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研究讨论对治疗埋伏弯曲牙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与常规弯曲牙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内收治的患有埋伏弯曲牙的患儿90例,按照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法不同可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为45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弯曲牙拔除术进行医治,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最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长、来我院复诊的次数等一系列指标,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患儿及其家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在治愈时间和复诊次数以及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和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对比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案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常规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并且在临床有效率和患者及其家人满意率方面都更加满意,所以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值得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外科正畸联合 埋伏弯曲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研究讨论对治疗埋伏弯曲牙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与常规弯曲牙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内收治的患有埋伏弯曲牙的患儿90例,按照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法不同可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均为45例患儿,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弯曲牙拔除术进行医治,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最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长、来我院复诊的次数等一系列指标,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患儿及其家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在治愈时间和复诊次数以及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和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对比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埋伏弯曲牙的方案中,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常规拔除术的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并且在临床有效率和患者及其家人满意率方面都更加满意,所以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值得深入的研究,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外科正畸联合 埋伏弯曲牙 疗效
  • 简介:摘要了解FLMA在小儿腺样体手术的优点、定位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分析FLMA发展史、适应症、优点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FLMA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应用于麻醉药物及喉罩型号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可弯曲喉罩 腺样体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