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期呕吐疗效的作用。方法将80例预期呕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常规应用止吐剂。实验组在常规应用止吐剂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呕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预期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行为不同,以适宜的、个体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宣教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预期呕吐的程度,提高化疗患者的舒适度,使其顺利度过化疗期。

  • 标签: 肿瘤 化疗 预期性呕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东芝320排螺旋CT回顾心电门控技术来减少对心脏的运动影响,对心脏周围动脉影响质量的可行进行改进,来确定最好重建算法。方法对2010年5月~2011年7月来自我院的50例患有肺栓塞的患者,使用东芝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分别进行了非ECG门控螺旋CT扫描和回顾的ECG门控扫描。对每个患者的影像分别使用非ECG门空螺旋算法和3种心电门空算法。对这两种方法影像质量进行比较,计算出最好的影像质量时最好的算法的百分率。使用统计学分析使用CT心电门控技术改进心脏周围肺动脉影响质量的可行。结果对各种算法的MSV进行分析计算,CHR为2.65±0.25,MSR-4为2.20±0.48,MSR-2为2.28±0.50,Helical为2.26±0.45。经过比较分析使用CHR的影像质量要明显的高于其他的方法。结论使用东芝320排螺旋CT回顾的ECG门控技术、CHR算法可以减少心脏运动从而能够改进心脏周围的肺动脉的影像质量。

  • 标签: CT 心电门控技术 心脏周围 肺动脉 影像质量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精神性抑郁症患者感觉运动门控的变化。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48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即精神分裂症组;精神性抑郁症患者22例,即精神病抑郁症组。均采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和听觉诱发电位P50试验。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门控缺损状况。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PPI明显低于精神病抑郁症组(P<0.05);精神病抑郁症组的S2/S1P50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和听觉诱发电位P50可作为感觉运动门控的有效评价指标,有利证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抑郁症患者存在感觉运动门控缺损,且PPI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可靠指标,而P50则对精神病抑郁症较为敏感,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抑郁症 感觉运动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期保健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回顾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的收治40例孕产妇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正常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预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健康状况、难产发生率以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健康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孕产妇加强孕期保健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及胎儿的健康状态,降低难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孕期保健 产妇 健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相Ⅱ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感觉门控P50(SGP50)有无差别。方法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对38例双相Ⅱ抑郁(双相组)和43例单相抑郁(单相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50测定,测量其S1、S2潜伏期、波幅、波幅差、波幅比、P50抑制度。结果双相Ⅱ抑郁较单相抑郁的S2波幅和S2/S1波幅比增高,S1-S2波幅差值、P50抑制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Ⅱ抑郁与单相抑郁相比感觉门控抑制受损更明显,可作为鉴别的参考。

  • 标签: 双相Ⅱ抑郁 单相抑郁 P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临床研究发现,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特别是左心室局部功能,对于患者心脏病治疗以及预后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作为一种新型的放射显像技术,相比与其他成像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同时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情况、局部室壁运动情况以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此,在这里从以下方面针对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评估进行了简单探讨。

  • 标签: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冠心病 心肌血流灌注 心功能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双源CTFlash与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207例心率≤65次/min行Flash扫描。99例心率>65次/min行门控法扫描。图像后处理分别行VR、CPR重建对比各自成像结果。结果Flash与门控法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辐射剂量与门控法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双源CTFlash扫描技术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心率≤65次/分),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造影 Flash 门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需求现状。方法采用照顾者问题评估表对9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需求条目中得分最高为患者医疗及社会服务资料不足,其次为预防中风复发的资料不足和缺乏社会服务的支援;再将照顾者分为有慢性病和无慢性病两组,有慢性病组中协助患者日常起居、家中缺乏照顾器材的条目得分高于无慢性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提供患者病情信息,建立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发展居家服务体系,可减轻照顾者压力。

  • 标签: 住院脑卒中患者 照顾者 照顾者问题评估表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FT)是一种少见的问叶源肿瘤,肿瘤细胞起源于一种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具有向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外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特征。SFT常发生于胸膜,腹膜后,除胸腹膜外者主要位于头颈部、上呼吸道及眼眶及周围软组织1。本例发病部位为上臂,根据文献搜索,尚未见报告。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上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鼻炎与气道高反应之间相关。方法随机抽取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生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本组受检者实施气道反应检测,针对变应鼻炎与气道高反应之间相关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结果280例变应鼻炎受检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气道高反应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气道高反应。其中,受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结论部分变应鼻炎受检者会发展为哮喘,同时也是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气道高反应性 相关性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临床观察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了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遭受的各种职业危害,诸如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生理心理及社会危害等等,有针对的提出了减少或消除护士身心健康受摧残的防护措施,诸如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心过度劳累等等,强化了职业安全教育。这样做,既能够增强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意识,又能够调动和提高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性,同时,也能够使大家认识到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

  • 标签: 护士 职业性危害 防护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结核粘连肠梗阻手术指征的把握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结核粘连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经严格的手术指征遴选,21例仅需保守治疗,35例需手术治疗,两组均获痊愈,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结核粘连肠梗阻并非均需外科手术,应注意严格把握其手术指征,对于手术患者应根据术中粘连情况采取具体的手术方式;术前术中术后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彻底治愈的关键。

  • 标签: 结核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鼻炎与哮喘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法,对某地区490例变应鼻炎与哮喘患者进行相关性调查研究。结果490例变应鼻炎和哮喘患者中,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病先后上,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呼吸道的炎症后,不管是鼻炎发生在先,还是哮喘发生在先,都极易诱发呼吸道的炎症病变。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哮喘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胆汁反流胃炎的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7月间33例老年胆汁反流胃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同时对疾病的诊断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占比例的54.55%治疗有效的13例,占比例的39.39%治疗无效的2例,占比例的6.06%。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因此认为治疗安全较高。结论美唯宁联合胆维他片在本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较高,且尽早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妥泰(Topiramate.TPM)治疗难治部分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难治部分癫痫患者100例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服用卡马西平(CBZ);观察组单用TPM。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治疗后第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比较,防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3800,p<0.05);治疗3个月后,防治组的EEG改善率为51.22%,对照组则为29.27%,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06,p<0.05)。结论妥泰治疗难治部分癫痫,对控制癫痫发作疗效确切。

  • 标签: 妥泰 难治性 部分性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