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量异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羊水量异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乙组患者42例,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联合进行医护治疗配合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甲组,差异性显著,2组患者均为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羊水量异常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医护治疗配合措施,可有效的促进对羊水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羊水量异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剩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为羊水量正常组、羊水量偏少组、羊水量过少组。统计分析三组宫内感染、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别。结果羊水量过少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间羊膜腔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剩余羊水量过少可导致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水指数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诊断标准及其分级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晚期妊娠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进行羊水指数检测,按照8cm和18cm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低于8cm为羊水过少,超过18cm为羊水过多,观察并记录检测结果,分析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超声诊断羊水指数情况。结果260例晚期妊娠产妇超声诊断羊水指数在3.6~5.0cm,4例,占比1.54%,5.1~8.0cm,8例,占比3.08%,8.1~18.0cm,232例,占比89.23%,18.1~20.0cm,4例,占比1.54%,20.1~32.9cm,占比4.61%,其中,3.6cm是最低值,32.9cm是最高值。结论超声检测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诊断标准为低于8cm表示羊水过少,超过18cm表示羊水过多,确定羊水异常的超声诊断标准,羊水过多、过少均为异常,8cm和18cm为分级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和羊水量异常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测 晚期妊娠 羊水量异常 诊断标准 分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水吞咽摄食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全院推广实行饮水试验,统计概率并与2010年度2011年度的统计结果做比较。结果发生误吸、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概率明显降低。结论吞咽障碍的等级评估对临床病人的饮食及康复训练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洼田 饮水试验 吞咽困难 中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木瓜水在老年病人吞咽障碍饮水呛咳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的住院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用木瓜水进行饮水护理干预;对照组66例,采用普通饮用水。比较两组患者呛咳次数、喂水时间和机体水分状况及感染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呛咳次数、尿量、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满意度及干预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O.05);(2)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吞咽障碍呛咳饮水患者改用木瓜水进行饮水治疗干预,实施安全有效的喂水技巧,能满足机体对水分、营养的需要,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呛咳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人 木瓜水 呛咳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离子色谱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一般将离子色谱法规定为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这一技术显著提高了水质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文简要介绍离子色谱法,对其检测结果和现状进行分析,阐释该技术在饮水水质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饮水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市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调查结果,以杜绝食物中毒隐患。方法此次选择了某市64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作详细调查,并分析总结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结果64所学校中大专院校(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100%、中小学(4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76.2%、幼儿园(20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85.0%;大专院校(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8.2%、中小学(4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5.6%、幼儿园(20所)健康证持证率为83.1%;大专院校(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100.0%、中小学(4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61.9%、幼儿园(20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80.0%;大专院校(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97.5%、中小学(4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3.3%、幼儿园(20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5.0%。结论某市大专院校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情况优于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设备缺乏,安全隐患大。

  • 标签: 学校食堂 卫生状况 饮水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饮水对非腹部腰麻术后患者的影响,防止患者因过久禁饮而造成的不良症状。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非腹部腰麻术的100例患者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探究组患者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在术后30min给予适量饮水,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6h给予饮水。分析比较探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渴、嘴唇干裂、咽部疼痛、恶心呕吐、担忧等不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探究组患者术后的口渴、咽部疼痛、恶心呕吐、担忧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腹部腰麻术后患者进行早期饮水可有效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早期饮水 非腹部腰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8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患者有饮水需求时研究组给予少量多次的温开水进行饮用,每小时不超过100ml;而对照组在腹腔镜手术6h内禁止饮食。比较2组患者发生腹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率为30.95%(13/42),低于对照组57.14%(24/42),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为(18.25±7.64)h,较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6.13±11.89)h明显缩短,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8.98,P<0.01);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3.58±12.37)h、(60.49±13.76)h,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93,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6.19%(11/42)和30.95%(13/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05);2组均无误吸情况发生。结论早期饮水能够有效的缩短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后患者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可有效降低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不适,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饮水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胀
  • 简介:摘要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并发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不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而且对于病人的心理造成较严重的影响。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中医疗法的早期介入对于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但临床工作中简便可行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对于使用最广泛吞咽困难临床评价方法洼田饮水试验1进行改良,通过增加观察频次,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从而及早介入治疗。

  • 标签: 洼田饮水试验 吞咽困难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胃窦隆起性病变行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sonography)检查注水量的影响。方法对300例患有胃窦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P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窦部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病灶来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行MPS检查时,实验组采取左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左侧位,观察检查完毕所需注水量。结果实验组平均注水量比对照组少。结论左侧俯卧位能减少对胃窦隆起性病变行MPS检查时的注水量,从而避免了向患者体内大量注水而引起患者腹胀不适等情况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

  • 标签: 体位改变 胃窦隆起性病变 小探头超声内镜 注水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实施情况。方法于2013年5月和2013年8月约十天的时间对昌吉市9个乡镇的13个村的农村饮用水进行了抽样监测。结果(1)出厂水26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大肠菌群超标2份,耐热大肠菌群超标2份。(2)末梢水26份,菌落总数超标1份,大肠菌群超标3份,耐热大肠菌群超标3份。结论建立长效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工作机制,保障昌吉市农村饮水卫生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 标签: 昌吉市 农村饮水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复苏组(C组)及丙泊酚治疗组(P组)。丙泊酚治疗组在ROSC后立即腹腔注射丙泊酚60mg/kg。每组在心脏骤停(CA)建模前1h、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h各时间点分别取8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AQP4表达,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结果与N组组间比较,C组、P组在ROSC后1h、3h、6h,脑含水量、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C组组间比较,P组在ROSC后1h、3h、6h,脑含水量明显增高,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C组、P组在ROSC后1h、3h、6h的脑含水量、脑组织AQP4表达与CA前1h组内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AQP4的表达。

  • 标签: 心肺复苏 水通道蛋白-4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气囊内注水量与尿液渗漏、尿管脱出等的关系,并制订针对性的对策。方法120例留置气囊尿管者分别予气囊内注入10ml、15ml生理盐水后,对所致尿液渗漏、尿管脱出、尿道损伤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气囊内注水量与留置尿管时间相比较,尿液渗漏及尿管脱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15ml液体,留置天数10d内能减少尿液渗漏,防止尿管脱出的发生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注水量 尿液渗漏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直饮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饮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城区不同类型单位直饮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株洲市城区2008~2011年直饮水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0.00%、73.58%、81.25%、85.71%(P<0.05),企事业单位、学校、生活小区直饮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9%、82.4%和60.5%(P<0.01)。结论株洲市城区直饮水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直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是生活小区内的直饮水

  • 标签: 直饮水 检测结果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辖区饮水情况展开卫生监测,了解本地区的饮水卫生基本情况,以加强对农村水质卫生管理,为农村集中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饮用水监测点,采集180份水样,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检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验。结果180份农村集中水样检测合格率为38.9%,其中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为40%。完全处理工艺合格率为49.1%,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方式。出厂水合格率为43.8%,高于末梢水合格率(25%)。结论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与农村地区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等相关,因此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消毒,健全相关的设施,积极的加大宣传,开展相关的饮水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以保障农村饮水的安全性。

  • 标签: 农村集中式饮水 卫生监测 微生物指标监测 饮水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年德阳市旌阳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结果,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源保护、选址、运行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四川省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供水站的基本情况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5750.2-2006进行水样采集;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1进行水样的合格判定,除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外的检测项目全部符合标准的水样判定为合格水样。结果旌阳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以深井水为主,主要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2015年监测水样89个,合格率为58.43%。结论必须持续进行水源地的保护,加强水质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才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饮水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消毒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1.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n=64);2.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64)根据传统吞咽能力评估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降低。同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下降。结论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方便、可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早期康复能促进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 标签: 洼田饮水 吞咽能力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项目工程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确保工程水质运行过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预防和控制水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山丹县东乐镇静安城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查阅建设过程的有关资料,审查建筑图纸,对水质检测结果分析,论证评价该饮水工程供水水质、供水条件、卫生防护等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控制和降低有害因素的对策和建议,做出了对该饮水工程的卫生学评价。结果山丹县东乐镇静安城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水源选择基本符合卫生要求,水质良好,水量可满足乡镇居民需要,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清水池设计合理,输、配水管网、材料符合卫生标准,水质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切实可行。结论该工程总体符合卫生学要求,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能保证辖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需要,但水源地周围环境及供水管网存在安全隐患,下一步要严格落实水源地保护制度,协调彻底解决办法,并制定和完善相关预案,防治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直饮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饮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城区不同类型单位直饮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株洲市城区2008~2011年直饮水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0.00%、73.58%、81.25%、85.71%(P<0.05),企事业单位、学校、生活小区直饮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9%、82.4%和60.5%(P<0.01)。结论株洲市城区直饮水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直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是生活小区内的直饮水

  • 标签: 直饮水 检测结果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