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腰背筋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背筋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蜡疗联合外敷何氏中药风湿痹痛散,对照组采用TDP联合外贴复方南星止痛膏。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患者在疼痛、腰背沉重感、条索状改变及压痛等评分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联合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治疗腰背筋膜,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腰背沉重感等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背肌筋膜炎 蜡疗 风湿痹痛散 何氏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氧气疗法与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感染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的坏死性筋膜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名感染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的坏死性筋膜的患者用VSD+氧疗的方法,观察患者体温,皮温,皮肤症状,引流情况以及厌氧菌标本。结果患者的体温、分泌物、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感染均降低,氧疗与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坏死性筋膜中应用能降低患者体温,减轻感染,分泌物减少,革兰氏阴性厌氧性杆菌减少,使患者肉芽组织生长,为创面植皮做好准备,提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率,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氧疗 急性坏死性肌筋膜炎 革兰氏 阴性厌氧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坏死性筋膜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17年12月收治的1例坏死性筋膜患者的诊治。采取影像学检查协助早期诊断,并予以急诊清创手术、广谱抗菌素抗感染、营养支持、后期行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出院后患者随访3个月,了解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获治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坏死性筋膜是一种病情严重、进展快的感染性疾病,早期应用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上以尽早彻底清创、应用广谱抗菌素及营养支持、功能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坏死性筋膜的疗效。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早期诊断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坏死性筋膜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本院接受治疗的坏死性筋膜伴糖尿病患者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给予患者手术以及药物治疗,并给予其全面护理干预,观察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结果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P<0.05),护理效果良好(P<0.05)。结论经本院手术及药物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后,3例患者的恢复状况良好,该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 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肛周坏死性筋膜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1月—2017年11月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的患者,经过及早清创引流,大剂量联合抗感染治疗,精心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患者给予及时手术及抗感染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创面护理,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减低患者死亡率,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减轻痛苦。

  • 标签: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腰背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服务,n=30),观察组(在基础上实施腰背功能锻炼,n=30),比较两组并发症,以及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3.3%、96.6%,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腰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背肌功能锻炼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足底筋膜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的60例足底筋膜患者到随机、对照、试验中,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ESWT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治疗足底筋膜效果显著,可迅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气压弹道 足底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其腰背疼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有老年骨质疏症且伴有腰背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腰背部VAS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且存在腰背部疼痛的患者,护理中增加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疼痛护理 腰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把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患者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临床观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痊愈率是45.7%,对照组患者临床痊愈率是22.9%,研究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加强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对针灸治疗的满意度、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针灸治疗中的舒适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腹针疗法,疗效较为显著,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提高,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腹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嘉兴二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女性患者占73.3%,患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瘙痒感和结膜充血,且以重度为主。结论过敏性结膜炎女性发病率高,但也可能因为女性就诊率高而出现一定的统计偏差。瘙痒感、结膜充血是过敏性结膜炎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阻止疾病的潜在发展。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患者 症状 体征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等一系列问题,经过我们及早发现、协助及早诊断、术后的严密观察,精心护理,避免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骨筋膜室综合症 VSD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患者的临床诊疗手术成效。方法选自于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60例患者进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腺诊疗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保留生育能力使用开腹或者腹腔镜子宫腺病灶切除术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的子宫腺病灶切除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不同诊疗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腹腔镜子宫腺病灶切除手术的患者出血量相对较少。其中53例痛经患者,在手术诊疗之后46例得以症状缓解,缓解率高达86.79%,30例不孕患者,在手术之后15例患者完成了妊娠。结论通过对于子宫腺患者使用病灶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安全,减缓患者的痛经情况,有效提升患者在术后的妊娠发生率,可以成为子宫腺患者在保留生育能力的情况下,有效的诊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子宫腺肌 临床诊疗 病灶切除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结核性腹膜炎亦有时发现,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且多以发热、腹痛腹胀,腹水及盆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消化道疾病等。产后不明原因发热伴腹水,需将结核病纳入鉴别考虑。

  • 标签: 妊娠 结核 腹水 发热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预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防治在临床上有一定进展,但由于IE发病率、死亡率仍然较高,尤其是院内感染所致的IE,死亡率更高。IE患者治疗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上被作为IE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C-反应蛋白 院内感染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和皮瓣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瓣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瓣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瓣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 皮瓣 手足软组织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例子宫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全程监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及海藻酸钠微球,确保其完全栓塞,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病治疗有效率为100.0%,无明显不良反应,月经量明显降低,子宫体积缩小,CA125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病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创伤性更小,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 动脉栓塞 海藻酸钠微球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癌围手术期小腿间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乳腺癌术后小腿间静脉血栓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在治疗1周之后,病情得到有效改善,病症得到缓解。在彩超复查中,患者静脉血管信号恢复。为巩固并进一步治疗,患者进行了2个月的药物服用,并得到痊愈。结论乳腺癌术后小腿间静脉血栓的发生,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保障。

  • 标签: 乳腺癌 静脉血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腺病合并妊娠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方式实施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腺病合并妊娠患者28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检查,依据超声检查相关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征,对患者病症实现诊断。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28例子宫腺病合并妊娠患者中局限型与弥散型对应病例数分别为23例、5例。其中弥散型子宫腺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超声影像显示为子宫内膜相对偏薄,病症发展早期便已出现流产情形。局限型子宫腺病合并妊娠患者中受精卵着床在正常宫壁情形、受精卵着床在发生病变的宫壁情形及异位妊娠情形对应病例数为3例、18例及2例,全部患者均表现为流产。结论超声诊断方式在子宫腺病合并妊娠病症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是子宫腺病合并妊娠临床诊治的主要方式,也是首选方式,能够为子宫腺病合并妊娠病症的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妊娠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少症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复杂综合症它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与增龄密切相关,常与骨质疏松同时存在,是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了老人的寿命。目前对少症的研究还在初期探索阶段,各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目前少症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 肌少症 研究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