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种新型骶尾部防疮垫,包括疮垫本体、骶尾孔、固定带、腰垫,本实用新型防止骶尾骨产生疮,可以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舒适度,最大程度上提高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新型 骶尾部防压疮垫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的应用与临床。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持续负吸引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伤口炎症因子指标;住院的费用。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伤口炎症因子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住院的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处理+持续负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好。

  • 标签: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 切口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术后合并骶尾部巨大疮的早期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接收的多发伤术后合并骶尾部巨大疮患者40例,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该40例多发伤术后合并骶尾部巨大疮患者经过早期治疗和相应的临床护理后,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恢复完整身体功能以及完整皮肤。结论对于多发伤术后合并骶尾部巨大疮的患者,在早期及时进行治疗以及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患者临床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巨大压疮 骶尾部 多发伤 早期救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长期卧床患者疮预防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的100例ICU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抽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4月,分组方法则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以及基础护理为两组应用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疮发生率为4%,满意度评分为(92.6±4.1)分,对照组疮发生率为18%,满意度评分为(86.5±3.2)分,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结论ICU长期卧床患者疮预防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疮人数。

  • 标签: 综合护理 ICU长期卧床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黄褐斑临床治疗中梅花针叩刺配合耳穴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黄褐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耳穴豆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梅花针叩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2例患者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4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例数为3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就治疗效果来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梅花针叩刺配耳穴豆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耳穴豆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梅花针叩刺 耳穴压豆 黄褐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患者疮的预防中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按照患者疮评估方式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病情观察进行疮预估,观察组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表进行疮预估,比较疮发生了。结果观察组存在疮风险的患者占51.72%,与对照组44.83%差异不大(χ2=0.27,P=4.85);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疮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34.48%(χ2=0.59,P=0.027)。结论改良式Braden评分表用于心血管患者疮预防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 压疮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