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实施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内科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选的患者均采用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实施治疗,同时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所选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缓解,体重增加,食欲好转,通过MRI及CT对腹部进行检查表明肝癌的病灶明显减小,化验AFP数值有所降低。结论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治疗后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引导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0-01
  • 简介: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兼顾肿瘤根治与手术安全是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术者需结合自身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有效、安全合理的切除方法、阻断技术和断肝设备,并按照规范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肝癌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做临床分析,观察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做常规检查,给予用药治疗,并对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患儿采用抗休克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患者的心肌炎发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结果合并室内传到阻滞死亡率为2.63%,心动过度死亡率为7.89%。心电图改变阳性率为94.12%。结论由于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很可能造成误诊。因此,及时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该疾病的死亡率。并且观察心电图的表现,要早于心肌酶的升高。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心电图 心肌酶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重要辅助检查及其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14例MS患者青壮年女性多见,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多数无明显诱因,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及视觉障碍最常见,病变部位以脊髓和视神经最常见,实验室检查以脑脊液蛋白水平和IgG指数增高常见。MRI异常率高达83.33%。结论MS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部位、多时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学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激素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有效。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12-01
  • 简介:近年来,我国灾害事件频发,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遇难2698人,失踪270人。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1481人遇难,284人失踪,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这些灾害事件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现场救援的过程中,如何快速地将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及医疗后送,保障救援行动的有效有序进行,是救援组织和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电子伤票系统 救援 应用 军队 功能
  • 简介:背景:对牙髓干细胞进行稳定高效安全的体外标记是示踪技术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牙齿再生体内研究的基础。目的:探讨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条件及方法,并确定其转染后是否保持干细胞特性。方法:通过改良酶消化法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对其免疫表型及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以感染复数为5,10,25,50和100的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作用24h和48h,倒置显微镜下检测转染率和荧光强度,并对大鼠牙髓干细胞感染前后的克隆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牙向分化能力进行比较,评价感染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大鼠牙髓干细胞STRO-1和CD146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经相应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和成脂分化。当感染复数为50,作用时间为48h时,转染效率最高,荧光表达最强;感染前后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说明感染复数为50作用48h是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条件,且不影响牙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为大鼠牙髓干细胞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示踪方法。

  • 标签: 干细胞 分化 牙髓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0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例Ig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发病平均年龄为岁。病理分级越高,血尿素氮值越大,肾小球滤过率值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在不同病理分级间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类型与病理分级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早期行肾活检并行病理分级分析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gA肾病 肾活检 病理分级 临床
  • 简介:摘要特发性震颤作为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运动性震颤为主要特点。近年来特发性震颤中非运动特点不断被发掘,可分为认知(记忆和执行障碍,痴呆)、精神病学(焦虑、抑郁和社交恐惧),以及感官障碍(嗅觉障碍、听力障碍)。抑郁症作为一个常见的精神疾病,存在于相当一部分特发性震颤中,研究发现,ET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比常人要高,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认为非运动特点不但是疾病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疾病的首发症状。特发性震颤发病机理中有"GABA功能障碍"假说,而一些研究者指出抑郁症患者也存在GABA功能障碍,可见两者某方面可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对于其治疗尚缺乏证据及指南,需大量样本的多中心实验来探讨。

  • 标签: 特发性震颤 特征 抑郁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1-01
  • 简介: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位于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位[1]。在肝癌晚期,肿瘤组织代替了大部分肝组织,以至没有足够的非瘤组织来满足日益长大的肿瘤以及体内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导致低血糖的发生[2]。由于原发性肝癌伴重度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常被肝癌症状掩盖,易造成误诊、误治,并且肝癌晚期病人进食、营养均处于较差状态,低血糖症状容易反复发作,难以纠正。重度低血糖不及时发现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低血糖昏迷,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致死、致残,其危害极大[3]。本次研究收治11例原发性肝癌伴重度低血糖的患者,无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重度低血糖 护理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昏迷 恶性肿瘤
  • 简介: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功能状态对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临床上,继发性肩关节僵硬是肩部疾患、创伤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尽管其病因和严重程度并不相同,但是却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不像冻结肩,继发性肩关节僵硬的病程无法预测。

  • 标签: 肩关节僵硬 继发性 治疗 诊断 肩关节疼痛 活动范围
  • 简介: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危重,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外科手术,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我科自2003-06-2011-08,对1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实施了介入栓塞治疗止血,效果满意。

  • 标签: 肝癌 出血 急症 动脉栓塞 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大黄煎剂(大黄30g,乌梅30g)治疗病毒性乙肝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病毒性乙肝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肝衰竭诊疗规范1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使用大黄乌梅合剂结肠透析的实验组。统计分析治疗的不同时间(基线、2周)肝脏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的差异性及并发症发生差异性。结果中药灌肠配合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

  • 标签: 中医灌肠 病毒性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脏功能 凝血功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12-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64只眼)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P<0.05,增视率98.4%。结论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非常有效、安全、可靠的一种治疗手段,可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病因和诊疗策略,缩短术中寻找穿孔部位时间.方法回顾分析16例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自发性直肠、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穿孔直径大于1.5cm有9例,小于1.5cm有7例,其中4例小穿孔,穿孔部位难以发现.全部病人治愈.结论对直肠、乙状结肠穿孔小,时间长,在寻找穿孔部位有困难时及时使用补胎法,提高术中确诊率.及时急诊手术,选用Hartmann术或肠穿孔修补,远端关闭加近端结肠造瘘术两种术式为宜.

  • 标签: 直肠乙状结肠穿孔 自发性 补胎法
  • 简介: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BCS合并原发性HCC患者15例,给予介入治疗并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9例为混合型BCS,6例为下腔静脉型BCS,15例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3例给予BCS介入治疗,2例因肝癌巨大,患者病情重未行BCS介入治疗。介入术后随访生存时间6~73个月,中位生存期35个月,13例HCC病灶控制良好,6例存活至病例收集截止日期。结论BCS合并原发性HCC行TACE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肝细胞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继发性胆脂瘤的多排螺旋CT的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8例患耳CT诊断或高度怀疑继发性胆脂瘤,所有病例采用轴位颞骨螺旋扫描,进行轴位、冠状位重建,必要时加脑窗重建。结果鼓室、乳突内软组织影(58患耳,100%),骨质破坏(58患耳,100%),自然根治腔(4患耳,7%),骨质硬化(48患耳,83%),Prussak间隙增宽(13患耳,22%)。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耳部内部结构,在继发性胆脂瘤方面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指导治疗方案及术后复查。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胆脂瘤 中耳 Prussak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1、探讨首次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肾功能的近期影响;2、评价TACE对肝功能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3、比较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使用常规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本院救治的(未经任何临床处理的)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进行TACE治疗,分析术前、术后一周和术后一月的肝功能情况(ALT、AST、ALP、ALB、γ-GT、Tbil、Dbil)及肾功能(Bun、Cr)的变化规律。结果ChildA级患者术后一周肝功能呈一过性损害,术后一个月AST、ALT、ALP、r-GT均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ALB、Tbil、Dbil尚未恢复到术前水平;ChildB级患者术后一周ALB、ALP、-GT无显著变化,其余的肝功能指标呈现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前一周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但是尚不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虽然能造成肝功能的损害,但是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优于常规插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TACE后对肝功能有显著的损害,但经保肝、补液等综合对症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恢复。对于肾功能来讲,无论ChildA级和ChildB级患者TACE术后一周肾功能呈一过性损害表现,术后一个月较术后一周明显好转,且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微导管的使用能从更大程度上减轻TACE对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从而保护患者的肝功能,使患者的肝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达标理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在我科住院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末接受过系统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应用达标理论的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指导、生活行为调整、心理调适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胆固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相关知识知晓率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运用达标理论护理程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标理论 健康教育 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