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疱疹治疗。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红斑基础上成簇群集性水疱性皮损,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累及一个或数个皮肤神经分布区,病程2~3周。病人多在儿童期初患水痘,某些病毒未完全清除,在椎旁神经节或脑外周神经核隐藏下来,多在成人期,感冒劳累醉酒、患病等引起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病。患病年龄可从幼儿到老人。我经治的患者几百例,最小6岁,最大95岁。分顿挫型、完全型、泛发型。顿挫型是指仅有皮损或仅有神经痛的带状疱疹。泛发型可损害多支神经区域。70%以上发病在躯干腰腹,30%可发于头面、四肢、会阴。神经痛严重程度不一,有的疼痛难忍,寝食难安。成人带状疱疹常有严重的前驱症状,伴高热,在病后10天可发生良性脑膜脑炎、水痘性肺炎、肌炎、耳炎、肾炎或急性脊髓炎等并发症,免疫力极低的人还可并发病毒性脑炎、内脏脂肪变性,等一系列Reye综合征,可致死亡。

  • 标签: 带状疱疹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顿挫型带状疱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1,其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上有不少关于本病的文献,现将我们收集的3例顿挫型带状疱疹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顿挫型带状疱疹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疱疹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痛发生率为5.56%,对照组神经痛发生率为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单磷酸阿糖腺苷 泛昔洛韦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了解带状疱疹形成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讲解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重点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生活质量。从患者心理及生理两个方面去护理,让患者积极治疗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 标签: 带状疱疹 护理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播散型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方法综合运用消毒隔离、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痊愈,1例留有后遗神经痛。结论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水痘 播散型 护理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患58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2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n=29)仅行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疼痛程度的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34±0.59)分,比对照组的(5.16±0.92)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比对照组的75.8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针治疗方案,并将之积极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疗效,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VAS评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有效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西医治疗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42例带状疱疹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21)施以普通护理,剖析组(n=21)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的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剖析组的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施行效果可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长、止痛时长与愈合时长,促进疾病尽早恢复。

  • 标签: 带状疱疹 舒适护理干预 止痛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毫针和火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毫针和火针)与对照组(毫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00%,总愈显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63.33%,总愈显率80.00%,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止痛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毫针和火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

  • 标签: 带状疱疹 毫针 火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带状疱疹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38)以及探讨组(n=38),参照组接受西药联合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艾灸治疗。结果探讨组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治疗有效患者为3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参照组治疗无效患者为6例,治疗有效患者为3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2623,P=0.0290)。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0817,P=0.0625),治疗后探讨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更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2360,P=0.0193)。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应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艾灸治疗疗效显著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提升其身心舒适感。

  • 标签: 梅花针叩刺 艾灸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伐昔洛韦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伐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症状改善明显,该方法对局部皮损的改善有良效。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针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几年来气候异常和科技发展带来的运动缺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剧烈慢性疼痛性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频发,给患者带来重大痛苦。带状疱疹并发神经痛一旦发病时间久,治疗起来十分困难。传统医学中西药一般以止痛和补充营养剂为主,化瘀、通络、止痛是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用药目的。经过医学临床的长期实践探索,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发病机制和原理,然后分析了医学临床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及诊断依据,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我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现状,为水痘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痘患儿44例,对其检验方式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年龄3至16岁,其中39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周期内均可见疱疹;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44患儿皮损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呈阳性37例,约占77.27%。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为二至三周,儿童在初次感染后会引起水痘,在恢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潜伏的病毒在受到刺激后可复发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共5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并与对照组仅用阿昔洛韦治疗的方法相比较。治疗组选用阿昔洛韦每次800mg,每日5次,连服14d,同时结合胸腺肽肌肉注射,2次/d,共7d。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昔洛韦口服。结果使用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的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仅用阿昔洛韦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阿昔洛韦 胸腺肽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早期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试验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患者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痊愈时间,并比较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和治疗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阿昔洛韦 地塞米松 早期眼部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4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例如疼痛、心理、日常生活、皮肤护理等,进行两组满意度、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结痂时间、镇痛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算短患者结痂时间和镇痛时间,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带状疱疹 个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