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在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诊断中,应用心电图 +心肌谱诊断价值。方法 选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32例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健康 32例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谱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肌谱水平较对照组高,心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谱水平及心电图异常率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结论 对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者,可行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在瑞替普治疗中开展全面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在本医院接受瑞替普溶栓的 68 例 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组, A 组( n=34 )接受常规护理, B 组( n=34 )基于上述条件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方案干预效果。 结果 : B 组溶栓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 P < 0.05 ),发生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的总概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 0.05 )。 结论 :全面护理能够缩短 AMI 患者的瑞替普溶栓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阿替普联合通心络胶囊 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 (NT-proBNP) 、肌酸激酶同工 (CK-MB) 及心肌肌钙蛋白 I(cTnI) 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NT-proBNP 、 CK-MB 及 cTnI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NT-proBNP 、 CK-MB 及 cTnI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阿替普联合通心络胶囊 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 ,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通心络胶囊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 收治的 76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8 例。 研究组使用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量、意识恢复时间、 ChE活力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谱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长托宁 / 阿托品用药量、意识恢复时间、 ChE 活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乳酸脱氢、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乳酸脱氢、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长托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脏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长托宁 有机磷 氯解磷定 农药中毒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是室颤,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在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预防或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多种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以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再灌注心律失常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巴曲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36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巴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1.67%高于对照组的 72.22%,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巴曲用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临床效果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巴曲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究我院分离培养的114株耐药碳青烯肺炎克雷伯菌( CRKP)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 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 送检标本 分离培养的114株 非重复性 耐药CRKP。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对上述耐药菌重新进行菌种鉴定并验证其对碳青烯 以及其他临床抗菌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的药敏分析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mCIM)检测碳青霉烯,乙二胺四乙酸( 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 PCR 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 通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114 株菌株 的 同源性。 结果 采用 VITEC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结果表明上述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位于 95%-10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70%-75%、 82%-87%、 90-95%和 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该耐药菌对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联合四环素类或氯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位于 57%-66%、 61%-77%、 79%-84%和 6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14株 CRKP经 m CIM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阳性率为 100%; 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 8株为阳性,阳性率为 7.02%。经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结果比对显示, IMP、 KPC和 NDM的基因型别为 IMP-4、 KPC-2和 NDM-1。临床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 P < 0.05)。拉丝试验结果显示高毒力 CRKP1检出率为 16.67%;同时 rep-PCR结果显示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以 A型为主( 80.71%)。通过 Bio Numerics 软件分析 PFGE条带的聚类情况,本研究 114株 CRKP分为 A-F 6类型, A型为主( 80.71%, 92/114), B-F型分别为 4.39%(5/114)、 3.51%(4/114)、 3.51%(4/114)、 4.39%(5/114)和 3.51%(4/114),与 A型相比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χ2=15.736, P = 0.001)。 结论 CR-KP是导致临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极易发生多重耐药现象,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上升,提示加强临床用药过程对交叉感染的防护措施,并及时监测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抗广谱耐药菌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 ] 耐药菌 痰培养 肺炎克雷伯杆菌 药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09月~2020年09月收治的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抢救效果。对照组(17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7例):应用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时间。结果:实验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4.12%(16/17),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我院对 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比较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身体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结果: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护理后患者的心里指标比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医院使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到积极的影响;护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 70%,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是 90%,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症状缓解,发挥积极作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s after nursing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 and the us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hospitals coul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before nursing was 70%,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nursing was 90%,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5,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及时施救,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院前急救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有效急救措施,是急救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院内急救的基础。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研究近况进行了回顾。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治疗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主要是分析了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方面的问题。 方法 选取到了我院 2011.12-2013.12 月期间收治到的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 34 例作为了这次研究的对象,为他们进行了心电图的一个检查,并且把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特点以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 在心电图检查的诊断里,对右胸所采取到的 V3R-V6R 这四个导联里任何一个导联所出现的 ST 段抬高都在 1mV 以上的情况都可以被诊断成了右室心肌的梗死情况。 结论 现在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倒的都是一些常规的十二导联对右室心肌梗死进行了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做右胸导联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提升到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的机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