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枕(后)位助产对策。方法选取160例枕(后)位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枕后位的产妇采用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之后再进行胎位纠正,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和宫颈水肿发生率低,第二产程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率,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枕(后)位的产妇助产时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

  • 标签: 枕横(后)位 助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入我院安排剖宫产手术的311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纵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99例病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方式剖宫产手术,212例病例。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胎儿取出平均时间、手术平均进行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排气功能时间均突出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突出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尿发生率、切口延裂损伤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均突出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相较于纵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宫产,式切口方式进行剖官产能够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并且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突出减少,可靠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横式切口 纵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改良纵切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患者41例,对照组选择传统纵切缝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选择改良纵切缝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肛裂采用改良纵切缝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深度推广普及。

  • 标签: 慢性肛裂 改良纵切横缝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纵切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取的42例慢性肛裂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选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和观察组21例(选取改良纵切缝术治疗)两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的术后复发率、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病患,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缝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减轻症状,有效预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的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慢性肛裂 治疗效果 改良纵切横缝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9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结合使用超声引导下腹筋膜阻滞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1%(32/4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4;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χ2=5.541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在后期的观察中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腹部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裂分别采取肛裂切除术与纵切缝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肛裂患者76例,分为38例肛裂切除术组,38例纵切缝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肛裂切除术组的切口疼痛(4.1±0.9)、术中出血(45.6±11.2)等均要优于纵切缝术组切口疼痛(4.5±1.2)、术中出血(54.4±1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肛裂切除术和纵切缝术治疗肛裂,均有各自的优势,两种手术总体疗效无明显区别,临床宜根据个体差异确定手术方式。

  • 标签: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肛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实施过程中,腹壁纵横切口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1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需实施腹壁横向切口剖宫产。观察组需实施腹壁纵向切口剖宫产。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二次剖宫产时,通过在腹壁上实施纵向切口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横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行纵切缝术与肛裂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肛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8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44例,研究组行纵切缝术,对照组行肛裂切除术,对比其临床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肛裂患者行纵切缝术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1.61)d,术后住院时间为(14.87±2.31)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裂患者行纵切缝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推广、实施。

  • 标签: 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术后住院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产妇行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于子宫下段给予欣母沛注射方式止血,其中部分患者进行联合传统的8字间断缝合的方法止血。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进行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及术中输血率分别为0.00%、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好,可有效降低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减少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经济实惠,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剖宫产 子宫下段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腹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研究组(8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全麻,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治疗。对照组于患者苏醒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输注,研究组则给予超声引导腹肌平面阻滞,观察对比组间镇痛效果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4h镇痛泵按压次数、VAS评分分别为(0.7±0.1)次、(2.7±0.3)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8h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甚佳,可减少术后镇痛泵使用次数。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妇科腹腔镜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患者复发腹股沟疝与患者腹筋膜组织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择取22例健康体检志愿者构筑健康组,22例斜疝患者构筑斜疝组,22例直疝患者构筑直疝组,22例复发疝患者构成复发组,运用氯氨-T法针对向所有入选对象腹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的含量水平展开测定。结果复发组的腹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低于直疝组、斜疝组,以及健康组。结论成人腹股沟疝疾病复发患者腹筋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物质含量水平,远远低于其他类型腹股沟疝患者和健康人群,值得关切。

  • 标签: 成人 复发型腹股沟疝 腹横筋膜组织 胶原蛋白含量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腹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罗哌卡因3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罗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微创屋头加压螺钉与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治疗对于髌骨横行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髌骨型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取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切开空心钉联合张力带固定的24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取得了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Lysholm评分为92.5±4.2分,对照组Lysholm评分为87.7±7.2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采取加压螺钉固定对于髌骨型骨折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并且恢复时间较之切开手术更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屋头加压螺钉 切开空心钉 张力带固定 髌骨横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在诱导麻醉后使用喉罩,于超声引导下实施双侧腹筋膜平面阻滞,对照组注入15mL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入15mL0.37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各时段其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物如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显著,即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还能降低其VAS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腹股沟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腹肌平面阻滞(TAP)联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PCIA)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TAP组与对照组各25例。TAP组双侧TAP,术后行布托啡诺PCIA;对照组仅术后行布托啡诺PCIA。观察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副作用。结果TAP组患者术后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镇静评分无差异(P>0.05);TA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布托啡诺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TAP组患者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TAP联合布托啡诺PCIA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6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复合组及常规组,术后对常规组患者进行腹肌平面阻滞,对复合组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肌平面阻滞,比较其术后疼痛程度、舒适程度,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并对术后追加药物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逐渐加重,舒适度水平逐渐降低,而在术后1h、6h、12h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后,复合组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常规组追加曲马多几率为19.35%,显著高于复合组的6.45%(P<0.05),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瘙痒、头晕及胸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肌平面阻滞,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追加曲马多患者例数,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该镇痛方法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同,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