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认知活动的功能、表现、内在结构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学分支。因为认知和语言二者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程度也非常的复杂,因此,对于二者的这种紧密联系使得人们在关注时就不可避免地把认知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当做共同的课题来研究。

  • 标签: 认知心理学 语言输出 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管理小组,探析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实施气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气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性降低,气管切开气湿化效果满意率得到显著性提升,差异性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气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气道管理小组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关于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深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肥胖已经被证实为肿瘤发生、发展的独立风险因素,积极控制体重将有助于临床诊疗及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将从肥胖与消化肿瘤关联性、体重管理开展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加以分析,旨在为基于医务人员视角为消化肿瘤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肥胖 消化道肿瘤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人工气冷冻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87例在支气管镜下行冷冻治疗的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改良人工气检查治疗组42例(改良组),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45例(常规组),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检测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体动次数及术后感受、反应;1周后评估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气促评分、患者生活质量ECOG评分,1月后复查肺功能FEV1。结果改良组术中体动及术后不良感受小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常规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常规组气促评分、生活质量ECOG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镜复查气狭窄提示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人工气在高频电切和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所致气狭窄与常规支气管下治疗相比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患者术中感受、反应优于常规支气管治疗组,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改良气道 晚期阻塞型肺癌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吸痰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黏液高分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并伴有气黏液高分泌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患者,行气吸痰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就护理效果而言,研究组为95%,对照组为70%;就气血分析结果而言,护理后研究组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黏液高分泌患者应用气吸痰专项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气血状况,实现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吸痰 专项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头孢唑肟,对照组应用头孢美唑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头孢唑肟治疗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窦顾名思义,仅在皮肤表面形成缺口,排除炎性物质,长期不愈合的内在性盲管。窦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原因,总的来说有感染、外伤、手术三大类。其中又以感染所致的窦最为常见,特别是结核感染所形成的窦,经久难愈,长期渗出。窦道外观虽小,但由于其病程缠绵、愈合困难的特点,给个人及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结核病又称痨病,从发明抗结核药物以前一直属于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见其顽固复杂的疾病特性,同时也说明结核性窦问题的困难程度。进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方法陈出不穷,特在此就近年来结核性窦治疗技术的进展汇总报告。

  • 标签: 结核 窦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在呼吸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并对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以及9项呼吸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清IgM阳性率为40.00%,而病原体合并感染20例,阳性率为20.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呼吸道感染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未行护理防治措施前(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呼吸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此阶段已经实施防治护理措施)我院20例呼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对比实施防治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出现80例呼吸感染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传染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医院内的积极采取防控护理工作,对预防及降低呼吸传染疾病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预防 护控制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分泌检测的情况与清洁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女性患者,对其生殖分泌物采用图片显微镜检测滴虫和霉菌等。结果50例患者中,滴虫患者为2例,感染率为4%,霉菌为10例,感染率为20%,滴虫和霉菌混合型感染的患者为1例,感染率为2%,滴虫、霉菌感染的患者分泌物清洁度等级大多为III-IV度,清洁度为II度的患者也存在滴虫及霉菌感染的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收治的女性患者中,阴道分泌物中滴虫和霉菌感染的几率较高,分泌物清洁度与滴虫和霉菌感染有一定关联,因此应加大生殖健康的宣传力度,充分做好健康普查工作。

  • 标签: 生殖道分泌物 滴虫 霉菌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中枢抑制、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合并颅底骨折致出血、脑脊液漏等原因,一般都需要建立人工气。人工气建立是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对处于昏迷状态的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气可便于他们的呼吸管理。人工气的建立在保持气通畅、消除呼吸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人工气建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保持呼吸通畅是保证成功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有效建立人工气并做好人工气建立后的护理。

  • 标签: 颅脑外伤 人工气道 建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患者ICU呼吸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呼吸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救治的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ICU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经气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迅速人工气,保证呼吸始终有效通气,是机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维持的有力保障,同时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基础。因此,保障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维持人工气顺畅,气体交换充分需要优质气护理。优质气护理可有效规避呼吸系统感染、保证呼吸通畅、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气道切开 机械通气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36例骨科老年术后发生下呼吸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针对细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点,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鼓励患者排痰,避免引起感染的各种因素。结论下呼吸感染时老年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感染因素,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骨科手术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所在的儿科门诊在救治上呼吸感染患者时候使用抗菌性西药现状的情况给予调查研究,对过量使用的居体原因予以分析,提出过量使用预防的途径与手段。方法对我院所在的儿科门诊610份病例进行随机抽查,总就诊次数为1000次,对救治上呼吸感染患者时使用抗菌药具体情况予以分析与统计。结果我院儿童科共诊诊疗次数1000次,诊断为上呼吸感染病症共860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86%;其中有820人应用了上呼吸感染抗菌药,占总患者人数应用率的95.1%;其中有361人使用了二联以上的抗菌药,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人数的41.97%;在上呼吸感治疗时,抗菌药用量最多的是排名头孢(一代),其次为青霉素类,其三才是头孢二代。结论儿童科门诊上呼吸感属于常见病症,多半以上为病毒性感染所造成。在救治儿童上呼吸感病症时应用抗菌药需要合理性特别是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可以让抗菌药物过量使用的现象逐步减少。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探查消化穿孔的应用体会;方法腹腔镜下探查迅速明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结果腹腔镜下探查迅速明确了诊断,行胃穿孔修补及及时进行病灶处理;讨论腹腔镜下探查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显露好、探查腹腔全面、诊断迅速明确,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的优点,极大减轻了患者病痛及负担,值得在基层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探查 胃穿孔修补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癌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一系列的呼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病情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保留胸腔引流管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护理管理,这不仅能够缩短患者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时间,降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可能性,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因此在今后必须要对老年肺癌患者采取更加完善的围手术期呼吸护理管理措施。

  • 标签: 老年肺癌 围手术期 呼吸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人工气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人工气机械通气且意识清醒患者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49例/组),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情绪焦虑、精神抑郁评分及脱机成功率。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焦虑情绪、精神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脱机成功率为87.76%(43/49)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P<0.05。结论人工气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脱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消化肿瘤疼痛患者由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40例晚期消化肿瘤疼痛患者被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SAS、SDS评分在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SAS、SDS评分降低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大,而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改善较对照组良好,其中以患者疼痛程度0级改善情况最为明显,差异均较显著(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把晚期消化肿瘤患者的疼痛感有效缓解,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晚期消化道肿瘤 疼痛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