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资料整合法,对我院2014-2016年收治过的16例腕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合,调查他们应用的治疗方法以及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全部应用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顺筋、局部敷药与固定、中药治疗(针灸、片剂、药物讯息)等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无一例患者恶化,患者基本实现了身体健康。结论腕关节软骨损伤的保守治疗协同中医治疗和功能性锻炼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腕关节三角软骨损伤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腕关节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术前MRI及超声检查资料,且经手术证实为单侧TFCC损伤的32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对比超声与MRI诊断结果。结果TFCC损伤超声主要表现为TFCC形态肿胀、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破损处为不规则无回声区;CDFI于损伤的TFCC内部撕裂口边缘可探及血流信号。32例TFCC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26例,检出率81.25%(26/32),MRI诊断27例,检出率84.38%(27/32),2种检查方法对TFCC损伤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6)。结论通过高频超声可较准确地诊断TFCC损伤,从而简便、快速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腕尺侧纤维软骨复合体的大体结构和腕关节镜下相对应部位的结构的表现,为腕关节镜下组织结构辨认提供解剖学上的依据。方法采用正常新鲜冷冻人尸体上肢标本5只,先在腕关节镜下,分别通过"桡腕关节入路"和"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观察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远侧和近侧组成结构(纤维软骨,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的外观、起止点和走行。然后,切开腕关节囊,肉眼大体观察以上各个组成的形态;并在开放状态下,再次用关节镜观察,对比辨认相应位置的组织结构。最后,将纤维软骨复合体从尺桡骨远端切下,测量、记录。结果大体解剖测量表明,纤维软骨延续于桡骨远端关节面月骨窝的尺侧部分,覆盖于尺骨小头的表面,中间菲薄,呈形,其掌侧和背侧部分增厚,形成远侧桡尺韧带。该韧带的桡侧起点处融为一体,向尺侧走行,逐渐分开形成浅部和深部,浅部包绕止于在尺骨茎突根部,深部汇聚止于尺骨茎突基底的小凹处。通过和大体观察的对比,腕关节镜经常规的"桡腕关节入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纤维软骨复合体平滑地起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尺侧月骨窝的尺侧缘,纤维软骨与月骨窝的关节软骨没有明显的界限,纤维软骨的掌侧和背侧部分增厚,形成掌侧和背侧桡尺韧带的浅部,与尺侧关节囊融为一体。通过"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可以较为"自由"地观察到纤维软骨的近侧面、远侧桡尺韧带的深部、尺骨小头和桡骨的乙状切迹,纤维软骨复合体呈"穹窿状"从桡侧走向尺侧。结论腕关节镜是观察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有效工具,"远侧桡尺关节表面直接入路"可以用作观察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近侧组成结构。镜下结构的表现和大体相应部位的对比观察,可以提高关节镜下组�

  • 标签: 三角纤维软骨 复合体 关节镜检查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穿刺部位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用侧脑室-副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61例,无一例出现堵管、感染等并发症,2例因分流管腹腔端脱落,重新置管后痊愈。结论副区穿刺,可防止区脉络丛包裹分流管头端,降低分流术的并发症。

  • 标签: 脑积水 副三角区穿刺 脑室腹腔分流术 手术路径
  • 简介:摘要:股是解剖学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股血管穿刺插管、股神经阻滞麻醉、股疝手术的重要部位。随着血管穿刺插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股动脉经皮穿刺插管因成功率高、导管偏转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股血管插管在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穿刺会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因此,了解股的解剖学结构及其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 标签: 股三角 解剖学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切开内固定术联合韧带修补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伴韧带损伤患者, 按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30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内固定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韧带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 9例、良 11例、差 10例, 优良率为 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 19例、良 10例、差 1例, 优良率为 96.67%;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6.67%低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切开内固定术联合韧带修补术可用于踝关节骨折脱位伴韧带损伤患者治疗中,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韧带修补术 ;切开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韧带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open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deltoid ligament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Methods 60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repair of deltoid liga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xcellent in 9 cases, good in 11 cases and bad in 10 cases, with an excellent rate of 66.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xcellent in 19 cases, good in 10 cases and bad in 1 case, with an excellent rate of 96.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xcellent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67%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pe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deltoid ligament repair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经肌与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50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将经肌入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经肌胸大肌入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与经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当。但经肌入路切口小、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经三角肌入路 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经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锁定接骨,观察组为经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经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 肱骨近端骨折 近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伴韧带损伤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韧带损伤52例,术前等待时间(5.8±1.1)日。所有患者术中仰卧位,9例患者不修复损伤的韧带,43例韧带损伤修复。根据韧带断裂的部位,选择锚钉缝合修复,6例对象适当减压处理。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76~98分,平均(91.4±5.2)分。优良对象30例纳入优质组,其余22例纳入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韧带修复OR=0.784,95%CI(0.871~1.105)、术中出血量OR=1.000,95%CI(0.987~1.048)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伴韧带损伤治疗,需要重视韧带的修复,减少术中出血。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 手术
  • 简介:目的软骨微环境对软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探讨软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培养猪软骨细胞与人成纤维细胞,将两种细胞按3:7(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比例混匀,以5.0×107/ml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PGA,直径9mm,高2mm)作为共培养组,相同终浓度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相同支架作为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每组各接种3例标本,每例接种细胞悬液200μl。全部标本均体外培养12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等检测对构建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各组细胞均与材料支架粘附良好。体外培养12周后,阳性对照组(软骨细胞组)及共培养组均形成成熟的软骨样组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显示有成熟的软骨陷窝样结构及Ⅱ型胶原表达。软骨细胞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能基本保持复合物初始的大小和形状,形成的软骨在组织学上也教为均匀一致。共培养组在培养过程中稍有缩小,在复合物的周边区域形成了均质的软骨样组织,但在近中心区域存在一定量的纤维性组织。阴性对照组(单纯成纤维细胞组)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皱缩变形,未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软骨微环境在体外软骨分化及软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软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体外共培养能形成软骨样组织。

  • 标签: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成纤维细胞 共培养
  • 简介:脊椎动物骨骼的形态与大小因功能各异而相差悬殊,但多数骨骼却是以相同的生长方式-软骨内成骨-长成的.位于骨骺与骨干交界处的软骨生长(growthplate)-即骺(epiphysealplate)-不断增生、增厚,间质发生钙化,软骨细胞凋亡,继而新骨沉积,形成骨干的纵向生长.在幼年时期,软骨的增生、退化与新骨生成的速率保持平衡,从而保证了在骨干长度增加的同时,生长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当软骨生长发育到成熟阶段,软骨增殖与成骨活性中止,生长完全被骨化,骨的纵向生长也随之停止.因此,软骨生长调节控制骨的纵向生长速度与骨的最终长度.骨的生长与分化受局部因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与全身因素(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局部因素对软骨生长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软骨细胞凋亡 生长板 纵向生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目的:认识腰椎后缘软骨破裂症的临床及影象学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腰椎后缘软骨破裂症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2例经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达96%。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破裂症的发病机制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够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佳。

  • 标签: 腰椎 软骨板破裂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中Calot解剖变异的处理经验,以减少LC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LC中Calot的解剖变异及处理方法.结果:胆囊管变异占2.7%,胆囊动脉变异占11.6%,胆囊缺如占0.69%,144例成功实施LC,成功率为98.6%,中转开腹2例(1.4%).结论:胆道变异极常见,正确分析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解剖变异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CALOT三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手术(TLDG)中应用改良吻合技术(D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行TLDG手术治疗胃癌(GC)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使用Roux-en-Y吻合技术,观察组45例采用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EORTC-QLQ-C30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5.56%,P<0.05。结论改良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远端胃癌根治术 三角吻合术 Roux-en-Y吻合技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外科手段修复成人面颈部的葡萄酒色斑。方法应用扩张的胸皮瓣修复成人面颈部葡萄酒色斑11例。切除面颈部的血管畸形,转移扩张的胸皮瓣覆盖创面,3周以后行断蒂手术。结果扩张后的皮瓣较薄。转移到面部没有明显臃肿,同时色泽和质地与面部组织相似,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对于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成人面颈部葡萄酒色斑,可以选择外科治疗。

  • 标签: 胸三角皮瓣 扩张 成人 葡萄酒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