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并分析环丝氨酸在治疗多药结核病的安全及有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药结核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实施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多药结核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实施环丝氨酸进行治疗;比对分析这两组方法治疗多药结核病的安全及有效。结果治疗6、12、18个月,研究组痰培养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环丝氨酸在治疗多药结核病中有着较高的安全及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环丝氨酸在 耐多药结核病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多药肺结核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在我区选取多药肺结核患者88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科内制定的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依从和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在临床护理中不必要的环节和无效的服务项目,标化护理治疗流程,可以防止因个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4因此临床路径在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耐多药肺结核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5例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6月治疗依从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

  • 标签: 耐多药结核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多药结核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效果可靠。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耐多药结核病
  • 简介:摘要多药结核病是结核控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具有难治愈、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多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基本前提。现就近几年多药结核病诊疗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诊断 治疗 研究 进展
  • 简介:挫折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挫折能力,正日益成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挫力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职校生的第一挫折源和挫折反应状况,并提出了职校生挫力的培养对策。

  • 标签: 职业学校 耐挫折能力 职校生 职校学生 培养 耐挫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6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2组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66.67%,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纳入治疗的情况,探讨多药肺结核发现和治疗的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进行药敏试验,评价多药标准化治疗方法。结果登记的多药肺结核可疑者3705例,培养分枝杆菌3705例,其中痰培养阳性者1829例,阳性率为49.37%;阴性1835例,阴性率为49.36%;污染41例,污染率为1.1%。痰培养阳性中进行药敏试验1829例,MDR-TB者810例(44.29%),XDR者16例(0.87%),非耐药和其他耐药1003例(54.84%);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从而达到降低多药肺结核病疫情。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发现 纳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及贵州航天医院诊治的31例多药肺结核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范围达3个及以上肺野占61.3%,伴病灶空洞形成占64.5%,伴合并症者占77.4%,其中以慢性阻塞肺疾病比例最高;伴药物不良反应者占64.5%,其中以肝功异常比例最高。结论对有多药高危因素的肺结核患者应提高警惕,尽早行药敏监测,防止多药及广泛耐药的产生。

  • 标签: 耐多药 广泛耐药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分析以及预防对策。方法现选取我县2016年1月—2018年5月30日管理多药肺结核患者共27例,探讨导致患者发生多药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对策。方法观察患者首诊情况、首次抗痨治疗状况以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结果多药肺结核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乱用治疗药物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结论多药肺结核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乱用治疗药物以及其他个人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止措施,可降低多药肺结核发生率。

  • 标签: 耐多药 肺结核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治疗,痰菌阴转情况,12个月观察痰菌阴转率100%,病灶吸收率86.66%,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结论对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抗耐药性较强,值得临床不断推广和探讨。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联合用药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患者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利福平率为40.0%。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 标签: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在院内和社会上感染传播。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6月,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不同患者标本包括脓液、伤口分泌物、尿、血液及胸腹腔积液等共273株,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30ug头孢西丁(cefoxitin)纸片扩散法,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63株为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9.5%,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111株),检出率为40.5%,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占21.5%,检出率最低的为小儿科占7.4%,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100%),结论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为严重,而且存在多重耐药性,通过本地区临床标本分离及药敏分析情况来看,建议临床医生在患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前,应做细菌鉴定分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降低院内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耐甲氧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20例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最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内心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有效率为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P<0.05)。同时,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负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对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使患者切实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往后的生活中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较好的临床预期效果。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年骨科病房属于院内感染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11例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中MRSA携带情况,同时对病房的医护与工勤人员进行MRSA认知调查。结果骨科术后MRSA感染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女性、手术时间1小时以上、开放创伤及使用三代头孢的患者。检测发现,骨科病房多处出现细菌超标,其中于患者床头柜分离出MRSA1例,移动查房车及医护工作牌各分离出MRSA1例,医护人员手鼻分离出MRSA3例。在对MRSA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上,在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均普遍偏低。结论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存在携带MRSA的情况,且医护人员对MRSA认知较低,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仅仅给予患者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量表(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Q,GERD-Q),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率以及临床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以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既往治疗情况对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76例多药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对比不同既往治疗情况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累计治疗次数≤2次、累计治疗时间≤12个月、无二线药物治疗史、接受规律治疗的患者,阴转率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既往治疗情况是影响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加强药物治疗管理,规范早期治疗。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既往治疗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煤工尘肺合并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2014年收治的80例煤工尘肺合并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统一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服药的依从、住院时间及家庭支持率。结果观察组的服用药物依从率和胸部X片好转率及家庭支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护理措施的积极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建立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煤工尘肺 耐多药肺结核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双腔PICC管留置期间堵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0月我院发生1例置高压双腔PICC导管堵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与护理体会。结果1例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导管复通,能正常使用。结论根据堵管的发生原因,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堵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耐高压双腔PICC 堵管原因 护理对策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