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孕11~14周胎儿超声软指标在胎儿心脏结构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50例孕11~14周胎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检查,记录相关检查结果并计算诊断的敏感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50例胎儿中,进行产前超声检查时,9例被诊断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孕早期患者胎儿为8例,中孕期早期(15周到16周)发现胎儿为1例,9例严重先天性心脏胎儿中染色体异常胎儿为4例。150例胎儿中,19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第95到99百分位,其中2例产前诊断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小于第95百分位胎儿中4例产前诊断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大于第99百分位胎儿中,3例被诊断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在胎儿心脏结构评估中,孕11~14周胎儿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层厚及三尖瓣返流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检查出大部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利于后续临床治疗,及时作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孕11~14周 胎儿超声软指标 胎儿心脏结构评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漏诊,找出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内到我院行胎儿心脏超声超声检查(孕周16~40)342例孕妇检查结果资料,并把检查前和产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导致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常见的心脏异常类型主要包括八种(主动脉弓异常、心包积液、室间隔缺损、瓣膜发育不良、心脏肿瘤、三尖瓣下移、心内膜垫缺损、动脉狭窄)。在342例孕妇检查结果中,超声诊断检查准确332例,准确率为97.0%;误诊4例,误诊率为1.2%;漏诊6例,漏诊率为1.8%。结论导致胎儿心脏超发生误诊、漏诊因素多样,临床诊断中应尽可能避免主观因素,选取适当时机,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掌握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查准确性。

  • 标签: 胎儿 心脏超声 误诊 漏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临床诊断以及观察中超声的运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1423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相关资料。结果在142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观察中,有96例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征象,其中室间隔缺损胎儿23例,房室共同通道胎儿21例,房间隔缺损15例,法洛四联症胎儿7例,三尖瓣有下移畸形6例,其他类别的心脏结构异常24例。其中有9例胎儿伴有心律失常,有4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力衰竭,2例胎儿显示胎儿水肿。结论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的早期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运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胎儿的先天性疾病的判断和评估的监测基础。

  • 标签: 超声 心脏结构异常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从2008年12月开始对前来规律产检的孕妇常规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截止2013年12月,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胎儿50名。对所有这些孕妇和胎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实际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相符度。结果经统计,超声检查出的心脏异常的50例患儿中共有36例在妊娠18-24周查出,2例在妊娠10-12周查出,12例在妊娠32周以后检出;而实际诊断为先天性胎儿心脏异常者共53例,漏诊3例,总符合率为94.3%。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心脏异常 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共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围产会诊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漏误诊情况。结果103例胎儿心脏畸形中,超声明确诊断出87例,检出率约84.5%;有8例漏诊,8例误诊,漏误诊占约15.5%。结论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查率较高,但仍然存在较高的漏误诊率。需重视各个影响诊断准确率的因素以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保证优生优育。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心脏畸形 检出率 漏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65例本院甲状腺功能更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主要为双房长大、左房长大、右房长大及瓣膜反流,心功能降低患者比例较正常组有差异,房颤比例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常见误诊与漏诊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孕妇,共300例,对比分析胎儿出生前后的超声心电图,确定常见的误诊和漏诊情况。结果待胎儿出生以后又一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0例产前漏诊的先天性心脏胎儿,占总体胎儿的3.33%(10/300)。4例误诊,占总体胎儿的1.33%(4/300)。结论在胎儿心脏的检查中应用超声心电图检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率的显著提高,能够及时的发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基于其本身的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应用。

  • 标签: ?胎儿心脏 超声检查 常见误诊 漏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76例(其中69例母体有心脏病史)中孕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腹中的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胎儿心脏情况,分析超声图像并对比产后胎儿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为84.6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母体有心脏病史,胎儿心脏病的比例为13.04%;母体没有心脏病史,胎儿心脏病的比例为1.87%。结论孕妇有心脏病史时在怀孕期间尤其注意胎儿的发育情况,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且诊断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该方法是值得临床上应用以及推广的。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心脏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甲状腺功能检测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状况。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产检的产妇中,抽取670例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孕妇纳入到此研究研究组内,另外抽取670例未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孕妇纳入到对照组内,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状况。结果从早产率、足月顺产率、剖宫产率、流产率、死胎率、新生儿合并疾病率上来看,研究组(5.97%、74.63%、25.37%、4.48%、2.98%、11.94%)比对照组(22.39%、46.26%、41.79%、13.43%、13.43%、38.81%)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出现甲状腺疾病可能性较大,主要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且发生甲状腺疾病后,对孕妇和胎儿均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孕妇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筛查力度,降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对提升胎儿质量等均有较大有利作用。

  • 标签: 胎儿 孕妇 甲状腺功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成人心脏超声探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45例疑似先天性心脏胎儿,都选择成人心脏超声探头进行产前检查,同时,把超声检查结果、引产病理结果以及产后随访结果情况比较,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成人心脏超声探头的筛查情况给予评价。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出13例先天性心脏胎儿,主要包括4例单纯心脏畸形,9例复杂心脏畸形,都通过引产与产后超声随访结果确诊。误诊的2例胎儿分别为室间隔缺损以及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结论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其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成人心脏超声探头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孕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孕妇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其中包括例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以及正常健康孕妇(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两组孕妇胎儿心脏的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面积(LVDD)、周长(LVDP)、右心室周长(RVDP)以及面积(RVDD)等进行监测。结果在经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后,观察组孕妇无论是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面积(LVDD)、周长(LVDP)、右心室周长(RVDP)以及面积(RV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糖尿病孕妇而言胎儿心脏均较大,提升了心脏的收缩能力,因此对于此类孕妇应当加强胎儿心脏检查,为胎儿心脏功能的变化检测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孕妇 胎儿心脏检查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早孕、中孕、晚孕期孕妇各400例,针对其均实施超声诊断,并对其不同时期的超声畸形检出率,分析其价值。结果孕妇均顺利实施超声检查,并均完成随访观察,其中中孕检出率为91.67%,明显高于早孕检出率50.0%、孕晚期的71.43%。结论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不同,其中中孕的阳性检出率价值最高;早孕心脏畸形检出后,及早干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胎儿心脏畸形 超声 不同孕周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意义及操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43例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孕妇的一般资料,筛查方法及结果。结果1043例孕妇共检出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新生儿出生后随访见1例左心室发育不良患儿漏诊,符合率为92.8%。结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能够有效的筛查出大部分的严重先天心脏畸形,方法简单,技巧容易掌握,有着重要的临床筛查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畸形 胎儿畸形筛查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二维超声联合TDI早胎儿心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和TDI技术对180例胎儿和30例心血管畸形的胎儿心脏进行扫描检查,然后对容积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对30例患心血管畸形的胎儿引产后进行解剖分析与检测结果对照。结果二维超声与TDI技术诊断不同切面指标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联合TDI技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比单纯二维超声检测更准备和全面;二维超声检测时间和TDI技术诊断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维超声联合TDI技术在胎儿心脏检测中有很好的互补价值,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产前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TDI技术 检测 胎儿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心律失常胎儿心脏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235例24~40胎龄周临床疑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11例心动过缓胎儿并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者,5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于宫内(尸体解剖证实为单心室伴肺动脉瓣狭窄3例,心脏横纹肌瘤2例),6例终止妊娠(尸体解剖证实为二尖瓣闭锁4例,共同房室通道2例)。3例心动过速胎儿出生后被证实为房间隔缺损,2例室性期前收缩胎儿出后被证实为室间隔缺损。1例胎龄38周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胎儿经吸氧及严密监护24h后,心律失常无缓解,立即行剖宫产术,出生后应用西地兰后心律转为窦性。205例胎儿心律失常均为阵发性,不伴有胎儿心脏形态、结构畸形及胎儿水肿,均足月出生,出生后听诊均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5例后证实为误诊心脏畸形,4例心动过速胎儿失访。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产前检查胎儿心律失常的可靠的无创性影像术,其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并指导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

  • 标签: 胎儿心脏心律失常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20例产前检查孕妇,对胎心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诊断特点。结果620例孕妇,10例心脏血管畸形,占1.6%。法洛氏联征3例,单心腔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2例,主动脉狭窄2例,三尖瓣下移1例。结论在胎儿心脏血管畸形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心动图,准确率高,安全准确,可作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脏血管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来院产检的2100名孕妇临床资料,对其应用超声检查后,观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100例胎儿中,检出78例先天性心脏胎儿,其中单纯先天性心脏病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65例;13例单纯先天性心脏胎儿中有13例(100.00%)经实验室研究证实,6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有63例(96.92%)经实验室研究证实。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突出,疾病检出率及正确率较高,推荐使用。

  • 标签: 产前 超声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诊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到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孕周16~40)856例孕妇临床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把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病理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3.6%、0、6.4%。结论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增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对提高人口出生质量中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 超声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582名孕妇进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40例,胎儿在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40例中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胎儿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7例,其中单心室11例,房室间隔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5例,永存动脉2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3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40例中35例引产。结论临床上胎儿血管畸形主要是以多种畸形和复杂并存,本组胎儿先天病检出率为6.87%,其中复杂性先天心脏病占67.50%。根据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确定胎儿在出生后是否能进行手术及预后进行综合性评估,分为可根治型、姑息可治型和无法治疗型,临床上引进这一新的理念对于孕妇和家庭在产前作出合理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病 超声检查 诊断 分型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