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特有的食用山茶油古今医疗、保健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及其所值。方法:从古今典籍文献采集有关茶油应用的历史渊源,功效成份、特点以及具有悠久载植历史久远的道地茶油的特色及应用(医用、食用以及其它的使用以及发展前景、经济效益与价值。结果:从古今典籍文献及作者对茶油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结论:茶油在古今都有详细真实的验证其医药,食用、保健,工业及社会经济产业价值。

  • 标签:
  • 简介:中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并整理分析有关鼻鼽的古代和现代文献,研究古今医家对于鼻鼽的辨证论治和用药情况后,得出古今在鼻鼽辨证论治上的特点,以供临床医生治疗鼻鼽提供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鼻鼽 古今文献 辨证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古今药量换算和用药经验,一直流传保守的说法是“中医不传的‘绝招’在于用药的份量上”,除非师承中医亲口相传外,一般在现代出版的书籍上和民间中医中都很少见到。因为书上的方药都明确记载有方药组成与用量,可一旦用上效果就是不明显的事例比比皆是。本人从亲身经见体会的故事,力图说明古今药量换算和用药经验的传承,是事关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古今药量 用药经验 中医药疗效 传承
  • 简介: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减重代谢外科经历了漫长且艰难的发展过程,从被排斥到逐渐被认可,进而被广泛接受,整个过程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减重代谢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方法,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应用于临床.其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修订,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笔者回顾代谢外科近百年来发展历程。深入阐述减重代谢外科理念的变迁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代谢外科
  • 简介:随着围产医学的的进展及麻醉、输血及剖宫产术技术的提高,围产医学的研究发展受社会、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升高及剖宫产适应证的变化,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1,2]。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853例剖宫产术患者的主要手术指征,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 标签: 剖宫产 围产医学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酒的药用价值,并在当时广泛应用如:防治病症、对症治病等。随着科学技术和化学药物不断进步与发展,酒与化学药物之间受到相互作用的影响,导致酒在中药制药中被简化。在中药制药与临床用药日趋完善下,衍生出以酒浸药、以酒煎药、以酒服药、以酒敷药等多种用法。本文对酒在中药制药与用药过程中古今研究进展进行相关阐述。

  • 标签: 中药制药 用药过程 古今研究
  • 简介: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将本院近40年来收治的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病例资料作一分析,有助于了解绍兴地区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发病情况的变迁.

  • 标签: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 前列腺肿瘤 附睾肿瘤 阴茎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整群选取临床送检的5010份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做常规血培养,并对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别,统计不同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5010份血液标本经血培养共获得病原菌498株,血培养阳性率为9.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最高,为51.2%,常见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氏阳性菌(38.2%)则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无显著耐药性,常见真菌(10.6%)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都比较低。结论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多数常见药物都有耐药性,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以病原菌鉴别、耐药结果为实验依据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升高最快。亚胺培南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对减缓其耐药率上升及医院感染控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变迁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近年来.院内真菌菌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尤其在ICU病房。真菌菌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实施早期经验性治疗有望改善预后,但易导致深部真菌菌株的改变及耐药性增加圆。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2006~2008年两个时间段血培养中检出的53株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耐药性变迁 真菌分布 血培养 临床表现不典型 真菌菌血症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近五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至2022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对象,药敏结果由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专家系统判定,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18年到2022年临床微生物标本主要为痰、咽拭子、分泌物、血、胸腹水、尿、肺泡灌洗液。其送检标本数量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例数也逐年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数量最多的科室为ICU。2020年起我院ICU患者数增加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呈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非常严峻,各临床科室应该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临床医生应该结合药敏报告和相关指南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且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建议增加培养送检频率,对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变化进行监测。多重耐药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变迁
  • 简介: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是具有非治愈性因素存在的胃癌,即属于StageⅣ胃癌,5年生存率徘徊在10%上下.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以来,无论在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淋巴流向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一直是热门探索的问题,几经变革,时至今日,对于其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已初步形成共识.由于外科手术技术层面系能够完全切除的StageⅣ胃癌,辅以术前以化学疗法,可改观其预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再度倍受关注.近年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证明StageⅣ胃癌中非治愈因子仅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16a2,b1转移阳性,系统化疗后手术技术做到R0,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效果.对此,包含外科切除手术的综合性治疗成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胃癌的第一选择,标准治疗.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化学疗法 辅助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及近6年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将2007年-2009年与2010年-2013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做对比,观察近六年来我院收治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变迁情况。对近三年病原菌做耐药性分析实验,观察目前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2010-2013年比2007-2009年尿路感染病原体、革兰阳性菌比例有所上升,革兰阴性菌比例有所下降。真菌的比例变化不太明显。对于革兰阴性菌,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治疗效果较好。真菌性感染,我院通常使用两性霉素B,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尿路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防止耐药性再次产生。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菌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