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与产时对孕产妇的心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其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与不良情绪,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应激系统调整好,从而将其潜力与耐受力充分激发出来,增强对阴道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对本院采用积极护理干预前后的各91例产妇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等。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96份,其中9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0%。调查资料经SPSS13.0进行资料分析重测信度值为r=0.88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本组病例中极大的缩短了总产程明显、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的知识宣教和产时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的机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心理暗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积极心理暗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100%,比对照组高15%,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积极心理暗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暗示ICU护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国际国内各种关系敏感度增加,面临的环境因素趋于多元,武警部队执行任务的形式种类趋于复杂,其对官兵的心理素质有着严峻的考验。而积极心理学是当前该学科的跨越的重要一步,其于各个领域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军队普遍开展积极心理暗示,故我国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革故鼎新。本文就积极心理暗示的内涵和重要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方法,旨在提高武警部队心理服务的水平。

  • 标签: 积极心理暗示 武警部队心理服务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以供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7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更好,其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中医康复康复护理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检治疗后的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0-6h治疗的再通率显著高于6-12h治疗的再通率,差异具有显著性;12h内的总再通率为68.8%。早期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患者均病情平稳,治愈康复后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实施早期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愈手段,并且溶拴治疗的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越利于其开通,推荐广大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积极意义,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言语疗法在语言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对其感知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眼光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语言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各为观察组(以常规疗法+言语疗法治疗,n=39)与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n=39),最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感知恢复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言语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知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9.7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障碍患者实施言语疗法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感知恢复进展,对于患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语言障碍 言语疗法 感知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进行常规护理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比这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进出急诊室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抢救效果,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积极干预积极干预 抢救临床效果 急诊球囊扩张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更年期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很多人都必须经历的。尤其对女性来说,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中女性很容易焦急、烦燥、不安。因此,在此期间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愉快顺利地度过这个敏感时期。

  • 标签: 乐观 心态 更年期 生理 敏感 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翻转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50名护生,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成绩、带教满意度、学习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带教满意度以及实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翻转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翻转课堂 临床护理带教 积极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效果较好,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比较高。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妊娠高血压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保障和提升,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医务人员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和讨论哪些因素会对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参与热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积极性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通过讲述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以及积极心理治疗的实施过程,提出积极心理治疗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扩展了人们对积极心理治疗性质的认识,推进了积极心理治疗在健康教育中的发展。

  • 标签: 积极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ICU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在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比两组护理后SAS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积极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工作中有显著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将按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45),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作指导进行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45),就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t=17.166,P=0.000);②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42.22%低于对照组66.67%(χ2=5.421,P=0.020)。结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值得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妊娠高血压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100例,年龄24~32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采用随机性分配方式,将现有的产妇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其顺产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导乐陪伴分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孕产妇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妇身心得到满足,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导乐陪伴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设适合本社区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针对失智老人照护者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近几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积极心理学对人群影响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照护者是失智老人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失智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随着失智老人数量增多,在社区对失智老人及其照护者开展照护平台,即家庭外喘息服务1,建立积极团体心理治疗,让照顾者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失智老人 照护者 积极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