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向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21例符合ICD-10情感障碍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5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64例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家族史、诱因等问题。结果 双相障碍抑郁患者首发年龄低于单相抑郁症患者(P<0.05,t=65.96),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病程周期更长;双相抑郁患者情绪过激发生率、精神病症状分别为35.93%、29.68%均高于单相抑郁症的22.29%、15.92%,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相障碍抑郁首次发病年龄小、不利于诊断、患者病程周期长,可通过精神病症状、精神运动障碍、自杀行为以及过激想法等临床表现作为早期判断筛查依据。

  • 标签: 双相障碍抑郁 单相抑郁症 临床特征 实践思考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中双相波及单相波电除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1966—2016.12),EMBASE(1980—2016.12)数据库,Cochrane临床研究注册中心(CENTRAL)(建库至2016.12),并网络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所有关于对比院外心肺复苏时双相波及单相波电除颤患者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不同波形电除颤对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情况(ROSC),入院时存活率,出院时存活率,1个月存活率以及出院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纳入4篇RCT文献及3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院外心肺复苏时双相波与单相波电除颤在ROS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1~1.36,P=0.32,I2=65%),入院存活率(RR=0.94,95%CI:0.67~1.32,P=0.72,I2=76%),出院存活率(RR=1.14,95%CI:0.84~1.54,P=0.40,I2=0),1个月存活率(RR=1.13,95%CI:0.98~1.32,P=0.10,I2=70%)以及生存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RR=0.95,95%CI:0.75~1.21,P=0.69,I2=0)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指南推荐使用双相波电除颤,但目前证据表明院外心肺复苏时使用双相波或单相波电除颤,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电除颤 双相 单相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患者记忆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30例抑郁症患者,按相关诊断标准将入组病例分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15例(双相组)、单相抑郁患者15例(单相组),另抽取13例参与医院心理测试的正常人作为对照(普通组),评估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及记忆功能。结果:单相组及双相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与双相组HAMD-17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及双相组韦氏记忆量表(WPS)各项得分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组与双相组量表中经历、定向、数字顺序关系、再认、触觉记忆及背诵数目等测试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向组患者图片回忆、视觉再生、逻辑记忆、联想学习得分明显低于单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相抑郁病例相比,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病例记忆功能受到损害的程度更严重。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单相抑郁 记忆功能损害 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