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氧气吸入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做好疗护理,减少疗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12例疗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基础护理经验。结果2例无效吸氧因吸氧流量未能达到患者病情要求,3例气道黏膜干燥是因流量过大导致的,1例新生儿腹胀因氧气管误入食管造成的,4例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患者因湿化不足,导致鼻出血,2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了气道导致肺不张。结论氧气吸入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供装置问题、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患者自身原因,可出现无效吸氧、中毒、肺不张、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及肺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疗护理时,需针对疗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加强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以保障患者机体的正常功能。

  • 标签: 氧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压治疗患者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的流失。方法收集2013年847例符合高压治疗指征的病例,其中268例出现延误或中断治疗,分析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68例高压治疗患者流失的原因依次为患者及家属对高压治疗认识不够,家属不支持,经费紧张,医护人员对高压认识不够,治疗时不方便、不舒适。结论需加强对高压治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改进和简化工作流程,以减少高压患者的流失。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患者流失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疗用于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创面换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8月带压疮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常规外科换药法处理创面,实验组采用疗加常规碘伏消毒,对照组采用碘伏局部消毒换药,治疗7天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换药7天后,两组基本痊愈的创面数和各期创面的面积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疗加常规碘伏消毒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疗能增加局部组织含氧量,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保持创面干燥,减少渗出,使组织再生修复加快,促进结痂。

  • 标签: 氧疗 压疮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远期疗效。方法挑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高压治疗,称为治疗组,观察常规组患者及治疗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高压氧 重度 颅脑损伤 远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基硫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单用丙基硫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5.2±1.3)w,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10.7±1.1)w,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3.2%,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基硫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不了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地塞米松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高压不同剂量下及不同治疗时期NIHSS评分与血中自由基代谢物质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d评分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10d后血中自由基代谢物质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血浆LPO、红细胞GSHPx活性与红细胞GSH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SOD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人纯氧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剂量为0.22MPa,治疗次数以30次为宜。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最佳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耐甲西林金葡菌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年骨科病房属于院内感染耐甲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11例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中MRSA携带情况,同时对病房的医护与工勤人员进行MRSA认知调查。结果骨科术后MRSA感染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女性、手术时间1小时以上、开放性创伤及使用三代头孢的患者。检测发现,骨科病房多处出现细菌超标,其中于患者床头柜分离出MRSA1例,移动查房车及医护工作牌各分离出MRSA1例,医护人员手鼻分离出MRSA3例。在对MRSA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上,在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均普遍偏低。结论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存在携带MRSA的情况,且医护人员对MRSA认知较低,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颅压、神经营养及康复锻炼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介入早期高压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护理量变化、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上下肢SI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护理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障碍,在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量基础上,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高压氧疗 脑出血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甲巯咪唑和丙硫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性。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经我院确诊并采取治疗的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丙硫嘧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17.75%)、红细胞减少(7.69%)、血细胞减少(30.77%)发生率均较观察组明显增加,经分析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ALP(0.00%)、ALT(2.56%)、TBIL(0.00%)、DBIL(0.00%)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甲巯咪唑与丙硫嘧啶相比更易引发血细胞减少,但引发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大大低于丙硫嘧啶,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亢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压治疗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病人一共有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高压治疗,对其之间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GO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病人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HDS(长谷川痴呆量表)、MQ(记忆商数)、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病人的HDS和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采取高压治疗,可以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对脑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疗加赛肤润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局部用氧气加赛肤润治疗我科住院的红臀新生儿27例,观察红臀消失时间。结果显效16例,均为轻度红臀,有效8例,其中6例重Ⅰ度红臀,2例重Ⅱ度红臀,无效1例为重Ⅲ度红臀。结论局部疗加赛肤润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表皮增生,其效果好,疗效可靠,方法简单。

  • 标签: 氧疗 赛肤润 新生儿红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处理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治疗和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患者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高压治疗及其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预后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高压氧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窗及疗程高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4例,选取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之间,将104例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在患者晚期进行高压治疗,观察组在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对患者进行高压治疗,比之晚期能够更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抑制,急性脑梗死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 标签: 不同时间窗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高压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3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压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结合全面、周到的护理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病毒性脑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击伤致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电击伤导致脑伤害的患者50例,给予高压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高压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出现昏迷的症状,且20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50例患者的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均明显升高;47例患者脑电图显示双侧大脑半球以慢活动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低幅度α活动;2例患者因大动脉破裂死亡,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后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击伤致脑损害的患者多会昏迷,高压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患者治疗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 标签: 电击伤 脑损伤 临床表现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辛伐他汀联合熊去胆酸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37例脂肪肝合并高血脂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熊去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肝部CT、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熊去胆酸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脂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高血脂症状,同时减轻脂肪肝症状,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熊去氧胆酸 脂肪肝 高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摄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的新生儿血气指标、娩出后全身摄取率、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血气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全身摄取率、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摄取率影响并不明显。

  • 标签: 剖宫产 阈下剂量 氯胺酮 全凭静脉麻醉 全身氧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