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范围、栓塞程度、深浅静脉壁、管径及周围结构,彩色血流变化及静脉瓣的功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4例,下肢静脉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3例,结论彩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阻塞程度及治疗后再通情况可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可作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自2003-2012收治的8例闭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其中7例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手术探查、中转开放手术,缝合关闭闭。术后死亡1例。结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手术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例闭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28.6%),其中经盆腔CT检查确诊1例;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5例(71.4%),7例均经腹手术治愈。结论闭疝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极易误诊,盆腔CT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检查手段,手术是治疗闭疝唯一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闭疝是一种罕见的腹壁疝,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总结了闭疝诊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6年收治的5例闭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81(70~9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17.8,生育次数波动在2~7次。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1例病人Howship-Romberg征阳性;3例病人术前通过盆腔CT确诊。2例病人手术确诊。3例病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4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转上级医院手术确诊,术后并发MODS死亡。结论对老年、瘦弱、多产的女性病人,出现肠梗阻,应高度怀疑闭疝,应行腹部和盆腔CT以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闭孔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6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手术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行PICC置管,观察组则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PICC置管。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比常规置管更能准确定位靶向血管,降低局部组织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

  • 标签: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骨与双骨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骨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骨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22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88.0%;部分清除3例,清除率为12.0%,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和癫痫发作,无张力性气颅发生和精神障碍出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9±3.1)d;对照组19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76.0%,血肿部分清除5例,清除率为20.0%,有1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其中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障碍1例,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9)d。以上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单骨孔技术 双骨孔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经非测量考察方法观测,发现该例标本左右闭动脉分别于髂总静脉起起于髂外动脉与股动脉交界处与腹壁下动脉的起点共干,呈“Y”型分支。左右闭动脉分别于髂外静脉起点前面向后上行,经耻骨梳上后入盆,进入闭组织。

  • 标签: 闭孔动脉变异 髋关节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龋的治疗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存在龋的患者进行详尽的检查及诊断后,对患者的龋进行治疗,其中17例患者的牙髓均得以保留,并填充完成。3例患者由于牙髓暴露,采取去髓治疗。结论对龋的治疗要以尽可能的对患者牙髓保留为原则,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深龋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置管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时更换输液装置、敷贴,妥善固定导管,保持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部B与阴道B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选择随机号码表法在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纳入65例为对象,给患者行腹部B获得的数据为对照组,行阴道B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附件包块和心血管搏动以及宫内假孕囊、胚芽检出率。结果经与最终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6.92%比对照组87.69%高,附件包块和心血管搏动以及宫内假孕囊、胚芽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诊断时,采用阴道B诊断的准确率比腹部B超高,对患者的各指标检出率亦高。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部B超 阴道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B监视之下梧桐人流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378例初孕妇,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初孕妇189例。其中对照组的孕妇在意识消失了之后,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观察组的孕妇是在B监视之下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对2组孕妇在手术之后各项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无论是手术进行实践或者是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于对照组孕妇来说都要小很多,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孕妇当中,有9例出现了不全流产、3例出现漏吸、1例出现术后感染,观察组产妇有1例产妇出现不全流产;观察组产妇在手术之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为1-5天之间,月经恢复来潮的时间是在25-40天之间;对照组产妇在手术之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为3-8天之间,月经恢复来潮时间是在29-47天之间。结论在B监视之下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具有时间不长、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少、月经恢复来潮迅速等优点,在无痛人流当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 无痛人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道B和腹部B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123例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分别经腹部B和阴道B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的诊断准确率为94.3%,高于腹部B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B对胚芽、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假孕囊及心血管搏动的显示率高于腹部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B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B,阴道B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部B超 阴道B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B于腹部B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B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阴道B进行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同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高于比照例组,漏诊率与误诊率低于比照例组,三组统计数据结果差异均有统计范畴内的价值(P<0.05)。讨论在怀疑是异位诊断程序里,多采取B检查,阴道检查相对于腹部B检查的诊断来说,精准率要高很多,而且能避免漏诊、错诊等不利情况的出现,即具有普遍推广、又具有临床实用的价值。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的临床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阴道B和腹部B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的准确率进行对比,为影像学检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50例。对其B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自愿原则将就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取腹部B检查,观察组75例采用阴道B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33%(61/75)和96.00%(72/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相比更准确,,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阴道B与腹部B在异位妊娠诊断的效果。方法针对丹阳市中医院B室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60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部B诊断方法;试验组中患者采取阴道B诊断方法,比较阴道B与腹部B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临床诊断准确率,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中,应该对患者采用阴道B诊断方法,该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更好的准确率,较腹部B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临床患者治病疗效,对症治疗以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异位妊娠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道彩与腹部彩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阴道彩检查和腹部彩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异位妊娠检出率方面,阴道彩显著高于腹部彩(P<0.05);在附件区包块、胚芽、盆腔积液、卵黄囊以及假孕囊的检出率方面,阴道彩均显著高于腹部彩(P<0.05)。结论总之,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时,和腹部彩检查相比,阴道彩检查的检出率更高,而且超声影像学表现阳性率也更加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异位妊娠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与腹部B的不同,以及哪个更为合适。方法58位患有异位妊娠的患者都用阴道B和腹部B进行诊断。结果两种方法检查出患者的阳性率不尽相同,阴道B为75%,腹部B为93%。这两种结果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规律(P<0.05)。腹部B对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胚芽的检出率小于阴道B的检出率(P<0.05)。结论阴道B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比腹部B更准确,而且它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道B与腹部B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孕产妇(80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阴道B、腹部B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阴道B的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25%、5%、3.75%,腹部B的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62.5%、1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诊断异位妊娠的确诊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更低,临床应用价值也更高,但阴道B检查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临床可联合阴道B和腹部B检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疝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18例闭疝病例。结果18例患者均以肠梗阻收住入院,术前确诊13例,确诊率72.22%。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闭疝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多发于老年多产女性,术前确诊率低。应加强对该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早期手术治疗.探讨闭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CT检查可以提高闭疝的诊断率。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手术是改善闭疝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闭孔疝 临床诊治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