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静脉静脉穿刺置管血栓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经静脉穿刺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置管方法、疾病、用药、患者活动情况有关,在穿刺前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是可以防治的。结论提高穿刺技术及规范的护理,对血栓发生的高危病人预防性用药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股静脉穿刺置管 静脉血栓 防治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的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需肿瘤化疗并伴有上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置管时间(由穿刺开始至中心静脉管回抽见静脉血),一次性成功置管次数。结果超声引导下静脉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0%,穿刺时间(100.3±46.8)s。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可实时监测穿刺过程,目标明确,有效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有效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患者依从性。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上腔静脉压迫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质量。方法通过调整操作者与患者的心态,稳定血管,捏紧针柄,准确定好穿刺进针的点、方向、角度及掌握好快速进针的力度和技巧的措施和方法。结果患者进针时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无感觉。结论牢牢掌握稳、准、狠三点静脉穿刺的技术要领,可明显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痛感,甚至达到无痛。

  • 标签: 无痛静脉穿刺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侧经脉介入在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收治的18例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在与旧有同等案例均值对比中获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结果在全部案例中16例手术成功,形成良好经脉导丝轨道,有效比例为88.89%。术后导管溶栓时间为5.32±1.39d,最小值为3d,全部案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双侧静脉介入对于左下肢深经脉血栓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建议后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侧 股静脉入路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穿刺人工压鞘后并发血肿甚至是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过动脉穿刺介入诊治的15例患者,在拔鞘后都采用人工按压的方法进行止血,且并发血肿、假性动脉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中的15例病人在动脉穿刺后1例发生腹膜后血肿,11例发生动脉血肿,3例发生假性动脉瘤。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血肿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继发于血肿,丰富的经验和术中熟练正确的操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人工压鞘 血肿 假性动脉瘤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采用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方法与护理。方法对我科50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采用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方法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尿毒症透析患者采用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成功率为99%,穿刺后局部无感染、肿胀、硬结等发生。结论尿毒症透析患者采用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较表浅动脉穿刺可减轻患者疼痛,成功率高,避免了不必要的出血、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 动脉血标本 采集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结果留置针穿刺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物品准备、血管特点、护士因素。结论针对留置针穿刺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策,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 成功率 体会
  • 简介: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儿科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应保证一次性成功率,为患儿争得宝贵的急救治疗时间。笔者在本文中提出,要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操作技术,还要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患儿血管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针头大小,采取相应的操作技巧,加强对穿刺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患者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必要性及重要性,尤其是在儿科静脉穿刺技术中的作用更为突出。随着现在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儿童心理、社会因素在儿科中的地位越来越被广大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儿童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在住院患儿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更为突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手术成功率,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实施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过程,分析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出现的4种置管并发症,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结论对实施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置管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ordis血管封堵器、Perclose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在动脉穿刺止血后患者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方法比较我院神经科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对动脉穿刺成功进行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率。结果血管封堵器组与血管缝合器组相比,P>0.05;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两组分别与徒手压迫组相比,均为P<0.05。结论动脉穿刺成功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率,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无明显差异,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徒手压迫组。在临床工作中,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选择不同的动脉穿刺止血方法。对于有高血压、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应建议其使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缝合器,以避免出现脑出血、心理疾患等并发症。

  • 标签: 血管封堵器 血管缝合器 徒手压迫 股动脉穿刺止血
  • 简介:摘要为提高实习生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使我科室新纳入的实习生62人对350例临床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1.43%,分析总结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主要涉及实习生、患者、指导老师三个方面,以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训练实习生的操作技能、心理素质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实习生 静脉穿刺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优质的静脉穿刺技术在第三方调查回访满意度,示以重要。在核医学科的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静脉穿刺的运用,穿刺技术的提高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放射线对技师人员身体的伤害。方法对既往静脉穿刺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对技术操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分析了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以及核医学检查的日常隔离和屏蔽方法,并且总结了工作中其他比较常见的问题。结论高质量的穿刺技术,会使核医学技师做以更好的显像环节和处理,保证对患者评估分析结果的质量,提高医生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确保患者最大程度受益的。优质的穿刺技术让核医学技师提高了对患者的检查效率,有效减少了患者诊治等候的时间。组织多开展加强相关学习。提高患者对技师穿刺技术的满意度。

  • 标签: 核医学 穿刺技术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血透患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取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治疗的9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置管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术后7d内的静脉置管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置管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7%(4/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1/46)(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可有效减少血透患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从而改善患者健康,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股静脉穿刺置管 血栓形成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重症超声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22例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危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患者进行盲法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价值高,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患者 重症超声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患沟通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8年1月—2018年5月儿科收治的患儿200名,按照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患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和沟通,对比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6%,高于对照组的58%,观察组患儿满意度为93%,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期间中对患儿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护理操作的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个性化 护患沟通 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方式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对1200例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其中对护理十分满意的有350位,护理效果为满意的家长为230位,护理效果不满意的家长为20位;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3.3%,其中护理十分满意的有290位,护理效果为满意的家长为210位,护理效果不满意的家长为100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的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一次完成穿刺的成功率为93.17%,对照组一次完成穿刺的成功率为87.28%,两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活检术的全程护理。方案通过42例B超的相关指引,对做肝穿活检术的病人开展护理工作,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各个时间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需行肝脏穿刺情况下,通常要进行活检术,才可将患者治愈,因此,术前要良好的开展准备工作,心理护理适当开展,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应对术后病情变化,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从而可以保障病人安全。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安全型留置针穿刺流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8例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行静脉穿刺手背静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并采用BD公司推荐的穿刺流程,即穿刺前针芯需向右转动360°,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后的穿刺流程,即不转动针芯。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且平均操作时间等数据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过程显示,对照组实验中转动针芯时有留置针损坏、针芯管套分离以及留置针污染等情况,而实验组未出现此类情况。结论对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安全型留置针穿刺流程,可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在缩短操作时间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了留置针的浪费。

  • 标签: 安全性留置针 穿刺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其应用价值体现,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方面。方法研究方法是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治疗,继而评价前房穿刺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在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中,其年龄跨度为15岁至81岁。其中,前房穿刺治疗共计78次,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降压34例、眼球外伤降压35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降压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6例。在前方穿刺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显著低于未治疗之前,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学且规范的操作之下,并做好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准备工作,能极大保障前房穿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得到有效的保障。

  • 标签: 前方穿刺技术 诊断性穿刺 治疗性穿刘 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