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常态化“三基”培训考核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成效。方法于2013-2015年采取科两级培训,全员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相统一等系列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院“三基”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由41.5%、86.2%分别提升至66.7%、96.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22.4%提升至41.2%;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由88.7%提升至98.6%。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3.2%下降至1.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4%下降至51.2%;锐器伤发生率由4.1%下降至2.2%。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显著增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院感&ldquo 三基&rdquo 培训考核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不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工作中更是繁重而具体的诸多小事的叠加,在临床想把这些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这个特殊的职业与生命和健康相关又不允许我们马虎草率,每一件小事在护士心中都是与生命相关的大事,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从实习阶段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意识,拥有职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护理这条路上坚定而自信的走向未来!

  • 标签: 护士 责任感 工作态度 理论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漏报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10962例出院患者病历为对象,对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962例出院病历中,有105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占0.9%;感染漏报例数有12例,感染漏报率为11.4%。结论基层医院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强化意识和责任,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漏报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院感染 漏报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脓肿MASA感染患者采取切实有效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院内外交叉感染的发生,为临床超级细菌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护理人员作为兼职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的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由专业组护士担任兼职CRC,协助研究者做好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不同阶段,按照方案要求,规范工作内容,严格履行工作职责,高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因其职业背景和技术专长,与临床试验机构管理组织(SMO)派遣的CRC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严格规范护理人员兼职CRC的工作内容,高素质要求,使受试者、研究者、监查员都能得到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临床研究协调员 临床试验 工作内容 素质要求
  • 简介:摘要急诊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加之患者多为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因素,从而增大了院内感染的的危险性,只有按照医院感染的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患者实行全程监护,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护理用品严格消毒和做好生物监测等综合管理,才能使危重病人的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后,观察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当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选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实施传统管理模式下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列为对照组。然后就该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在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的集中管理模式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列为实验组。将两组的医疗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以及患者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经有关资料显示,实验组在实施集中管理模式之后,发现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达100%。相较于对照组的95%来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实验组的患者仅有1例(1%)出现了感染情况,而对照组患者有10例(10%)发生了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也显示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管理模式以后,不仅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而且还提高了医院器械的清洗合格率,较传统管理模式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满意度也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院感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护理对急性心衰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8例急性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呼吸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患者更加满意呼吸护理方法,能减少感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衰患者 呼吸护理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衰患者预防中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56例急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出现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感到十分满意的概率为53.57%,患者对护理方式感到满意的概率为28.57%,患者对护理方式感到一般的概率为10.71%,患者对护理方式感到不满意的概率为8.07%,患者对护理方式感到十分不满意的概率为8.07%,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3.85%。并且研究组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2例,占据16.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呼吸护理可以提升急性心衰患者的满意度,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症状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衰 预防院感 呼吸护理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和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面向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医护人员 配置状况 专业水平 技术水平
  • 简介:摘要规范前急救技术管理、统一现场指挥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培训课题。面临突发灾害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现场,破坏性大、情况复杂,急救环境差,施救者不仅仅需要有急救复苏知识,还需要具备诊治各种灾难损伤的专门学识。

  • 标签: 院前 医疗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简述了疗养构建医务人员人才库项目的原因及内涵,即建立基层、中层、高层的多层次人才库培养体系,并介绍了人才库构建的方法、人员分层级依据及能力模型在人才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

  • 标签: 疗养院 医务人员 人才库项目 能力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县十八所乡镇进行考察,发现乡镇护理队伍人员流失现象严重,编制少,整体护理水平偏低,为杜绝此现象的继续发生,认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护理毕业生到乡镇医院工作,通过培训﹑进修等手段提高乡镇护理人员的素质,鼓励参加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层次,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乡镇护理人员流失,对其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并在晋升晋级上给予优惠,通过考核,鼓励县级医院优秀合同制护士到乡镇工作,从而充实壮大护理队伍,搞好乡镇护理队伍建设,更好的为农民患者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乡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护理人员现状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期间,常规菌培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MRSA主要来源为咽拭子及痰标本,MRSA对多种抗菌药多重耐药,耐药率半数在50%以上,而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呋喃妥因、奎奴达福尚未发现耐药株,利奈唑烷、利福平对MRSA抗菌活性较高,敏感性84%以上。结论临床应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治MRSA感染。

  • 标签: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医院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消毒供应室各个环节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整改,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同时做好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监测。结果通过对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的管理,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物品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消毒灭菌 医院感染 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疗养护士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意义。方法落实相关政策,实施规范化管理,申报继续教育项目,开展针对性教育。结论还需不断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完善医院管理者知识体系的建设。

  • 标签: 疗养院 护理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控小组在降低中晚期肿瘤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79例中晚期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44)和干预组(n=135),成立院质控小组,对院内尤其手术室内的人员、环境、物料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并对实行院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中晚期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QOL)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对。结果实行院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后,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5.5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质控小组的管理能显著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院感质控小组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前医护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前131名医护人员有关针刺伤情况,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7.0%的医生,89%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多,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16.7%的医生、23.0%的护士不知道自身乙肝和丙肝的免疫的情况。结论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足,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针刺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感知识培训对于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8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加以强化感知识培训,并统计发生针刺伤例数为3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与2010年8月份~2012年8月份我院发生针刺伤的89例医务人员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全院医务人员针刺伤总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加强感知识培训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降低职业危险,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院感 知识培训 针刺伤 医务人员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