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0月的194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7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N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影响ET-1与NO的表达从而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益处。

  • 标签: 微血管心绞痛 法舒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后人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显微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录像。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判定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26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单纯静脉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术中全程探查充分减压三叉神经,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全血HbA1c水平。结果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意思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测出96例患者,在以上患者中,上肢的为54例,42例为下肢。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检出率,对动、静脉血栓的分辨也较高,还能有效的观察患者远端动脉血流,评估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十二年间新诊断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构成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首次确诊糖尿病并住院就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微血管并发症等基本信息。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共17,315人,人数逐年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女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且逐渐增大,男患者平均年龄逐渐下降;糖尿病并发症比例有所下降,伴有并发症患者检出年龄比不伴有并发症者早1.7年,女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25.7%>19.2%,χ2=100.226,P<0.001),而在伴有并发症的人群中,两者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女,55.4%;男,54.0%,χ2=0.751,P=0.404),除糖尿病足外其余并发症比例均在30%以上,其中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波动较大(2.6%~39.7%);尿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结论十二年数据表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构成流行有较大变化。男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患者年龄明显上升且更易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比例有所下降,但各种并发症构成变化波动较大,尿蛋白含量的升高趋势表明血管损伤以及潜在肾脏功能受损不容忽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与护理方式。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按照中心随机系统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全面组。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行全面护理。评价(1)护理工作满意率、出院时并发症消失率;(2)住院时间、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结果(1)全面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出院时并发症消失率显著比传统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全面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显著比传统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较多,需根据并发症类型给予全面护理,以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加速并发症消退,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由于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区位位于脑桥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易损伤神经和周围血管。充分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护理操作,积极的术中配合,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观察并护理颅内出血、邻近颅神经损害、低颅压综合征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围术期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016年8月-2017年6月),对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一组给予一般护理,另外一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与6.67%,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依据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操作,便于将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护理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阻塞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对97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阻塞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和(或)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7例包括胰头壶腹病变42例,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癌11例,胆总管炎性狭窄8例。胰头壶腹病变中胰头癌23例,胰腺炎11例,胰腺结核1例,壶腹癌6例,胰岛细胞瘤1例。胰头壶腹部占位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异常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显示“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或)血行转移。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高密度影、显示“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扩张等。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等。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阻塞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较为准确,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优于B超检查,不受肠气和脂肪的影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胆管阻塞 肝外 肿瘤 结石 炎症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收治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出现焦虑和并发症的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率75.6%;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状况,患者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减少,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所选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在肺性脑病发病率方面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给予全面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患者痛苦减轻,并能够降低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胆碱药物与糖皮质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药效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因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例,临床针对性用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经治疗后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因不同,临床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采用单一用药或是联合用药,针对性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值得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胆碱药物 糖皮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9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经过我院优质的临床治疗,39例患者中显效20例,占51.28%,有效15例,占38.46%,无效4例,占10.26%,总有效率为89.74%。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应全面,全面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康复的保证,其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病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手段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雾化及排痰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手段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综合性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与医护配合的体会。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扩张血管、吸氧、降眼压、溶栓、营养视神经等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治疗反应。结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突然,最重要的是开始治疗的时间,越快使阻塞得到缓解,就越可能恢复部分视力,发病时间长则很难恢复。结论一旦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争分夺秒的抢救及医护密切的配合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3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后,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显效11例,占47.83%,有效9例,占39.13%,无效3例,占13.04%,总有效率为86.96%。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减轻,生活质量得到大步的提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治疗 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在2014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经综合且系统的护理以及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的显效率为75%,有8例为有效,其有效率为20%,其总有效率为9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系统且全面的护理不仅可有效控制病患的病情加速其康复的速度同时还可使病患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