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促进自然分娩中采取助产士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以不同护理模式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64例单胎头位妊娠产妇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纳入32例产妇,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助产士心理护理,分析且对比两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的护理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参照组对应数值,P<0.05,统计学存在检验分析意义。结论将助产士心理护理应用在自然分娩中存在显著效果,可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助产士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6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2018年8月,处理患者56例,纳入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中断情况以及时间不足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保证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顺利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哮喘 小儿 雾化吸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阴式彩超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现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2例、实验组42例,实验组进行阴式彩超检测,对照组进行腹部彩超检测,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经对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漏诊人数为1例、漏诊情况为混合包块型、漏诊率为1.23%,对照组漏诊人数为10例、漏诊情况为混合包块型5例、蜂窝型3例、孕囊型2例,漏诊率为12.3%,实验组漏诊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中,可采取阴式彩超,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阴式彩超 瘢痕妊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7年7月—2017年12月)开具的21000张处方归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6月)开具的21258处方归为QCC组,比较二组管理的门诊药房差错率。结果品管圈管理活动实施后,QCC组的药房管理差错率为0.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0%,P<0.05。结论对门诊药房实施品管圈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药房管理差错率,提高药房管理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门诊药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66.2±14.7)、(74.5±15.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84.8±6.2)、(93.6±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选取我院心内病区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时未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选取我院心内病区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此时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病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内病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随机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并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手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疝气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患者,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187例患者,女性150例,男性37例,男女=14.05;且主要集中在30~50岁患者;(2)术前诊断,发现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56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15.03);术后病理检查,发现1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51例甲状腺腺瘤(两者比例大约为2.671)。结论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应仔细进行鉴别诊断;临床中应对详细观察两者组织学表现,提高临床值得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病理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其可能进展为癌,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观察组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点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29例(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76.67%),观察组化疗后的感染发生率2例(6.67%)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26.6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减少化疗后感染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肯定。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急性 白血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完美主义”特质人群的特点和表现,为科学干预“完美主义”人格学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訾非编制的《消极完美主义问卷(ZNPQ)》对2000名高职高专学生进行问卷测试,并对测试阳性者进行一对一结构式访谈和周围人群线索走访调查。结果消极完美主义男女生之比约为1.281,男生消极完美主义比例显著高于女生;消极完美主义者在过度计划和控制、过度谨慎和仔细、极高的目标和标准三个维度得分相对较高,与犹豫迟疑、害怕失败两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显著;消极完美主义在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变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消极完美主义性格特点的学生较为常见,需要对这部分人群给予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干预,以提升和促进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职高专 完美主义 消极完美主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病理检查肿瘤分级G1、G2以及G3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2)各级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有效诊断子宫内膜癌,且其诊断准确率与肿瘤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具有重要的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析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儿治疗后,62例痊愈,2例患儿治疗无效。患者治疗时间为5~18天,平均治疗时间为(7.5±0.5)天,64例患儿治疗后,通气功能明显好转,呼吸渐趋稳定。结论采用对症治疗辅助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可明显减轻患儿的病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小儿 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分析,同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从2017年8开始到2018年8月结束,在我院选取5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比较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本文选取的5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可分为护理操作不规范、相关护理不到位、患者与患者家属治疗配合度较低以及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给予了太高的期望;和对照组实施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分析,同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31例护理效果显著,9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有28例护理效果显著,7例患者护理有效,总有效率为85.37%。P值小于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结合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上积极针对骨科患者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旨在寻找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致病因素,并采取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与措施。方法本文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消化内科的治疗的13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个大组。对于每一位患者,在其入院接受治疗伊始,我院医护人员均耐心细致的询问患者的发病原因与症状发展演变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患者本人的主要临床诉求,给予临床检查,并对制定具体治疗措施。总体分析了130例患者的恶心及呕吐情况,研究其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对观察组患者根据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常规治疗办法进行治疗,有效率为87.6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对产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消化内科患者饮食情况、用药史、发病史进行了解、分析,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诊。给予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用药与治疗,从而显著性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 标签: 恶心呕吐 消化内科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真菌类药物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中的用药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来我院接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1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真菌类药物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药物,在念珠菌性阴道炎中应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真菌类药物 念珠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探究,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1.4cm18例,>1.4cm且<3.5cm28例,>3.5cm10例,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不同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观察治疗疗效后进行为期一年术后随访。结果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好转26例,失败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三个月后观察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狭窄,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轻中度狭窄,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接受消化内科诊断对症治疗,包括持续性胃肠减压、禁食、能量补充,并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体征变化。结果本组病例治疗总有效率96.67%(58);本组患者治疗后胰蛋白酶、白细胞(WBC)、急性生理学与温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对症治疗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纠正患者体征指标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消化内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