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比夫与拉米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5例,拉米夫组用拉米夫治疗;替比夫组用替比夫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ALT监测水平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替比夫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拉米夫组,P<0.05。替比夫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拉米夫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ALT监测水平相似,P>0.05;替比夫组患者治疗后HBV-DNA、ALT监测水平均明显优于拉米夫组,P<0.05。结论替比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优于拉米夫,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HBV-DNA载量,且患者耐受性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替比夫与拉米夫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两组分别应用替比夫药物和拉米夫药物展开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随后展开有效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奇霉素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贯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CAP患者中选取126例,以随机数表形式将其分为均衡的两组,治疗时,对照组选择阿奇霉素贯疗法,观察组选择左氧氟沙星贯疗法,对比组间疗效。结果:组间肺功能各指标、血气各指标对比,观察组数值均较对照组佳(P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阿奇霉素 肺功能
  • 简介: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单纯的定性诊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超声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超声工作者的重视。超声组织征(ultrasonictissuecharacterizationUTC)是探讨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与超声声像图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础与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组织定征 视频法 射频法
  • 简介:目的院评价阶梯法贯综合治疗慢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院87例便秘患者根据便秘分度依次采用一般治疗(如行为疗法、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心理治疗等)、生物反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贯治疗.观察各治疗前后首次完全自发排便(SCBM)所需时间和每周平均SCBM次数,并采用Wexner便秘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院87例中10例通过一般治疗后缓解,23例通过口服乳果糖(15mL/次,2次/d)缓解,2例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后缓解,17例通过口服普芦卡必利(2mg/d,连续12周)缓解,25例通过口服普芦卡必利(2mg/d,连续12周)+乳果糖(15mL/次,2次/d)缓解,10例通过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Duhamel术(金陵术)缓解.结论院便秘患者分度,进行阶梯法贯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

  • 标签: 便秘 普芦卡必利 乳果糖 生物反馈 金陵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与右美托咪联合芬太尼程序镇静效果及心率及MAP的变化。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程序镇静;B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联合芬太尼程序镇静。比较两组程序镇静效果及心率及MAP的变化。结果A组程序镇静起效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程序镇静过程中,A组心率及MAP均高于B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作为程序镇静优于右美托咪联合芬太尼,可以作为程序镇静的新选择。

  • 标签: 镇静 危重病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雷他和非索非那治疗难治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6月接收的90例难治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氯雷他联合非索非那治疗难治性荨麻疹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的CRP、PC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氯雷他和非索非那治疗难治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难治性荨麻疹 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5例,观察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97.33)显著低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贯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8例外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骨折挫伤散,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痂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81%明显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p<005)。对照组,于第15、35、60天的评分分别为(032±012)、(085±035)、(153±051);研究组,于第15、35、60天的评分分别为(056±016)、(197±038)、(288±060)。

  • 标签: 中药 序贯疗法 骨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40-02
  • 简介: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贯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阿昔洛韦贯治疗与对照组45例静脉注射阿昔洛韦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热退、皮疹结痂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贯治疗水痘能减轻副作用,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儿痛苦,切实可行。

  • 标签: 阿昔洛韦 序贯治疗 水痘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运用纳络酮治疗急性洒精中毒的方法.方法:67例急性酒精中毒的病人分为纳络酮常规应用组、贯应用组,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消醒时间、清醒后遗症状、心率和SGPT的变化.结果:(1)轻度中毒的病人,常规组的清醒时间为40.1±23.7分,贯组的清醒时间为18.3±9.4分.重度中毒的病人清醒时间常规组为111.6±57.2分,贯组为39.7±28.8分.(2)常规组与贯组的后遗症状分别为:口干72.4%vs5.2%(P<0.01);胃脘部不适65.5%vs7.9%(P<0.01);头痛93.1%vs2.6%(P<0.01);心率增快31.0%vs0.(3)SGPT异常:常规组的SGPT异常率由31%降至24.1%,贯组的SGPT异常率由28.9%降至2.6%.结论:纳络酮的贯应用可以缩短急性洒精中毒病人的清醒时间,减轻病人的后遗症状和SGPT异常率,是治疗急性洒精中毒更为合理的方法.

  • 标签: 纳络酮 序贯疗法 酒精中毒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治疗拉米夫耐药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结果对照组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治疗拉米夫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左旋咪唑涂布剂 拉米夫定 乙肝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不同的配制方法对消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规范消膏的配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对照观察法,分别观察消膏不同比例以及放置一段时间后消膏药颜色、粘稠度、贴肤度以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消膏不同配制比例下患者对膏药的皮肤感官存在差异,而且放置时间对药膏效果也有差异。结论:消膏配制比例和配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 标签:   消定膏 配制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右美托咪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全麻诱导前静脉微泵右美托咪,对照组静脉微泵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S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MA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MAP及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及T3R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插管、拔管等应激反应,镇静作用适当,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保证了麻醉效果及手术的正常进行,不良发生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施予氯雷他、非索非那展开治疗的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月因患有过敏性鼻炎而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各有17例,对照组施予氯雷他展开治疗,实验组施予非索非那展开治疗,经持续给药二周后,探究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16例,占94.12%;对照组总有效16例,占94.12%。两组总疗效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给药后,有2例出现轻度口干的不适反应。对照组给药后,有3例出现轻度口干、2例出现嗜睡现象,共5例出现不适反应。结论在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中,选用氯雷他、非索非那的疗效较接近,但使用非索非那后没有出现嗜睡现象,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定 过敏性鼻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