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目前hs-CRP的研究现状。方法本研究中所探讨分析的134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患者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hs-CRP指数测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脑梗塞组不同病情患者hs-CRPCRP含量比较结果,可预测脑梗塞患者的严重程度。不管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时,hs-CRP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均具有预测价值,而且可依据hs-CRP。hs-CRP>3mg/L的患者更易再发心绞痛、心梗或心脏猝死,相同hs-CRP水平的出院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再发心绞痛、心梗而再次入院的危险也很高作为冠心病危险指数的hs-CRP浓度检测可以说浓度越高危险性越大。结论测定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疾病患者的hs-CRPCRP指数,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状况均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医生在诊治此类疾病时可依据此体征指数进行相应判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RP非配套试剂代替配套试剂测定血清CRP浓度的可行性。方法用CRP非配套试剂和配套试剂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待测样本CRP浓度,通过评估非配套试剂检测CRP的批内重复性、批间检测变异、验证准确度、线性范围的评价、非配套试剂实验的抗干扰性和验证正常参考范围是否适用为分析性能验证的标准。结果非配套CRP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和正常参考范围均符合要求,与配套试剂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配套CRP试剂能代替配套试剂,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

  • 标签: 非配套试剂 精密度 准确度 线性范围 抗干扰性 参考范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方法不同血清样本中乙醇浓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强调在乙醇司法鉴定中,检材要严格采用全血进行鉴定。方法按GA/T105-1995要求使用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和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建立乙醇定量分析方法,对57例受检对象的全血和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同时用贝克曼UniCelDxC800系统的ETOH试剂检测血清乙醇浓度。结果同一受检对象同时用用不同方法对全血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乙醇司法鉴定时,对送检样本类型要严格统一采用顶空气相法对全血进行鉴定。在检材只有血清的情况下进行鉴定时,必须制备相应的标准曲线对其进行分析。

  • 标签: 乙醇 气相色谱法 血液乙醇含量 法医毒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RP(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运用在儿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30)、病毒感染组(n=40)以及细菌性感染组(n=60),均行血常规和超敏CRP检验,对三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hs-CRP和WBC水平均低于细菌性感染组(t=10.772,P<0.05);但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WBC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意义(t=0.173,P>0.05);同时,与单一血常规和超敏CRP检验相比,超敏CRP联合血常规的检验准确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超敏CRP检验联合运用,可以对患儿感染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合理选择药物。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验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87例呼吸道感染者作观察对象,根据血常规和细菌培养的结果再分成细菌感染组47例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组(简称病毒感染组)40例,取45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分别检测三组的PCT、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CRP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细菌感染组PCT的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的则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的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血清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治疗变化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150例儿科患儿,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8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共同检测,对照组接受单纯血常规检测,各75例,且对两组儿科患儿的阳性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应用于儿科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治疗选择合适药物提供客观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CRP 血常规 检验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传代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进行培养,所选的成骨细胞为第三代至第六代,将其置于96孔板中接种,平均分为四组,其中三组分别予以低浓度、中浓度以及高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液予以培养,低浓度组为0.5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中浓度组为2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高浓度组为10mmol/L的阿司匹林培养液,另一组为对照组,不予以添加。对四组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以及细胞凋亡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后,(1)低浓度组与中浓度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其中高浓度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最低,四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2)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中浓度组的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对成骨细胞增殖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低浓度的阿司匹林细胞凋亡率最低,细胞增殖活性也好,因此在对于骨质疏松疾病的治疗中,有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不同浓度 阿司匹林 成骨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率 细胞增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RP联合CysC检测对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采用CRP检测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CysC检测法,对比两组检测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特异度、灵敏度与误诊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痛风早期肾功能损伤检测的过程中,采用CRP联合CysC检测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CRP Cysc 痛风 早期肾功能损伤
  • 简介:(1.上海市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065)(2.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65)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测定CAP患者(治疗前后)64例、单纯流感患者68例及健康体检者57例的CRP水平。结果CAP及单纯流感、健康人群之间CRP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细菌与非细菌感染的患者之间CRP差异有显著性,CAP患者治疗前后CRP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CRP水平对CAP的早期病原学诊断和治疗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Hcy、LDL、HDL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我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CRP、Hcy、LDL、HDL水平。根据研究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狭窄患者CRP、Hcy、LDL、HDL水平。结果两组CRP、Hcy、LDL、HDL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狭窄患者CRP、Hcy、LDL、HDL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RP、Hcy、LDL水平的增高及HDL含量下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通过控制CRP、Hcy、LDL、HDL水平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标签: CRP Hcy LDL HD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3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60例,冠脉正常)、单支组(62例)、双支组(63例)、多支组(51例),比较四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多支组患者的CRP水平(6.78±0.9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23)mg/L、单支组(2.34±0.45)mg/L、双支组(4.56±0.23)mg/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RP水平,可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两者呈现正相关,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RP 表达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间到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B组,A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4h为30例,B组患者发病时间在4~8h之间为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健康组,参与本实验的全部人员均行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显著高于A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与健康组相比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A组与B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势,为患者对症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血清CRP cTnI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s-CRP、PCT水平改变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盱眙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支气管哮喘48例,健康志愿者45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荧光定量法分别测定HS-CRP、PCT??,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Pearson法分析hs-CRP、PCT与FEV1、PEF相关性。结果对于缓解以及急性期而言,血清hs-CRP、PCT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缓解以及急性期FEV1、PEF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hs-CRP和PCT水平与FEV1、PEF呈现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hs-CRP、PCT与机体的气道功相关,参与并促进了患者支气管哮喘疾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hs-CRP PCT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后白细胞升高与PCT和CRP的关联性。方法采取双抗加心免疫荧光检测血清方法判断其中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的PCT含量从(1.25±0.35)×106下降到了<0.05×106,CRP检测也从给药前的22.3±8.5降低到3.8±1.9,下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升高后,高外周血白细胞也会出现一定提升,从而增加了高中性粒细胞,在临床诊断中,可凭借CRP以及外周血图片的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患者感染情况的主要指标。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升高 PCT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小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确诊的感染性肺炎患儿2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细菌类别分为细菌性肺炎组(86例)、病毒性肺炎组(66例)、单纯支原体肺炎组(82例)和单纯衣原体肺炎组(56例),另外选择体检的同期健康小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小儿均进行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检测,比较5组小儿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结果细菌性肺炎组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检测阳性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PCT含量与治疗3、7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CRP含量与治疗3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7d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PCT和CRP含量检测对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亦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肺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联合CRP在冠心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心功能以及冠脉病变的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d-二聚体、CRP水平。结果AMI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UAP组,UAP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SAP组,心功能Ⅳ级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Ⅲ级组,Ⅲ级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Ⅱ级组,冠脉病变重度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中度组,中度组的CRP、d-二聚体高于轻度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CR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

  • 标签: d-二聚体 CRP 冠心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及比较不同阶段冠心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ICM)、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方法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析,对133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ESR、BNP、CRP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1年后,观察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再住院率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CM组、AMI组、UAP组患者血浆中ESR、BNP、CRP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ICM组与AMI组升高更明显(P<0.001);而SAP组患者血浆中BNP、CRP水平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ES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ICM组、AMI组血浆中ESR、BNP、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s患者(P<0.01),ICM组升高更显著,且较AMI组升高(P<0.05)。除此之外,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情况下,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病情发展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ESR、BNP、CRP贯穿整个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指标;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情况下,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越严重,冠心病病情发展越严重,其1年内再住院率越高。

  • 标签: 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血浆沉降率 脑利钠肽 C-反应蛋白 再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采用胃苏颗粒治疗,B组采用铝碳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观察。结果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68%,较B组75.61%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CRP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满意,且能降低CRP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苏颗粒 铝碳酸镁 胆汁反流性胃炎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产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拟于我院第二次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200),对照组孕产妇予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组予2mg罗哌卡因+10μg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治疗,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阵痛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药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MA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HR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VA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镇痛后10、20、30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两组Cor、ACTH、CRP水平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分娩后2h、分娩次日Cor、ACTH、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比较,观察组自控镇痛次数、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用量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各5ml的硬膜外阻滞,对第二次分娩孕产妇应用0.1%罗哌卡因复合10μg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COR ACTH 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