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20%的甘露醇外渗对局部组织造成的损害,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蒲公英湿敷甘露醇外渗局部,收到良好效果。结果无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结论蒲公英作为一种中药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效果可靠,方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 标签: 甘露醇外渗 蒲公英湿敷 无局部组织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探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78例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于化疗后采用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循证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降低了患者心理不良状态。结论循证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化疗后身体及心理的不良症状,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肺癌化疗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及血栓发生率相比较,P<0.05。结论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B超 塞丁格技术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品管圈在产房的应用,使助产士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使她们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视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并加强和培养助产士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 标签: 品管圈 产房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近年来本院儿科门诊的护理风险因素,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和临床管理经验,提出儿科护理风险规避的方法措施,并设观察组;未设回访登记的为对照组。结果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儿科护理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严格查对制度、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法全面提高本院儿科的护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结论造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应该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相关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输液渗漏 回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心理疏导疗法,观察临床疗效发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心理疏导疗法一年后的两年加以实施,第一年为基准,前两年为对照,共四年的全部病例数,即将2010年前两年病例构成作为对照组(即未应用心理疏导治疗的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前,病例构成比明显高于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后的病例构成比,且有治疗前呈上升趋势,分别是11.29%和18.10%,治疗后呈下降趋势,分别是63.637%和3.13%。结论通过应用心理疏导疗法可以有效控制与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再发。特别是自残性疾病。

  • 标签: 心理疏导疗法 疾病 构成比 病例对照研究 自残病例 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24/3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哮喘急性发作 肺通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通过制订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将绩效评价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精神科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护理缺陷及护理论文科研创新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90.00%提高到实施后98.00%;护理缺陷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论文科研创新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精神科中应用,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树立了竞争意识,增强护士责任心,科室凝聚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绩效考评 奖金分配 精神科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及其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给予无痛分娩及相应护理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并发症较少(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及其相应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率,且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护理 分娩镇痛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市某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30例,对其输血检验中使用凝聚胺技术和传统技术,并对检验结果出分析对照。结果与盐水介质、木瓜醇等传统的配血试验技术相比,凝聚胺技术灵敏度相对较高,并能迅速检测出血液中的IgG抗体。结论凝聚胺技术与常规的配血技术相比,其灵敏度更高,反应速度更快,操作程序更简便,为临床输血中出现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作出更有效地预防,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输血检验 凝聚胺技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不同的护理组,观察组40例为基础加综合护理,对照组40例为单纯基础护理,比较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评分显示,观察组为(40.25±3.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90±3.12)分,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案可以推广。

  • 标签: 老年 肺炎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内科湿疹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的形成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认为和变态反应有直接关联。社区内科湿疹已成为一种多发病。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某社区医院2012-2015年内收治的70例内科湿疹患者分组进行利湿、凉血、解毒、疏风等治疗,采用内服方式。结果好转率为10%,痊愈率高达84.2%,有94.3%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对内科湿疹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中医 内科治疗 湿疹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