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采用肝脏原位注射细胞法和尾静脉高压水流动力学注射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对组小鼠肝脏的成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组小鼠均能在短期内成瘤,且成瘤率高。结论尾静脉高压水流动力学注射法比原位注射细胞法更容易操作,小鼠存活率高,肝脏成瘤更均匀。

  • 标签: 原位肝癌 模型 高压水流动力学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大鼠单侧前脑内侧束及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溶液(12μg•4μL-1),周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1mg•kg-1),观察大鼠旋转情况,以向健侧、首尾相接、环曲360°计一圈,记录5min,若>7r•min-1(完全毁损)视为建模成功;若<7r•min-1(部分毁损)及15min无旋转或向损毁侧旋转均视为建模失败。结果建立成功PD模型,成功率为27.5%。结论6-OHDA单侧点法是一种稳定的建立大鼠PD模型方法。

  • 标签: 6-OHDA 帕金森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复制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并对实验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14只雄性SD大鼠进行麻醉、开颅,用自制打击装置打击大鼠的皮层,模型复制后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大鼠有2只因失血过多而死亡,7只无明显表现,5只肌张力下降,运动时拖行对侧肢体行走。结论Feeney's自由落体模型可实现局部脑区不同强度的打击,动物死亡率低,但该模型的复制过程中颅骨钻容易损伤皮层,动物易因出血过多而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现已成为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对丙肝的治疗与研究刻不容缓,稳定而可靠的动物感染模型将有助于治疗丙肝的研究。而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也一直受阻于缺少一种有关这种疾病的小型动物模型,其原因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具有选择易感染性的特点。当前针对此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丙肝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并进行繁殖与传播,尤其是对丙肝病毒的感染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有关黑猩猩、小鼠、大鼠的丙肝病毒感染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此项研究难度大,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 标签: 丙型肝炎 动物感染 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欧美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我国糖尿病肾病已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然而,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能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线索,而且能为临床药物应用及开发提供指导。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多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建立了实用的肌酐酶法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将比色测定终点法改为点法,使其适合自动分析,并节省工具酶。本法的线性为0~2749Μmmol/L,精密度手工操作,批内CV<3%,总CV<5%。三种分析仪的批内CV在0.34%~1.44%间,回收率99.66%~100.9%。本法(Y)和BM的试剂(X)比较Y=0.973X+10.33Μmol/L,r=0.9995。

  • 标签: 肌酐 酶法 两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与普通显微镜在白带镜检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分别从每位患者阴道壁和子宫后穹隆取白带标本各一份,并做好标记,用普通显微镜对份标本进行检查,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份标本混合后进行镜检。结果共检测200人,收集标本400份,普通显微镜共检出真菌孢子27例(13.5%),滴虫3例(1.5%),P0为Ⅲ0/Ⅳ0的有109例(54.5%);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出真菌孢子42例(21.0%),滴虫4例(2.0%),P0为Ⅲ0/Ⅳ0的有135例(67.5%)。疑为支原体或衣原体10(5.0%),疑为细菌性阴道炎者52(26.0%)。普通显微镜与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比较,在真菌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妇女白带的检查中具有比普通显微镜更全面、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带 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以阿霉素(ADR)肾病大鼠为实验模型,探讨慢性肾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分别阐述近年来中医药单方制剂或复方制剂在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单方制剂 复方制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种静脉血样采集针对穿刺部位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新入院需要进行静脉血样采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组。一组使用BD双向静脉采血针(直式),一组使用威高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由2名工作10年的护士担任采集人员,观察组的穿刺部位损伤情况。结果软连接式采血针穿刺部位损伤小,使用更舒适。结论静脉血样采集针(软连接式)和静脉输液使用的穿刺针外形非常相似,使用方法也完全相同,护士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利于提高护理操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

  • 标签: 静脉血标本 采集针 穿刺部位损伤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并作相关探讨。方法通过对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所收治130例患者按种不同的剖宫产术,共分为组,并根据所记录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手术情况,作相关的分析比较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采用新式剖宫产术的60%,且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上能有效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并可有效避免因腹腔粘连进而导致肠管及膀胱粘连,最终有效降低二次开腹的难度。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滑血管留置针穿刺的方法。方法对120例硬滑血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先定位,再穿刺,再次定位、固定,最后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采取穿刺部位上下固定,快速进针的方法。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采取的穿刺方法能提高硬滑血管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

  • 标签: 硬滑静脉血管 静脉留置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使用对肝内外胆管解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肝内外胆管解释患者50例,其中研究组25例,采用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而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穿孔、胆漏、反流性胆管炎、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照性分析,比较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9.3±11.2ml和321.6±26.5ml,组间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穿孔、胆漏、反流性胆管炎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及胆道联合治疗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并发症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及风险,但微创手术操作要求高,需要谨慎选择。腹腔镜及胆道镜作为一种并发症少、残石率低的手术方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作为肝内外胆道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胆道镜 腹腔镜 胆道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分别于术后6、12、24、36h观察记录病人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并观察其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术后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生命体征均较平稳,无呼吸抑制发生。镇静评分布托啡诺组明显高于芬太尼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可提供可靠的镇痛、镇静效果。

  • 标签: 剖宫产 布托啡诺 芬太尼 术后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分娩后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常规,观察组采用从入院宣教到出院指导等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健康宣教达到了产科健康宣教的目的,提高了产科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阶段性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测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30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患者应用基于Servqual模型的护理质量测评量表。结果本次研究显Servqual模型在进行理质量测评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以及有效率,五维度重要性顺序为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可靠性、移情性。结论Servqual模型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测评中具有一定的的适用性,同时也存在着局限,在实际测评中应当注意五维度的重要性排序。

  • 标签: Servqual模型 神经外科护理 质量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医嘱有插胃管的病人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延长管,延长管过侧耳廓时穿过5厘米左右的止血带。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结果观察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延长固定方法固定胃管不仅易于固定,而且病人舒适、清洁,减轻置管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胃管 固定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种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引流管安全、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正确标准的引流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结论维持有效的引流、严格控制引流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以及细致认真的临床观察可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引流管 置管目的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常用的种宫内节育器花环(HCu280)和爱母环(MCu)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40例自愿采取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而无禁忌症的妇女随机分为花环组和爱母环组,对其术后出血、腹痛、移位、脱落、带器妊娠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放置爱母环后出血、腹痛、移位、带器妊娠等情况明显多于花环。结论放置花环的并发症明显低于爱母环,因此临床应根据带器避孕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节育器。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花环 爱母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