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采用赖脯胰岛与普通人胰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人胰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赖脯胰岛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接受情况予以对比。结果两组酮症与早产等妊娠结局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接受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通人胰岛相比,赖脯胰岛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低血糖发生率有效降低,患者更容易接受。

  • 标签: 赖脯胰岛素 普通人胰岛素 妊娠合并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实施重组甘精胰岛联合冬门胰岛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重组甘精胰岛联合冬门胰岛治疗;对照组实施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重组甘精胰岛联合冬门胰岛治疗,对血糖控制,降低胰岛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冬门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疗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人员与澳大利亚同行合作,在蜗牛捕食时产生的毒液中发现了胰岛素分子结构,这种天然胰岛素能在短短5分钟内调节血糖水平,而目前最快的人工胰岛素起效时间是15分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甘精胰岛和地特胰岛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但是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与甘精胰岛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效果相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甘精胰岛联合门冬胰岛的强化治疗,并对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联合门冬胰岛四针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对比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情况均有所好转,且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具有现实意义。结论采用甘精胰岛联合门冬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能够控制血糖含量,且联合用药的费用更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血糖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特胰岛与甘精胰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D组和G组,每组各90例,D组采用地特胰岛进行治疗,G组采用甘精胰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体重增加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D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优于G组,体重增加量低于G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甘精胰岛来说,地特胰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较高,低血糖发生率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老年2型糖尿病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刘浥研究组科研人员揭示了胰岛素调控肝脏生物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进食信号,胰岛素调节肝脏生物钟的机理,而且也为了解不规律饮食与生物钟紊乱及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医院感控方面,探讨胰岛泵的细菌污染情况及寻找有效的日常质控方法。方法对我科12台美敦力胰岛泵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分别采用75%酒精纱布和清水纱布进行物表擦拭质控。结果未检测的胰岛泵细菌量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行的《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各类普通病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的标准。所污染微生物主要有四联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结论用75%酒精擦拭胰岛泵是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日常质控方法。

  • 标签: 胰岛素泵 细菌检测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注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持续皮下注射胰岛),对照组2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达标胰岛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方法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的减少夜间注射基础量,从而预防低血糖现象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持续皮下注射 多次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60例持续皮下输注胰岛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持续皮下输注胰岛患者血糖控制较平稳。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胰岛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有效降低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 胰岛素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eagle犬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28天的毒代动力学。方法18只Beagle犬分成3组,分别以1.5、4.5、10IU/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28天。于第1、15、28天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重组人胰岛的血药浓度。结果在1.5~10IU/kg剂量范围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与剂量呈正比,同剂量下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与单次给药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多次给药不会引起药物明显蓄积。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 Beagle犬 毒代动力学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泵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采取一天多次注射胰岛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采用胰岛泵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病情都得到了缓解。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明显更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泵治疗,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降低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缩短,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
  • 简介:摘要胰岛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胰岛输注的方式,最大程度模拟胰岛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治疗方法。胰岛泵具有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更少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减少胰岛吸收的变异,加强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1。胰岛泵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血糖波动、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减少注射次数、增加进食自由、改善生活质量。故胰岛泵受到各临床科室医生及部分患者的首选。众所周知胰岛泵的价钱昂贵,进口的泵每台4~9万元人民币不等,国产的泵每台2~3万元人民币不等。胰岛泵是电子设备,无法回避电子设备的弊端,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会影响治疗效果以及导致其损坏。故胰岛泵的日常管理、维护对胰岛泵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我科针对多临床科室使用胰岛泵的特殊情况,对各医、护、管理者进行专科培训、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职责等;对病人完善各项告知、充分知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收到较好的成果。

  • 标签: 胰岛素泵 使用 管理维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入院前使用胰岛注射,入院后继续胰岛注射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入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胰岛注射不规范的步骤,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品管手法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出院时再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糖尿病患者注射技术,达到提高他们的注射技术,使他们在家也能正确注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胰岛注射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胰岛使用依从性,减少注射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注射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胰岛治疗,观察组实施胰岛泵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值变化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泵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胰岛治疗儿童脓毒症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所收治120例脓毒症高血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执行小剂量胰岛治疗手段,对照组执行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对比治疗后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糖浓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K-MB)各项指标,两组都出现明显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剂量胰岛治疗儿童脓毒症高血糖,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剂量胰岛素 儿童脓毒症高血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给药方式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6年间住我科6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使用胰岛静脉滴注控制血糖,治疗组33例使用胰岛泵控制血糖,其余治疗方法两组无差异。对比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PH值变化、胰岛的总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优势显著,能模拟胰岛的生理分泌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泵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岛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优泌林30/70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泵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4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可以采用胰岛泵治疗方式,通过应用胰岛泵给药方式,模拟生理性胰岛分泌模式,治疗安全性更高,能够快速、平稳的降低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胰岛笔使用相对方便、简单、准确无痛等优点,被糖尿病患者普遍使用。但由于患者不能正确使用,出现一些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笔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笔 相应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均采用胰岛治疗,按照胰岛给药方法分为皮下注射组与胰岛泵组,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泵持续泵入胰岛血糖控制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