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观察分析 A 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脑梗患者上肢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 例脑梗后上肢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观察组为 A 型肉毒素注射加推拿康复治疗,对照组为推拿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2 周 Ashworth 痉挛量表( MAS )评分、肱二头膜 B 超测量、生活质量评分( SF-36 评分 )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MAS 评分明显降低 (P<0.05), 肱二头膜 B 超测量减小 (P<0.05)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SF-36 评分 ) 明显改善 (P<0.05) 。结论:对于脑梗后上肢痉挛的患者来说,在推拿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降低上肢的肌肉张力,肱二头膜厚度变薄,患者生活治疗明显改善,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 脑梗 上肢痉挛 A 型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头颈部控制以及呼吸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 在本院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进行研究,选取患者入院时间需要在2020年3月-2020年10月之内,争取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之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的2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项应用头颈部控制以及呼吸训练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经过两种不同方法训练之后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训练效果。结果 经过两种方法训练之后,试验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明显更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更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头颈部控制 呼吸肌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对改善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维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两组背力和背耐力变化对照中,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耐力距斜率为16.37±7.62,对照组为7.84±5.47;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等速力峰值为335.27±60.73,对照组为291.48±62.17。(P

  • 标签: 背肌肌耐力 速肌力峰值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12月-2020年4月间,共计COPD稳定期患者97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计入49例,予以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训练;B组计入48例,予以常规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A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B组,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为COPD稳定期患者执行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功能,优化生活质量。

  • 标签: 长期家庭氧疗 呼吸肌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的伸膝群的股四头在站立、行走、下蹲、蹲起等不同的下肢运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力的减退将导致 KOA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加重。周文琪 [1]等指出在等速力测试指标中,伸膝指标对 KOA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大于屈膝指标。本文从电活动模式、等速力测试、神经肌肉激活功能、步态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伸膝力的特征。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伸膝肌 等速肌力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腰背力训练在腰部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将某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接诊的 146 例 腰部训练伤 病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接受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腰背力训练,进而对两组病员治疗 1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 1 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4.52 %高于对照组 76.7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腰部训练伤病员施以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结合腰背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病员腰部症状,恢复患者的腰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腰背肌 肌力训练 腰部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力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选择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产妇加用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将盆底康复治疗融入产妇产后干预工作中,对改善其盆底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腿骨折并骨外露应用外固定架与比目鱼瓣转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7月— 2019 年 7月本院骨科诊治的 108例小腿骨折并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 每组各 54例。对照组行外固定架治疗 , 观察组在其基础行比目鱼瓣转移治疗 ,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 (94.44%) 相比对照组 (81.48%) 高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 (15.32±4.32) d, 相比对照组短 (P<0.05) 。观察组术后 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80.23±5.64) 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81.09±8.21) 分 , 相比对照组评分高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几率 (3.70%) 相比对照组 (16.67%) 较低 (P<0.05) 。结论 外固定架与比目鱼瓣转移联合治疗小腿骨折并骨外露的效果显著 , 能加快创面愈合 , 提高手术疗效 , 促进下肢功能改善 , 还能减少并发症 , 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外露 外固定架 肌瓣转移 下肢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利用内效贴提高跳跃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校运动员,按照性别分为两组。两组采用相同贴扎方式,分别测试贴扎前后立定跳远距离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贴扎后均有较明显的跳跃距离增加,但两组之间增加距离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内效贴可以提升男女运动员的跳跃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探析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使用呼吸内镜进行诊断、治疗。结果:呼吸系统疾病的治愈率为95%,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高,患者康复速度快。结论: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为患者减轻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内镜 呼吸内科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在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诊疗中使用呼吸内镜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了诊疗的患者,共计58例,将其分为使用不同检查技术的两个小组分别对其进行呼吸内镜技术的检查和其他检查仪器的检查,分别比较两个小组在进行不同技术的呼吸检查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检查的准确率。结果:采用呼吸内镜进行检查的小组,其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并且该组的检查效果准确率比较高。结论:在医院呼吸内科的相关检查中,采用呼吸内镜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的检查准确率比其他检查技术相对较高,其患者在通过呼吸内镜进行相应检查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在医院呼吸内科的检查中是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呼吸内镜 呼吸内科 临床诊疗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7月)选取 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5,行常规治疗措施)与观察组( n=35,行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和观察组行呼吸机治疗后,氧指数、的动脉血样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和对照组比较,观察额组氧指数、动脉血样分压均显著较高,氧指数、的动脉血样分压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室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气胸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且安全性较高,为患儿的病情康复奠定了基础,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成人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8 年 12 月份期间共收治成人疝气患者 5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给予常规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低( P < 0.05 ) 。 结论: 对于成人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且术中出血量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成人疝气 无张力疝修补术 常规手术 术后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平面合并竖脊平面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 40例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及全麻组,神经阻滞组在全麻之前于相应的手术部位行前锯平面及竖脊平面阻滞,药物为 0.25%罗哌卡因 30毫升行前锯平面阻滞, 0.25%罗哌卡因 20毫升行竖脊平面阻滞,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拔出气管导管后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时切口的疼痛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术中镇痛药使用减少,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深呼吸及咳嗽切口轻度疼痛。结论,前锯平面合并竖脊平面阻滞可为胸科手术提供确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引导 平面阻滞 胸科手术
  • 简介:[摘要]腹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内科、外科、妇科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腹痛,本人临床多年,发现髂腰损伤引起的腹痛并不少见,发病部位位置深,疼痛部位广泛,周围解剖复杂,疼痛性质与程度不一,而易与其它腹痛混淆,易误诊,但这方面的临床资料、各科室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方面疾病的诊治不及时,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痛苦增加。通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多一种治疗思考。诊断明确,采用针刀治疗、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髂腰肌 腹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治疗中不同术式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9.01-2020.08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取样64例,随机数表法分组,行上睑缩短术(n=32,参照组)和额瓣悬吊术(n=32,研究组),比较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有3.13%(1/32)为无效,有40.63%(13/32)为有效,显效占比过半,为56.25%(18/32),总有效96.88%(31/32,比参照组78.13%(25/32)高,X2=5.14,P=0.02。同时,参照组15.63%(5/32)的并发症率虽比研究组9.38%(3/32)略高,但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两种术式安全性相近,额瓣悬吊术疗效相对更优,临床治疗需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酌情选择适用性更高的术式。

  • 标签: 应用效果 重度上睑下垂 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提上睑缩短术和额瓣悬吊术在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重度上睑下垂患者76例行对比调查,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A组行上睑缩短术治疗,B组行额瓣悬吊术治疗,对比疗效指标。结果 A组中6例患者治疗无效,B组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组间总有效率对比有差异性;A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发生角膜炎,1例眼睑外翻,1例睑球粘连,B组中1例患者发生角膜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差异性。结论 重度上睑下垂可出现遮盖瞳孔问题,需行手术治疗加以纠正,对比提上睑缩短术,额瓣悬吊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不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提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瓣悬吊术 重度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围绕腹股沟疝气患者在临床中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选择在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来开展,选择我院 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治疗方法来开展分组,患者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列为分析组,患者开展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列为比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比对组, p<0.05。结论:腹股沟疝气患者在临床中开展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全面化的呼吸护理措施对于患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龄患者而言的应用价值,以及其详细的对策探讨。方法:选取 64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含有 32名患者,采取了医院最为基础的护理方式,另外一组的 32名患者则采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全面化的呼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分组进行治疗后,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更佳,并且满意程度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实施呼吸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不良情况的出现,并提升了高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护理 高龄患者 对策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开展常规方式治疗)和无创组(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每组 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无创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5%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6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治疗后,无创组 各项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 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及时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状况,提高患者存活率,疗效显著。

  • 标签: 呼吸衰竭患者 无创呼吸机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