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降钙素(PCT)是一个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的新指标,能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且PCT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健康人血浆中PCT的含量极少(<0.1ng/mL),因而当血清PCT>0.1ng/mL以上为异常,PCT是一种对细菌感染敏感的重要诊断指标,因此,研究PCT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具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检测 探讨
  • 简介:摘要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甲状腺多发癌39例的病例特点,并结合文献分析。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在碘的吸收、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通点,这可能与乳腺、甲状腺多发癌的发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提醒我们对乳腺癌、甲状腺患者必须常规行甲状腺功能和乳腺、甲状腺超声检查。

  • 标签: 乳腺癌 甲状腺癌 多原发癌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部发肿瘤病变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CT表现,探讨盆部发肿瘤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例盆部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灶性质、边缘、密度以及解剖部位同周围组织关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及手术证实,21例盆部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5例。15例瘤体位于盆部,6例累计腹部和盆腔。CT增强表现囊实性9例,实质性12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受侵11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清晰10例。7例病灶内有钙化现象。结论盆部原发性肿瘤恶性占比较高,病变类型较复杂,通过CT增强扫描可准确确定肿瘤部位及解刨结构,对判断肿瘤性质,做出准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部原发肿瘤 解刨学 CT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血清降钙素(PCT)测定在宫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3例宫内感染妊娠妇女,分为病毒感染组118例,细菌感染组165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妊娠妇女142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CT和白细胞素-6(IL-6),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N、WBC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为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P<0.05);血清PCT诊断细菌感染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明显高于CRP、N、WBC和IL-6。结论血清PCT对宫内感染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一个灵敏、特异的指标。

  • 标签: 宫内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发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2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的CT图像信息,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其结果与胃镜下活检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CT术前诊断为淋巴瘤,1例CT术前误诊为胃癌;螺旋CT在胃发淋巴瘤中诊断正确率约95.5%;22例胃发淋巴瘤病理结果如下,其中12例为弥漫性B细胞性,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3例为滤泡性淋巴瘤。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

  • 标签: 螺旋CT 胃原发淋巴瘤 胃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与预后和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时的PCT和CRP水平,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两种指标比较,同时行细菌培养,分析致病菌与血清指标的关系。结果肺炎患者治疗前PCT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逐渐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水平越高,其预后越差。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老年性肺炎,同时可以反应细菌感染的类别,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 标签: 老年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分布及各年龄段分布特点,为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AnalyticGmbh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诊断试剂盒对705例诊断为过敏性疾病或可疑过敏性疾病患者检测人血清中过敏,统计各年龄组过敏原阳性率,不同过敏分布情况。结果705例患者,阳性345例,男女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前三位过敏分别是户尘螨、牛奶、猫毛皮屑,婴儿组前三位分别是牛奶、猫毛皮屑、鸡蛋白,幼儿组前三位分别是牛奶、猫毛皮屑、户尘螨,3-8岁组前三位分别是户尘螨、牛奶、狗毛皮屑,8岁以上组前三位分别是户尘螨、屋尘、虾,不同性别组过敏原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大部分单种过敏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户尘螨、牛奶、猫毛皮屑是佛山地区主要过敏,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过敏越复杂。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克隆编码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人GM-CSF基因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入融合蛋白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PCR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质粒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测序证实构建成功;且诱导后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表达PET-GMCSF嵌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PET-GMCS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M-CSF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发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年龄、透析龄、超滤率、Kt/V、干体重方面的差异。方法对2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调查,按发病分组,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肾炎组患者的年龄以及开始透析年龄较高血压病、糖尿病组明显较低,而透析龄相对明显较长。糖尿病组患者的干体重较慢性肾炎组明显较高。结论慢性肾炎患者进入透析的平均年龄较糖尿病肾病以及高血压肾病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龄较短。

  • 标签: 血液透析原发病开始透析年龄 透析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36例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16例进行两次根治性手术,最多延长了患者8年的生活时间。而4例实施两次单独根治手术患者,平均延长了2年4个月的存活时间。结论对消化道多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以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从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消化道 多原发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97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Ⅱ度放射性口腔炎,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及满意度高,Ⅱ度放射性口腔炎、Ⅱ度放射性皮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鼻咽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联合血清降钙素检测及尿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2例我院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者,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降钙素的含量,同时行尿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阳性例数64例,阳性率为30.19%。细菌具体菌株分布详见表2。结果提示革兰性阴性菌44例,占68.7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革兰性阳性菌14例,占,21.88%,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真菌6例。尿培养细菌阳性组的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尿培养阴性组,真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PCT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和尿培养阴性组及真菌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和尿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抗生素的应用和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尿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讨论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对2014年3月—7月我院收治的51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5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死亡病例。慢性胃炎的预后是治疗此病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慢性胃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生的带教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胸外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方法,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查以及对学习方式的自我评价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实践能力、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务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心胸外科护生实际护理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储备,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 心胸外科 教学 护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procale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和56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PCT与CRP检测结果,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CRP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对指导临床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具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