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疗法的临床运用。方法我们于2014年7—12月,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选择256例偏瘫肩痛患者,研究红外偏振光治疗仪与针刺联合应用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K2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总结将近年来国内的临床应用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结论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在康复工作中起重要作用,适于推广。

  • 标签: 红外偏振光 临床实践 适于推广
  • 简介:摘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整理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妇科、骨科、针灸、内科等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所存在的优缺点,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中医诊治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源性直肠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源性直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腹部按摩)与观察组(30例,给予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便性状、排便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均低于对照组,且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3.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结论红外线灯结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源性直肠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直肠 红外线灯 大黄粉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局部艾灸配合红外线照射在促进肠梗阻术后切口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肠梗阻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局部艾灸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切口肿胀和疼痛情况、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肠梗阻患者切口肿胀和疼痛情况(肿胀1级占比98.00%;2级占比4.00%;疼痛1级占比68.00%;2级占比32.00%)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肠梗阻患者愈合时间(13.34±1.23)d;感染率2.00%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局部艾灸配合红外线照射在促进肠梗阻术后切口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局部艾灸 红外线照射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