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临床患者病例8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而后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较健康组(P<0.05),且脑梗死患者中复发性较初发性检测结果(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脑梗死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复发 初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70例,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Hcy与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cy血症与青年脑梗死呈正相关,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Hcy水平上升是青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Hcy的检测应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

  • 标签: 青年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Hey血症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有别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传统的危险因素,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Hcy致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探讨Hcy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对治疗的展望。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致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绵阳市中心医院95名冠心病患者及85名健康人血清Hcy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Hcy为10.13±3.38μmol/L,CHD组Hcy为20.23±7.2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Hcy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健康人。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循环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变化。方法抽取我院407例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水平与血压、血糖、各项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HCY水平与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血糖与各项血脂水平上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通过检测其血压、血糖、血脂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血压 血脂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为验证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Hcy)在迈瑞BS400生化分析仪上的测定结果能否满足需要,特开展本评价试验。方法通过对Hcy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干扰试验指标进行系统评估。结果天内精密度(用不精密度CV%值表示)小于3%,天间精密度CV%小于5%;在0.0~50μmol/L范围内,线性偏差小于10%,相关系数r为0.9997;质控偏差在10%范围内。当甘油三酯(TG)浓度≤10mmol/L,血红蛋白(Hb)浓度≤3g/L,维生素C(Vc)浓度≤2540μmol/L,胆红素(BIL)浓度≤342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该试剂完全符合临床应用要求,且操作简单,能适用于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生化分析仪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血栓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与其相关,但其导致该病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小板活性,炎症反应及改变凝血功能等途径均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就HCY致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预防和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

  • 标签: 血栓 栓塞 同型半胱氨酸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自动生化仪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用量,并对改变后的测试性能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CLSIEP5-A2,EP17-A、EP6A等文件,评价试剂用量降低后试验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偏倚、线性范围。结果本实验中精密度实验结果显示血清测试几个浓度的CV均低于规定的10%,符合文件要求;线性范围为1.9~40mmol/L,符合厂家说明书和临床检测要求;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体积时回收率分别为94%、89%、88%,准确度良好。结论在全自动生化仪对成本较高的试剂,如同型半胱氨酸,降低试剂用量。但应严格进行性能评价。评价通过后,才能运用于临床。从而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同型半胱氨酸 试剂用量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受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相关因素一齐影响,病因异质性,发病率、致残失能率、死亡率奇的疾病1。据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性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论述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联系。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证实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60例社区正常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156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仅有10例轻度升高。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从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选取55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9.89±3.71)μmol/L,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7.71±4.29)μmol/L,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女性,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49,P<0.05)。结论脑梗死和同型半胱氨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男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 叶酸 脑梗死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入选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5mg,3次/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治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甲钴胺能有效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显著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 标签: 叶酸 甲钴胺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脂浓度的变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7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血检,记录患者血浆中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TC、TG、HDL-C、LDL-C以及Hcy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G、HDL-C与Hcy具有相关性,而HDL-C与Hcy呈显著相关(r=0.160,P<0.001)。结论血脂指征中HDL-C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较强,可作为目前诊断中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血脂浓度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含量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对863例住院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同型胱氨酸(HCY)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患者HCY随年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女性患者则随年龄增加HCY水平显著升高。对HCY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HCY血症并不导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与血清甘油三脂甚至呈负相关,但HCY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对照显著降低。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结果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为正常健康人,还有20例为1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2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3级高血压患者。对这些人给予循环酶法进行血清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正常健康人40例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1.71±3.81μmol/L,20例1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3.26±4.16μmol/L,10例2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16.71±5.11μmol/L,10例3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26.71±13.81μmol/L。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比健康正常人的血清半胱氨酸浓度要高一些,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主要的测量数据,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作为梗死组,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和大梗死灶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所选对象均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约3ml,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8.67±3.14)μmol/L,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63±2.11)μmol/L,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随着梗死面积增加其水平逐渐升高,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观察梗死严重程度,判断其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