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化检测检查结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患者的心肌酶谱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肌酸激酶的检测能为诊断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肌酸激酶升高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高渗性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关系。方法统计本院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并同时随机选择本院的7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不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精神分类症患者服用药物和采取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入院次日和治疗后的2、4周时进行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对照组在入院次日和2、4周时定期进行抽血并送检,对比两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对照组76例健康体检者的肌酸激酶在入院次日和第2、4周后的指标分别为(153.78±68.13)、(154.12±67.35)、(153.97±68.01),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分别为(19.57±7.23)、(19.07±7.83)、(20.46±7.02);观察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肌酸激酶分别为(991.48±675.34)、(367.12±118.63)、(159.45±667.49),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为(75.67±76.08)、(31.25±16.52)、(15.78±8.56)。经卡方t检验两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入院次日和第二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与精神分类症患者病情有明显关系,可以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标签: 精神分类症患者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本例为脑梗死患者服用氟伐他汀后,其肌酸激酶异常升高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通过对他汀类药物的流行病学、发生肌病的概率的分析与比较,针对脑梗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血栓,临床药师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同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减少如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脑梗死 氟伐他汀 肌酸激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不同运动负荷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探讨高原地区所适应的运动强度。方法随机抽取移居拉萨(3658m)满两年的健康汉族人和世居拉萨健康藏族人各120名。汉族和藏族各分为4组,共8组,每组30人,按照课题设计的Bruce运动方案(8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别,10min运动强度为3、4两个级),进行平板运动实验。运动前后5min各抽血一次,用抗凝管存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结果汉族8分钟3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1,藏族8分钟4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1,藏族10分钟4级平板运动前后比较P<0.05,其余均为P>0.05。结论用统计学处理的结果和直接观察各组数据运动前后数据很大变化,运动前略高于运动后。

  • 标签: 高原 运动负荷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免疫抑制法同步检测急性心肌梗塞(AMI)组、非AMI组血清中CK-MB的质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CKMB质量和活性均高于非AMI组(P<0.01),CKMB质量升高较活性早;非AMI男性组CKMB质量高于女性组(P<0.05),但CKMB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和NAMICKMB质量和活性相关性比较,男性组r值为0.857,女性组r值为0.893,均呈正相关,女性组相关性较男性组好。结论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二者无明显差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质量检测较活性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标签: CKMB质量 活性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前牙反颌正畸矫治过程中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浓度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组为56例正在进行矫治前牙反颌的患者,对照组为60例正常健康人群。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浓度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血清肌酸激酶水平(CK)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异常率为22.5%,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正畸矫治前牙反颌人群中血清肌酸激酶浓度有异常升高情况,可能由于部分咬肌牵拉致肌肉损伤或肌纤维的微细损伤以致大量的肌酸激酶被释放入血液,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前牙反颌 血清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伴表面裂纹、斑块形成现象,引发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ACS发展早期常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近半数患者心电图检查正常,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同工酶及肌酸激酶等心脏标志物的检查在ACS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本文对上述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肌钙蛋白 肌动蛋白 肌酸激酶 同工酶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对进行心肌梗死和冠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其中包括44例冠脉未通患者(将其定义为A组),44例冠脉再通患者(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在各个不同时间段的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B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的上升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各时间段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患有进行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未通患者,该标志物的水平的上升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时间都会明显缩短。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脉再通 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为AMI的55例患者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联合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AM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判断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是否伴有脑损伤及程度如何。方法测定发生原发呼吸暂停后1天、3天、7天的早产儿(研究组)及同日龄早产儿(对照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血清(CK-BB)水平。结果研究组在呼吸暂停后第1、3天血清NSE及CK-B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暂停后第7天血清NSE及CK-BB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反复的缺氧状态,可造成脑细胞的轻度损伤,而该损伤可能是暂时性的。?

  • 标签: 原发性呼吸暂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72.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价格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患者,施以精心的专科护理。结果痊愈42例(70%),显效14例(23.4%),有效4例(6.6%)。结论在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及时观察并正确处理出现的症状,排除不安全因素,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尿激酶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75±4.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21.88±9.6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其死亡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 标签: 脑血栓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蚓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3年1月~12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蚓激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时给予口服蚓激酶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蚓激酶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脑血栓病患61例为研究对象,现将两组病患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人数30人,对照组人数31人,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使用传统法治疗脑血栓;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3个月之后,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相关结果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是一种治疗脑血栓疾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脑血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结石术后体温升高的预防策略护理。方法采用2006年—2009年骨科收治痛风结石手术60例与2012年运动医学科收治痛风结石20例临床护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60例病人术后高热8例,急性发作10例。20例病人术前高热1例,术后1例,急性发作1例。结论在围手术期饮食教育,药物控制尿酸,术中用碳酸氢钠液冲洗。术后3天给脱水药物,局部冰敷,减轻局部组织水肿,术后一周后再用碳酸氢钠,早期功能锻炼等治疗、护理。术后高热,痛风急性发作例数明显减少。

  • 标签: 痛风结石 高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群体血糖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人患者群体219例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分析老年人群体血糖状况及血糖升高的原因。结果以空腹血糖﹥7.0mmol/L视为糖尿病,31.2%男性患者罹患糖尿病,39.6%女性患者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诱因中,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诱因,居前三位。结论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结合具体诱因针对性调节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升高 血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500例剖宫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为指征在剖宫产率中占首位,是我院剖宫产率高的重要原因。结论降低剖宫产率不仅依赖于产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及社会的支持

  • 标签: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