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应用表达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尿液与血清β2-球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尿液与血清中β2-MG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与血清β2-球蛋白在淋巴系统中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中呈现高表达状况,早期检测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淋巴系统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尿液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心对尿β2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β2-mg含量。结果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尿β2-mg的结果更准确。结论建议在测定尿β2-mg时应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beta 2-mg 离心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球蛋白是近年来临床疾病治疗与预防的常见药物类型,以丙种球蛋白为例,在抗体活性上明显,可结合抗原特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文献中均可发现,丙种球蛋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明显,特别因其抗病毒IgG抗体,得到广大医学者的青睐。本次研究将结合既往研究文献资料,对丙种球蛋白临床应用进展做综述分析。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 胆红素 血红蛋白 输血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球蛋白(Sβ2-MG)、尿β2-球蛋白(Uβ2-MG)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归分析T2DM无肾病患者66例(NDN组)、早期T2DM肾病患者69例(早期DN组)和体检健康者70例(正常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Sβ2-MG、hs-CRP和肌酐(SCrea)以及晨尿Uβ2-MG检测的结果。结果NDN组Sβ2-MG和hs-CRP检测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SCrea、UREA和Uβ2-MG高于正常组(P>0.05),早期DN组Sβ2-MG、hs-CRP、UREA和Uβ2-MG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NDN组(P<0.01),SCrea检测水平高于正常组和NDN组(P>0.05)。各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的阳性检出率(P<0.05),早期DN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NDM组(P<0.01)。结论血尿β2-球蛋白和hs-CRP水平在早期T2DM肾病中均升高,其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T2DM肾功能损伤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联合检测可提高其阳性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beta 2-微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早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各40例,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IgA、IgM、Ig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指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改善52例,恶化28例,改善组的IgA、IgM、IgG、TBIL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PTA指标明显高于恶化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肺炎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式,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92.6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肺炎可达到更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丙种球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泼尼松结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补体水平及其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8例,将其中44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另44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采用泼尼松结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给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泼尼松结合环磷酰胺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补体与免疫球蛋白情况,且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泼尼松 环磷酰胺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 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健康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比。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健康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恶化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程度可以进行直接的反应。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尿素(BUN)联合β2球蛋白(β2-MG)检测在高血压肾病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5月,观察组病例为1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为60名健康人员,测定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小球滤过率患者在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C、Cr、BUN、β2-MG水平检测能够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作出判断,从而提高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ysC Cr BUN &beta 2-MG 临床检测 高血压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住院10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免疫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球蛋白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后有明显提高。但多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单独治疗。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PCT、CRP和WBC等各项指标明显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症病人,在抗感染,促排痰护理的基础上,合理加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了,有利于感染控制及恢复,预后较好。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小儿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18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1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出现1例寒战,症状较轻,未经治疗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A组,33例)和慢性乙型肝炎组(B组,67例),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再以病情发展为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改善组53例和非改善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B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改善组患者(P<0.05);改善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高于非改善组患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水平,机体内的总胆红素水平(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能作为诊断乙型肝炎发病与否以及病情发展情况的有效指标,其数据能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除外单纯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常规治疗加用激素,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上加丙球治疗。所有病人均随诊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中有22患儿出现紫癜复发,而治疗组仅有10例出现复发。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复发率(26.31%)明显低于对照组(59.4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显著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复发。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脂蛋白aLp(a)检测水平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3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组),同时随机选取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成分3(C3)、补体成分4(C4)及Lp(a),利用Minitab17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IgM和Lp(a)水平高于对照组,IgG和C3水平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肾炎型NS患儿的IgM和Lp(a)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IgG和C3水平低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IgA和C4水平高于单纯型NS患儿,P值均>0.05。结论PNS能致患儿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及Lp(a)的血清水平改变,三项指标检测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脂代谢的简易常规检测方法,对了解PNS患儿的免疫功能、脂代谢以及PNS的诊断、鉴别及后期治疗等方面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7年6月份46例发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8.15%,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0.87%,两组患者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症状恢复指标明显短于常规组,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 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疗效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组)与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疾病组中不同病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疾病组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52±0.4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3.76±0.69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6.74±5.12g/L)高于正常组,疾病组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81±0.2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4.16±0.47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7.84±2.69g/L)较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诊治过程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可诊断疾病以及评估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诊治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与免疫球蛋白的改变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儿科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的1月龄~14周岁支气管肺炎患儿320例,将其合格痰液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咽拭子采集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用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病毒七联检测,同时对具有喘息症状的婴幼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并收集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与这320例患儿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检测。结果3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病原体检出为阳性有267例,阳性率83.44%,其中细菌检出率为8.75%,病毒检出率为28.44%,支原体检出率为34.38%。具有喘息症状的患儿中,过敏原检测阳性共18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中,细菌感染组的IgG、IgM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组,喘息症状组IgE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感染病原体以细菌和病毒感染为主,结合血清抗体检测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诊疗和用药监测。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肺炎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进行测定,并予以组间比较。结果轻度乙肝、中度乙肝、重度乙肝、重症乙肝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指标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而显著升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疾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慢性乙肝 临床意义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疫苗与球蛋白对宫内乙肝病毒感染的控制问题。方法选取100例检测乙肝呈阳性的孕妇分成4组,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只用乙肝疫苗及空白组进行对照,每名孕妇都做HBV-DNA和HBsAg的检测,以及新生儿出生时立即进行静脉血中的乙肝系列的检测,来了解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在全程只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和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在宫内感染的几率为(3%VS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只用乙肝疫苗组的感染率与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1.7%VS14.2%),乙肝疫苗组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但可以降低新生儿乙肝病毒的携带率,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 标签: 乙肝 乙肝免疫球蛋白 宫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