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急救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急救组各45例,常规组实施急诊PCI术前的常规护理急诊组实施急诊PCI术前的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依次是82.2%、88.9%、80.0%,急救组依次是95.6%、100%、93.3%;急救组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4.4%,急救组是95.6%,急救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急救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与急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诊 PCI 术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脑梗塞患者采用急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8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均采取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急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急救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抢救成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相对较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给予急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预后风险,提高康复水平。

  • 标签: 脑梗塞 急救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在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90例疾病突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急诊急救,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门急诊输液突发病变患者急诊急救,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病情突变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救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对减少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急救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急救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自我防护措施 急诊有机磷中毒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2月诊治的3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常规的处理、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总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急救后,对照组痊愈13例,痊愈率为90%;观察组痊愈14例,痊愈率为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急诊急救、健康宣教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婴童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73例展开研究,根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研究组37例给予针对性急救措施护理,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性急救,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P<0.05;同时,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和高热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9.56±10.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45±9.67)分,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患儿针对性急救,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保证临床治疗疗效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针对性 急救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羊水栓塞的急救措施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此次实验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2例羊水栓塞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各16例的两组,进行急救的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护理方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急救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羊水栓塞患者实施的急救效果显著,死亡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羊水栓塞 急救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8例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4例。A组给予急救,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入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率为5.88%,B组为23.53%,ADL评分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B组为79.4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行急救可提高其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诊治疗 车祸创伤 颅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站式急救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患者中的抢救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78例多发伤急诊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一站式急救模式进行抢救,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的19例,治疗有效的15例,治疗无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81.2%;对照组患者痊愈的11例,治疗有效的13例,治疗无效的15例,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生存人数为35例,死亡人数为4例,生存率为89.7%;对照组患者生存人数为27例,死亡人数为12例,生存率为69.2%,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站式急救模式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升患者救治率。

  • 标签: 一站式急救护理 多发伤急诊患者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干预),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以及救治成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出车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在院前救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院前救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急救情况。结果通过急救,63例患者中的病情有明显好转,其中2例(3.2%)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61例(96.8%)患者1周之后康复出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结论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A、B两组,每组各有30例。A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B组实行常规急诊护理。分析两组的急诊抢救情况,比较接诊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确诊时间和接诊时间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为(4.23±0.79)分,比对照组的(9.52±1.93)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B组的26.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缩短其接诊以及明确的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建议采纳。

  • 标签: 急诊抢救 神经功能 脑卒中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6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来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而干预组则实施综合急救模式,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应用到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能产生诸多的积极影响,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农药中毒急救中的相关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农药中毒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应用于农药中毒急救中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农药中毒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抢救脑卒中的过程中应用脑卒中急救小组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供相关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2例脑卒中的患者作为此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人。对照组常用常规的急救模式,实验组采用由三级护士构成脑卒中急救小组模式。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完成时间、接诊所用时间、专科治疗所用时间,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并统计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完成时间、接诊所用时间、专科治疗所用时间较短,致残率、死亡率较对照组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抢救脑卒中的过程中应用脑卒中急救小组模式能够明显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级护士构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 常规急救护理模式 脑卒中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应用急救小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进行医治的脑卒中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急救,B组的患者则成立急救小组对其进行护理,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别为3例和7例,B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例和4例;经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发现,A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81.67%;B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成立急救小组对其进行救治比起传统的急救更加有效,能够促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显著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 标签: 脑卒中 急救护理小组模式 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尾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救与规范的急救流程,就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展开比较。结果比照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100.0%、97.5%,对照组分别为82.5%、77.5%,可见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均明显更高,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急救流程可使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为重大意义。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系统性急救程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研究组采用系统性急救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救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急救程序较常规的急救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急救护理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 脑卒中 患者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诊急救流程的优缺点。方法2015年5月开始我们对脑卒中急诊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患者为试验组;患者均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急救流程,与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急诊急救流程的重点。结果试验组的接诊时间以及确诊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11.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优化急诊急救流程可以明显的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急救急诊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合理分级分区急救资源,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急救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预检分诊标准,1、2级危重病人立即送红区抢救,3级急症病人及时诊治,4级病人候诊。结论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分级分区管理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