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妊娠期妇女,其中中期妊娠妇女(孕周13-28)148例,晚期妊娠妇女(孕周29-40)152例,记录全部产妇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有144例妊娠期妇女出现了异常心电图情况,出现率48.0%,其中妊娠中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50例,出现率33.7%,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94例,出现率61.8%,妊娠晚期妇女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例高于妊娠中期妇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45例、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17例、室性早搏15例、房性早搏7例、短P-R间期32例,ST-T改变24例,其它4例。结论妊娠晚期及中期心电图易发生异常,特别是妊娠晚期,主要以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较高,排除正常生理改变应加以关注,避免妊娠期妇女发生合并心脏疾病,保障妇女妊娠期间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妊娠中 晚期心电图分析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单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单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单髁置换79膝,外单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单髁假体(WMdemarLink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型术,置换,膝 单间室 膝翻修
  • 简介:目的前瞻性研究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R)治疗膝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OxfordphaseⅢ假体行微创(MIS)一UKR的56例患者(60膝)进行了中期临床疗效的分析,并从影像学、KSS评分、WOMAC评分以及VAS评分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73.0±2.4)个月;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血栓形成、活动半月板脱位等并发症;无一例翻修病例;无死亡病例;KSS临床和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平均(41.2±3.3)分和(52.1±4.6)分增至术后(94.8±4.1)分和(93.8±3.2)分;WOMAC评分由术前平均(46.7±3.6)分减少为术后(11.4±1.8)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9±1.25)分降为术后(1.72±0.36)分;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IS—UKR中期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病的一个良好的手术选择。

  • 标签: OxfordphaseⅢ假体 单髁置换 骨关节病 临床疗效,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终止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7月期间因各种原因选择终止妊娠的200例16~26

  • 标签:
  • 简介:1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早中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本组行UKA共217膝的临床结果,对早中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男46膝,女171膝,平均年龄65.3岁。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201膝,骨坏死16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8年,患者满意率87%,疼痛缓解率93%,膝活动度123°,HSS评分92分。所有病例无临床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全膝关节置换翻修3例:1例假体松动、1例假体周围感染、1例对侧间室骨关节炎。Oxford半月板衬垫脱位2例,手术更换大号半月板衬垫。另有对侧间室骨关节炎1例未进行翻修。结论膝关节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中短期疗效满意,但存在特有并发症,应严格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操作原则及技术,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关节成形术,单间室,膝 骨关节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中期妊娠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中期妊娠疤痕子宫引产,产程短,疼痛轻,胎儿及组织物排出彻底,出血量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瘢痕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中期妊娠需要引产时,单纯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及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联合口服米非司酮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需要在妊娠14-28W引产的188例孕妇,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单纯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观察组,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尔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产程、平均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及术后2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96.8%;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产时间-(31±9)h,总产程-(6.5±3.3)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引产时间-(44±9),总产程-(12.1±2.7)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引产成功率更高(P>0.05),产程及引产时间更短(P<0.01)。结论在中期妊娠需要引产时,与单纯使用利凡诺尔相比,使用利凡诺尔结合米非司酮更安全、更有效。

  • 标签: 中期妊娠引产 利凡诺尔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炎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患者。对对照组中患者采取蒙脱石治疗,而对观察组中患者采取结肠炎灌肠液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4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占80.77%,观察组中有4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占92.31%,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良好,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采取结肠炎灌肠液治疗,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结肠炎灌肠液 溃疡性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