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TB)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并对融合蛋白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16kD、38kD及19kD基因,经过双酶切依次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pET28a-16kD-38kD-19kD融合基因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株BL21中,经IPTG诱导获得目标蛋白,并进行镍柱纯化。结果经过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pET28a-16kD-38kD-19kD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纯化16kD-38kD-19kD融合蛋白,为结核病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16kD蛋白 38kD蛋白 19kD蛋白 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60患者进行头颅MRI、MRA、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41例患者有后循环范围内大小不同的梗死病灶,19例患者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6例有后循环系统阵发性发作TIA表现,未发现影像学异常病灶;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麻木、行走不稳、轻度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危险因素多表现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颈动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要及时通过头颅MRI、MRA、颈动脉B超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C)以及使用率、使用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6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日均费用(DDC)最高的为注射用伏立康唑,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为注射用美罗培南。2016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以ICU最高。结论调查期间,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的管理。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换药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并将急诊换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患者管理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换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27.50%(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急诊换药室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的18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40株菌株,其中68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8.33%,30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2.5%;同时,114株为多重耐药菌(MDRO),占47.5%,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耐炭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结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合理,但是也应该加强药学管理,预防耐药菌。

  • 标签: 病原菌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护理工作人员和10名,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感染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PDCA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灵活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其优势在于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安排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能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本文对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护理教学 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用药调查,了解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门诊处方与住院处方对抑郁药用药频度、销售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信息。结果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年精神专科药房抗抑郁药物销售总量为533.87万元,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帕罗西汀,其次为文拉法辛,再次为舍曲林。DDDs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帕罗西汀,其次为文法拉辛,舍曲林为临床较常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均为新型抗抑郁药,新型抗郁药物销售金额高于传统药物(P<0.05)。抗抑郁药物最常与镇静催眠类药物联合使用,与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也较频繁;药物均多用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多≥40岁。结论我院精神专科药房抗抑郁药物使用趋于新型药物使用,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轻,效果好,规范性强。

  • 标签: 精神专科药房 抗抑郁药物 使用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医疗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医疗技术研究更加深入,西药的使用更加广泛,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着手,分析用药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推动西药使用更加规范。

  • 标签: 西药 合理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药品效期的管理,对药品效期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药品效期管理的步骤改进。结果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的原则,可以有效的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控制,促进了药品的安全管理。结论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充分采用PDCA原则,可以科学的完善药品效期管理。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效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全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管理前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采用PDCA循环,患者的满意度、用药的依从性、分级诊疗的执行率、医疗费用下降率名显(P<0.05)。结论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使用PDCA循环效果名显。

  • 标签: PDCA循环 精准扶贫 医疗救助
  • 简介:摘要本文从PDCA循环基本概述对病案质量控制流程入手,对传统病案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PDCA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利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病案质量控制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病案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随机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将80例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护理前后手卫生质量。结果应用前,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知识知晓率仅为70.00%,明显低于管理后知晓率97.5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66.25%,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具有鲜明性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卫生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PDCA循环,规范对新护士岗前培训管理。方法通过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检查、处理的过程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结果新护士快速转换角色,了解医院文化和人文知识,掌握医疗法规、行业规范和岗位职责,强化护理知识技能,增进了归属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做好自己职业规划,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 标签: PDCA循环 新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

  • 标签: 统计学符号 国家标准 算术平均数 SEM 中位数 标准差
  • 简介:摘要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其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作用则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药物应用中,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常见并且范围广、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使用抗生素合理对疾病的治愈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尤其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尽同,较成人宜产生不良反应[1-3]。因此,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并由医生根据病情作出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本文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不良后果、合理正确使用原则、常见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小儿不宜使用的抗生素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利于在儿科中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控制食品细菌检验箱的使用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食品细菌检验箱检验结果常常出现的误差,进行总结验证。结果正确对待检验样品稀释倍数、准确控制加样时琼脂温度并掌握培养基煮沸时间等有利于减少食品细菌检验箱的使用误差。结论食品细菌检验箱是一项对卫生防疫工作极为重要的卫生装备,减少误差可以有效提高食品检验和食品卫生监督的质量。

  • 标签: 食品细菌检验箱 使用误差 琼脂温度 培养基
  • 简介:摘要病案为医院的医疗档案和诊断依据,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流通频率增加,对病案使用要有所控制,医院或诊所的工作人员使用病案,必须保证病案完好地送回病案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际档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为管理人员追踪病案技术手段。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病案控制系统中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规则,衡量病案科管理水平可以起到帮助管理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 标签: 病案控制 示踪系统 病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