6%)。同时观察到有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随肿瘤发生而出现肿瘤的消除而消退。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皮肤病变和肿瘤之间有着一种合理的时间关系。即皮肤病变与肿瘤同时,或前后不久出现,或和肿瘤平行发展。

  • 标签: 恶性肿瘤 皮肤病变 时间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12月在我院产科病房经阴道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情况、满意度及新生婴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涨奶及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婴儿红臀、脐部感染及皮肤脓疱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建立护患友好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能够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产科 产妇 新生婴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的应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1例血栓通致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引发因素、防范措施探讨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结果中药注射液引发的医疗风险增多,须引起重视。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践行于临床中,通过医护药患多方工作正确用药,避免或降低潜在风险,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柏液外敷治疗骨折后期皮肤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出现下肢骨折后期皮肤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黄柏液外敷,对照组运用利凡诺液外敷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结论黄柏液外敷治疗骨折后期皮肤湿疹疗效明显。

  • 标签: 黄柏液 骨折后期皮肤湿疹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对于皮肤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痤疮患者90例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片,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治疗痤疮能有效改善皮肤参数,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痤疮 皮肤相关参数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小儿群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埋置80个扩张器,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针对本组患儿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儿中有3例发生伤口裂开与感染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由于发现及时,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3例患儿均未出现血肿与皮瓣坏死情况,其余17例患儿手术过程与术后恢复均十分的顺利,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对于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与家长进行密切的配合,这样即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小儿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总结10例唇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针对本病的特殊手术部位,做好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口腔护理,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做好患者出院指导。10例患者均伤口愈合出院。

  • 标签: 恶性肿瘤 手术 观察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类型皮瓣在手部皮肤组织缺损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手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对其皮瓣移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2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采用腹股沟皮瓣,5例移植动脉蒂系列岛状皮瓣,4例移植示指背侧皮瓣,5例移植掌桡侧背部皮瓣。2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0例,治疗有效的8例,治疗无效的2例,不同皮瓣移植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师在临床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移植,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手部功能。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22例足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分别采用足底内皮瓣转移手术、足背皮瓣修复、内踝上皮瓣转移、脚踝部带血神经蒂岛状皮瓣转移手术等,皮瓣切取最小面积为6×4cm,切取最大面积为12×10cm。结果2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并恢复了良好的神经修复功能,在经过24个月的随访工作后,对患者的足部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20例,占90.91%;良2例,占9.91%;差0,优良率达100%。结论对患者进行足底外侧皮瓣、足外侧皮瓣、足背皮瓣、游离骨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足部 组织缺损 外侧皮瓣 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