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预防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原发性高血压为可以有效预防的疾病,适当的加强自身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中常见的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通过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戒烟戒酒、减轻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等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概况,总结经验。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64例我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非洛地平)和观察组(32例,替米沙坦);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佳,而观察组的有效率90.6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非洛地平而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血压 原发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意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发病迅速,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组织学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ER、PR及CerbB-2表达阴性。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较易误诊为乳腺脓肿,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及密切随访。

  • 标签: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诊断原发性胸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胸腺淋巴瘤患者20例,选择20例胸腺癌患者与20例侵袭性胸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选择两位经验丰富影像学医师阅片,CT扫描观察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密度等情况以及纵膈淋巴结情况。结果20例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在位置方面,7例肿块偏向纵膈侧,13例肿块在两侧均有生长;在形态方面,15例患者肿块直径超过8cm,11例患者肿块辩越呈结节状生长;在密度方面,7例患者肿块密度较为均匀,10例患者瘤内存在小囊肿状改变,肿块密度不均匀,3例患者存在有较大片坏死。发病年龄、包绕血管征、瘤内小囊肿状改变等与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CT扫描应用在原发胸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给予定性诊断。

  • 标签: CT检查 诊断 原发性胸腺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对手术前、后期护理经验进行分析。结果给予60例患者手术前、后期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满意度达95.0%,术后并发腹水9例,溃疡病出血3例,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顺利出院。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工作,保证手术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30例采用介入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临床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经后续肝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康复出院。结论开展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可达到立即止血,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破裂出血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0例临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的30例患者中术后均出现血钙明显下降,6例低钙血症严重者一周,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复查血钙、尿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早期治疗、减少骨关节和泌尿系损害。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手术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在基层医院的误诊情况。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基层医院收治的32例高度疑似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初步诊断后,转至省级三甲医院再次诊断,比较评估两次诊断结果,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开胸行肺部活检后,确诊30例,基层医院的误诊率(56.7%)明显大于省级医院(23.3%)(P<0.05)。基层医院的医师人数、从业年限及经验,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掌握,医疗检查设备均明显落后于省级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诊断误诊较高,主要原因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从业年限较短,从业经验缺乏,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诊断的理论知识及技巧掌握不完善;医疗检查设备简单、落后。

  • 标签: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基层医院 省级医院 误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螺旋CT及MRI检查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查不同大小肿瘤的检出情况,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肿瘤大小<1cm、1~3c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P<0.05),而在大于3cm的肿瘤检出上,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符合率为95.35%,明显高于螺旋CT诊断79.07%的符合率(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肿瘤疾病,使用MRI检查要优于螺旋CT,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MRI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的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78例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的护理,总结的护理经验。

  • 标签: 肝癌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肥胖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为肥胖者,对照组为正常体重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体重指数、PWT水平、LVMI水平以及心肌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不仅会增加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且与患者的心肌肥厚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肥胖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开展研究,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分组,平均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16)与实施全面护理的研究组(n=16),以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失眠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治疗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及口服药物,对照组只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后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睡眠情况较好,评分较低,对照组睡眠情况相对治疗组较差,评分较高,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原发性失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和价值。方法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5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对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意义重大。

  • 标签: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0%),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相近,数据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联合用药方式可以达到更加突出的临床疗效,依那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联合用药方案临床价值较高,不仅可以达到显著的血压控制效果,同时不会提升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联合用药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3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病理、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干咳、胸闷气急;胸部CT表现为肺纤维化病变部位有明显的结节状或团块状肿块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和鳞癌;多数患者确诊为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预后情况较差,患者中位生存期为半年。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合并肺癌几率较高,临床极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治疗该疾病的难度较大,且通常预后情况较差,应尽早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癌 实验室检查 胸部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自2015年9月份至2016年9月份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西医利尿、糖皮质激素、降血脂治疗方案,实验组给予中医内科辨证施治治疗,予中药方剂煎服,半个月为一疗程,连服三个疗程后,进行复查。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外均加强护理,日常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饮食,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增强信心。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经过45天的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出院后跟踪随访一年半后,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而实验组的复发率为2.5%。所有数值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内科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 疗效
  • 简介:摘要原发性失眠症的成因复杂,病程进展缓慢,长期的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功能。针对原发性失眠症,临床上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便是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有效性和持久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针对原发性失眠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及其效果和利弊。

  • 标签: 原发性失眠症 认知行为疗法 非药物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社区进行全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招募120例接受全科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对研究组患者给予社区全科治疗方案,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在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这三个方面的比例要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治疗可以提高在社区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为下一步优化此干预方案提供了实践经验。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社区 全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