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脏器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腹腔脏器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分别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及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结论对腹腔脏器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腹腔 脏器损伤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2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24例患者经超声诊断,隔瓣和后瓣下移畸形15例,隔瓣下移畸形6例,后瓣下移畸形3例。二维超声可显示三尖瓣下移的程度,扩大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流出道的梗阻情况。脉冲和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三尖瓣反流的程度。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可以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诊断较为准确,可做为三尖瓣下移畸形诊断的首选。

  • 标签: 三尖瓣下移畸形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挤压综合症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护理要点是积极配合抢救,严密监护,做好床旁血液透析和各类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入院27天后病情好转,安全度过危险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挤压综合症 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对66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患者的多脏器衰竭发生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多脏器衰竭发生率较低。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还降低了多脏器衰竭发生率。

  • 标签: 蜂蜇伤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复发率。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80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随访1年,分析其复发率。结果老年及病程长的BPPV患者复发率高(P<0.05);伴有偏头痛、脑卒中病史的BPPV患者容易复发(P<0.05)。结论BPPV的复发率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病因密切相关。临床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复发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广东省年龄最小(50天)甲型H1N1流感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护理;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及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冷水枕降温,血管保护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经过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多脏器功能损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位置对胎盘早剥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胎盘早剥患者(前壁胎盘23例,后壁胎盘28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和母婴预后。结果前壁胎盘与后壁胎盘相比,其阴道流血(65.2%vs28.6%)和频繁宫缩(78.3%vs42.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出血量(449.13±168.87mlvs780.00±216.20ml)明显少于后者(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42.9%vs8.7%)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后壁胎盘的胎盘早剥因为位置关系,临床症状相对少,辅助检查不易诊断,导致不能及时、得当地处理,因此更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母婴安全。临床上出现胎儿窘迫和其它异常征象而辅助检查未能提供胎盘早剥诊断时应该考虑后壁胎盘早剥的可能并及时处理,改善胎盘早剥妊娠的结局。

  • 标签: 胎盘早剥 前壁胎盘 后壁胎盘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分类法评价口腔医生和正畸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中线位置的美学评价差异。方法利用AdobePhotoshopCS6软件将模特照片PS为唇珠偏移;唇珠、牙齿同时偏移模板,1mm为增量,左右各3mm。由160名口腔医生、165名正畸患者用Q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1、大部分口腔医生能识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2mm时,首选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部分正畸患者不能辨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3mm时,正畸患者优先选择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正畸患者较口腔医生对唇珠≤2mm的偏斜感知度低。2、当唇珠位置偏斜3mm时,矫正后应保持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较符合大众审美。

  • 标签: Q分类法 唇珠 牙列中线 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穿刺成功后导管至预测长度后予以x线拍片定位,研究组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措施,并将2组的定位准确率、置管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措施干预的定位准确率为90.00%,与对照组96.0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置管时间为(3.17±1.40)min,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中,其P波的波幅为R波的60~70%的患者有90例,占比90.00%,在胸部x线下显示导管尖端位置于第4~6胸椎。P波形异常者10例,占比10.00%,未出现干扰波或未显示特异性P波,在胸部x片下出现导管异位。结论新生儿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分析价值显著,其方法便捷,可保证一次性定位、穿刺完成,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新生儿 腔内心电图定位 PICC尖端位置 临床分析 P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120)。常规组予以常规眩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评分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HI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HI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数值下降明显,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常规药物与手法治疗基础上,辅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抑郁焦虑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2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2.2%,对照组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4.5%;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复发人数为2例,对照组中患者复发人数为12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方法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复发率比较低,应当广泛应用。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对提高NICU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在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并采样检测手卫生效果。结果在NICU病房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分别观察上述人员手卫生时刻各80人次。再分别对其抽查了60份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之前和之后的手卫生后样本,手卫生依从率在NICU病房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放置位置之后,医生由原来的40%提高至72.5%,护士由原来的46.25%提高至86.25%,手卫生合格率,医生由原来的43.33%提高至86.67%,护士由原来的53.33%提高至93.33%。前后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床边固定快速手消毒液放置位置,可以提高NICU手卫生依从性和手的卫生效果1。

  • 标签: 快速手消毒液 放置位置 NICU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0例老年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的70例老年性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BPPV52例(74.29%),水平半规管12例(17.14%),混合型6例(8.57%)。后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Epley复位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Lempert复位法,混合型采用联合手法复位。结果随访3月时治愈57例(81.42%),有效9例(12.86%),无效1例(1.43%),复发3例(4.29%)。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复位老年性BPPV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PC-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确诊为PC-BPPV,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对行Epley手法治疗1次无效者间隔7d重复治疗,重复3次无效者采用Semont;完成治疗后随访观察总有效率。结果2种手法复位相结合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效率提高。结论结合病史,根据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对PC-BPPV患者进行诊断并采用相应2种手法复位相结合的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眩晕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患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联合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血压值、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血压值分别为(126.1±12.4)mmHg和(83.1±9.2)mmH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6.8±13.5)mmHg和(91.3±9.0)mmHg,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2±0.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0.7)d,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7%,P均<0.05。结论在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当中,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值,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今又生腹腔内灌注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对20例肿瘤晚期腹腔内广泛转移合并腹水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腹水引流和今又生灌注化疗。通过做好灌注前的准备、灌注中的配合、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及导管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化学疗法 肿瘤 腹腔灌注 今又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从手术前准备到手术后痊愈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进行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回顾并且分析从术前到术后的整个护理过程,并探讨其护理配合要点。结果从各个方面完善了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案,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痊愈时间,使病人在整个手术中的痛苦大大减少。结论手术前患者心理问题解决,手术中配合问题的解决,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问题解决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最核心的三个问题,通过完善这三方面的问题可以使整个手术更安全,患者痛苦更少、恢复更快。

  • 标签: 妇科腹腔镜 手术配合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