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以及普查发现糖尿病和新诊断糖尿病的非住院患者,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普及宣传糖尿病知识,加强患者对糖尿病及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危害及认识,教会病人各种相关糖尿病自我护理技能,增强病人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取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十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以及普查发现和新诊断为糖尿病的非住院患者共1500例,比较其文化水平、医疗条件以及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文化水平较高的、医疗条件较好、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文化水平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决于家庭自我护理的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途径和策略。方法择取我养老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养老院老年患者护理前的SAS、SD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给予养老院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并借鉴。

  • 标签: 养老院 老年人 心理护理 途径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 自然分娩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同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观察这些患者在采取社区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前后的血压值变化,及其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采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后,120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接受家庭医生模式管理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较好地掌握高血压知识人数、遵医嘱服药人数、坚持血压监测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社区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强其遵医行为。

  • 标签: 社区家庭医生 高血压 管理模式
  • 简介:本文调查研究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力求能够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家庭教养方式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教养方式在家庭居住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教养方式在不同年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没差异;母亲文化程度对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生活方式 学生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婴幼儿护理技术的逐步更新、进步,医学领域提出“FCC”患儿护理理念,基于这一理念特征,将“以家庭为中心”的造口护理方式践行于医护操作当中,使护理实践贯穿于患儿的疾病过程中,既能满足家庭的生理需要和文化需要,又可建立患儿、家庭和照顾者之间良好互动关系,以传递健康护理信念,增强婴幼儿护理整体成效。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婴幼儿 造口 护理
  • 简介:摘要对病人的家庭护理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必然趋势,它将成为现代护理实践的基础之一,发展家庭护理体系,能使护理工作更为有效,且这种类型的护理体系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强“家庭卫生保健”的发展所必须的。

  • 标签: 家庭护理 健康保健 社区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现状。方法采用“家庭康复现状调查问卷表”对我市两家康复机构长期康复治疗的99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92%)的脑瘫患儿缺少有效家庭康复的参与,且家庭康复中,(69.70%)的家长仅重视功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患儿的教育、心理康复。结论可从家长培训、制定家庭康复方案及监测康复效果等方面给予家庭康复支持,走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康复模式,从而促进脑瘫患儿全面康复。

  • 标签: 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 现状调查 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在家中做推拿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符合标准的36例患儿,就诊后对家长进行指导,由父母在家中对患儿进行推拿按摩,护士定期随访,对完成随访、资料完整的20例患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痊愈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85%。结论家长在家中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进行推拿治疗有明显效果。

  • 标签: 推拿指导 家庭康复 肌性斜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均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指导,出院后由护理人员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家庭访视,对照组产妇仅进行电话访视1次。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及观察组在家庭访视前后的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且家庭访视后母乳喂养率高于访视前母乳喂养。结论出院后对产妇进行家庭访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家庭访视 母乳喂养 喂养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督导与家庭访视对结核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结核病控制期间各医疗机构在我所中心登记的结核病统计资料,就实施督导与家庭访视状况予以分析比较。结果界于2013年,前期新登记可疑病例数为1073例,其中初治涂阳为210例,得以治愈为193例(91.90%);复治涂阳为64例,其中治愈为58例(90.63%)。后期新登记存有可疑为6954例,其中初治涂阳为694例,得以治愈患者为668例(96.25%);复治涂阳为98例,完成治愈87例(88.78%)。结论针对结核病患者,对其在督导及家庭访视力度及频率方面予以加大后,无论是新登记的存有可疑的肺结核患者,还是初治及复治涂阳患者相应登记率相比于开展前期,均明显高于后者,并对痰涂片为阳性的相应肺结核患者,对其落实全程督导管理工作,可实现治疗效果的提升,对传染源有效控制。

  • 标签: 督导 家庭探视 结核病 效果
  • 简介:摘要加强慢性肾炎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对于保护肾功能、改善症状、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进行总结,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肾炎 患者 家庭护理 指导
  • 简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源于职业决策理论,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准确自知、收集职业信息、目标定向、制定计划、问题解决5项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水平[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于一个人作出正确的职业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广义的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

  • 标签: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职业信息 目标定向 影响因素 成功性
  • 简介:摘要采用家庭功能评定(FAD),对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30个抑郁症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家庭功能的主要维度上,抑郁症患者家庭家庭功能较正常被试家庭更不健康。患者父母相比对照组父母在角色、情感介入上知觉更消极。(2)对照组亲子间对家庭功能的知觉相比实验组有更好的一致性,而实验组亲子间尤其在家庭功能的沟通、情感反应上差异显著。

  • 标签: 家庭功能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职生反社会态度、家庭关怀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67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社会态度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家庭关怀和自我控制对中职生的反社会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④自我控制在家庭关怀与反社会态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通过增加对中职生的家庭关怀、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来降低其反社会态度。

  • 标签: 反社会态度 自我控制 家庭关怀 中职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保门诊对婴儿湿疹进行家庭干预的指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2015年12月在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婴儿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次各500例。对照组常规体检,观察组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对家庭成员进行婴儿湿疹相关知识讲解,及时对早期婴儿湿疹进行家庭干预指导,对湿疹婴儿进行随访记录,对比两组婴儿湿疹患病程度、近期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婴儿患湿疹程度轻、近期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保门诊开展婴儿湿疹家庭干预指导,具有早期、连续、有效的特点,提高了婴儿健康指数,减轻婴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儿湿疹 儿保门诊 家庭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脑瘫患儿100例以及患儿家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护理,研究组给予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掌握康复方法的程度、护理满意率、PALCI评分等。结果研究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54%,明显比对照组的80.54%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家长掌握康复方法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而患儿的PALC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护理中采用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庭中心式护理 脑瘫患儿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对80例曾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人,对照组40人。结果在出院6个月、12个月、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心理教育是病人预防复发,促进心理康复,提高康复疗效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家庭心理康复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