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开展肿瘤护理应用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此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情资料,在临床治疗中应用PICC置管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肿瘤患者经PICC置管术治疗,45例患者治疗顺利,5例患者发生感染。讨论对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技术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确保输液治疗的高效顺利,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 标签: 肿瘤 PICC 临床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分娩的产妇共385例,其中72例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产科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PDS评分经护理干预后有明显好转,且好转幅度远大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二胎分娩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排解其不良情绪,帮助产妇顺利转换角色,改善产后抑郁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 产后抑郁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苦参压与减压提取产物的理化性质。方法对苦参提取产物的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提取物粒径、提取物吸湿率以及临界相对湿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提取物临界相对湿度压提取物小于减压提取物。结论理化性质的差异直观地体现出了,苦参压与减压提取工艺存在的差别。

  • 标签: 苦参 常压提取 减压提取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21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护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取同期接收护理的患者84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干预前对照组(n=42)与干预后实验组(n=42),对比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风险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内科护理质量,可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55例,针对其进行超声检查,探究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2.72%(51/55),手术病理诊断检出率为100.00%(55/55),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可重复检查、准确性较高的优点,可以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影像进一步判断,还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从而给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为7.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合并的基础性病症、住院时间相关,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偏高,因此在临床工作展开中必须预防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使用五法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医用耗材管理资料,比较“五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在五法实施后,我院发放耗材准确率和账物相符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过程中,通过五法可明显改善管理效果,在实际的管理中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五常法 医用耗材 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法对提高体检中心物资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体检中心实施“五法”库房物资管理前1个月即2017年6月库房的116种物资为对照组,实施开始后第6个月即2017年12月库房相同的116种物资为试验组,采用五法模式进行管理。两组物资取相同的体检中心116种库房物资,比较五法与传统库房物资管理模式下,物资管理水平及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两种物资管理模式的评价情况。结果相较于传统物资管理模式,五法管理模式的物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P<0.05);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五法物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P<0.05)。结论五法管理模式使体检中心物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地减少库存量,节约成本,保障物资及时供应,同时提高了物资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及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物资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五常法 物资管理 工作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柏散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中病历资料完整的6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对象;通过盲选方法将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双柏散;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有显著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柏散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双柏散 外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护理措施,降低风险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儿科发生的50例次静脉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50例次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麻痹大意、缺乏责任心;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护理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理条件不足;患儿及家属自身原因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于白天治疗高峰期和中夜班时段;造成事件发生的护理人员多为实习和新入科护士等。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较多,加强职业能力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改善护理条件、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是降低和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办法。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法护理管理方法在血液净化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人员14名为五法护理管理对象,自2013年8月后我院开始执行五法护理管理方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五法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100%,实施前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64.3%;五法实施后,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13(92.9%)名,不适症状发生0(0%)名,发生护理差错0(0%)名;实施前,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7(50%)名,不适症状发生5(35.7%)名,发生护理差错4(28.6%)名,以上差异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五法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使得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同时有效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五常法 血液净化 护理管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的临床症状,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参考组研究对象;对试验组患者和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就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来看,对症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参考组患者为77.9%,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具有更为复杂的临床症状,病情易反复,治疗难度加大,但确诊病症之后对症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临床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由具备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检查人员进行,同时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同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结果2014年至2015年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均明显较2013年至2014年低,P<0.05。结论检验临床中不同的微生物指标,可以对流行病发展的情况及时了解,且可以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将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体会。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6例(2015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8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吗叮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促胃肠动力药、抑酸抗酸以及甲硝唑等药物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外,还需要联合治疗藏药仙露帕朱丸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藏药仙露帕朱丸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规范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行人文关怀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ICU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讨论,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9例。实验组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理念,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7例(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81.63%),实验组的护理舒适度46例(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77.5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护理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退热、止泻和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77.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止泻、住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加快患儿的康复,改善症状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腹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