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课开发应用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医生116名,观察组(58名学生)基于微课开发开展网络教学,对照组(58名学生)进行常规带教,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班理论、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与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课开发应用在妇产科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带教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课 妇产科教学 带教实习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CT技术原理、CT组成出发,简要介绍了CT的发展历程,阐明了CT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CT的未来应用情况做了展望。

  • 标签: CT成像技术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共44名学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共42名学生为实验组,引入医学模拟技术。比较两组学生的病例分析考试和实践操作技能评分。结果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引进医学模拟技术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护理教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模拟技术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T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对照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普通细胞涂片与薄层细胞学涂片细胞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薄层细胞学涂片与普通细胞涂片比较,癌的确诊率和可疑癌所占比例,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检验,P<0.01)。结论薄层细胞学涂片明显提高细胞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能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早期恶性肿瘤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TCT技术 细胞学涂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眼科学是一门特殊且复杂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教学难度也较高,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可能导致眼科教学跟不上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降低眼科教学质量。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眼科教学质量,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分析与探讨。现表述如下。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眼科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其应用价值体现,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方面。方法研究方法是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治疗,继而评价前房穿刺技术应用效果分析。结果在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中,其年龄跨度为15岁至81岁。其中,前房穿刺治疗共计78次,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降压34例、眼球外伤降压35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降压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6例。在前方穿刺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显著低于未治疗之前,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学且规范的操作之下,并做好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准备工作,能极大保障前房穿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得到有效的保障。

  • 标签: 前方穿刺技术 诊断性穿刺 治疗性穿刘 降压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中医适宜技术在重症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8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预防褥疮护理、药食护理、便秘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等,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治疗效果,降低ICU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ICU 中医适宜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ADDIE模型是一种通用教学设计模型,也是现今教学设计当中最普遍的使用模式,本研究将ADDIE模型在翻转课堂临床教学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期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ADDIE 教学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O技术在ICU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检测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ICU病房中5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技术进行检测和护理的情况,总结PiCCO技术应用经验。结果51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8.04%;全部患者为发生意外拔管、导管阻塞以及其他感染,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0%。结论针对ICU病房中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合理运用PiCCO技术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调整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O技术 ICU病房 感染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取的60例具有完整治疗信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ACBT干预,对比两种治疗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者的FVC、FEV1以及FEV1/FVC值、动脉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d内的平均排痰量为34.25±4.78(g),高于对照组的21.51±3.20(g)(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中,应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功能状况。

  • 标签: COPD 自主呼吸循环技术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囊助产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2月间该院拟行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气囊助产)和对照组(100例,常规)。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产程缩短,顺产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的应用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囊助产术 自然分娩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创伤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微创治疗组,每组各43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微创治疗组患者采取微创技术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情况均较好,但是微创治疗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微创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中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整理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妇科、骨科、针灸、内科等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所存在的优缺点,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中医诊治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技术在颈肩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颈椎病或肩周炎伴有颈、肩部疼痛的住院患者6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单号入院为观察组,双号入院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疼痛护理技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技术在颈肩痛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肩痛患者 疼痛护理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9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结合使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1%(32/4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4;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χ2=5.541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在后期的观察中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筋膜阻滞技术 腹部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颌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就诊的颌面骨折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技术诊断,即对骨折部位、塌陷程度、骨折线、碎骨片移位进行显示,并根据诊断情况行手术和保守治疗。观察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图像中患者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范围、碎骨片移位等能清晰显示。骨折类型颧骨颧弓骨折4例、鼻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26例、复合骨骨折35例。其中行保守治疗者17例、手术治疗者63例,治疗后行CT复查,所有患者颌面基本对称,伤口均为Ⅰ愈合,且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结论颌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经CT影像技术诊断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颌面骨折 CT影像技术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观察者37例,对照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突发性耳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洗胃中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的疗效实行探讨。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进行小儿洗胃的病例有1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洗胃运用传统手持注射器抽吸法的为常规组,余下8例患者洗胃运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的组为改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分析检查指标。结果改进组的包含有洗胃时间、洗胃液反流等检查指标显著比常规组的优异。结论改进组患者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洗胃 可循环 电动低负压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市医院诊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依据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法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21例,其中实验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植皮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常规组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基本的常规换药法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优于常规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更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有良好的帮助,可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植皮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深度烧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进行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深度烧伤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患者均以治愈出院,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护理后患者V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护理前后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护理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深度烧伤 创面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