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简称心脑合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合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心脑合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资料,运用SPSS17.0软件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冠心病心绞痛100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963例和心脑合病患者982例。三种疾病在患者年龄(P=0.0000)、性别(P〈0.0001)、静息生活方式(P=0.0000)、体重指数(BMI)(P=0.0000)、糖尿病(P=0.0019)、高血压(P〈0.0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0.0001)、吸烟(P〈0.0001)、饮酒(P〈0.0001)以及合并三种以上危险因素(P=0.0000)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690,95%CI(1.420,2.012)]、高血压[OR=1.558,95%CI(1.312,1.850)]、BMI异常[OR=1.356,95%CI(1.158,1.587)]及静息生活方式[OR=1.319,95%CI(1.107,1.572)]是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BMI异常和有静息生活方式的人易患心脑合病,应加强干预。

  • 标签: 心脑合病 冠心病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主要是对人体器官或者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进行阐述,该学科属于影像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研究主要阐述的是如何改进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而提高整个学习效果。

  • 标签: 人体断面 影像解剖学 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断面特征观察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2.3-5选购的中药材中随机抽取20味中药材作为本次实验中的鉴定药材,所有中药材均采用先进仪器(对照组)以及断面特征观察法(实验组)进行鉴定,对比两种不同鉴定方式下的鉴定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1小时内鉴别出的种类数较多,鉴定成本较低,鉴定时间较短(P<0.05),但实验组准确率较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鉴定中应用断面特征观察法具有理想鉴定准确率,且鉴定效率快,鉴定成本低。

  • 标签: 断面特征观察法 中药鉴定 先进仪器鉴定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8年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了解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及特征,提出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玉林市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每个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参与调查学生3005名,视力异常1758人(58.50%),屈光不正2172人(72.28%),近视1416人(47.12%),男女生的年龄与近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0、-0.401,P值均=0.000),以年龄组分为<9岁组,9-15岁组,≧16岁组,三个组的女生裸眼视力异常率均高于男生,2值分别为4.300、23.776、17.601,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玉林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在我国属于中度流行区,视力不良以近视为主;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应重点关注;9岁组开始的视力异常率≧50%,提示学生视力筛查最好在9岁之前开展,越早开展视力和屈光筛查,越能早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视力状况 屈光不正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面颅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处理26例面颅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PR、SSD、VRT可清晰显示面颅骨骨折的位置、形态、大小,叠加成像能清楚显示面颅骨骨折与邻近结构关系.结论3D重建能立体地显示面颅骨骨折,结合轴位图像能提高诊断面颅骨骨折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有较大帮助.

  • 标签: 颅骨骨折 诊断 螺旋CT 三维成像技术 多平面重建 MPR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自贡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病率及特点。研究方法:选取 2018-09-01至 2018-12-31期间于我院体检的 1404人(年龄 18-80岁),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及结节性质差异。结果:本次研究中男性 740人,女性 664人,不同年龄段调查对象( <30岁组 225、 31-45岁组 390人、 46-60岁组 496人、 >60岁组 293人),发现女性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为 56.7%,男性发病率为 34.6%,女性发病率较男性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 0.05)。且发现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随年龄升高发病率升高。研究同时发现各年龄段甲状腺结节中 TI-RADS分级 4a级以上级别结节所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年龄是甲状腺结节发病的高危因素,各年龄段甲状腺结节中可能恶性结节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自贡地区 甲状腺结节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中药鉴定中采取断面特征观察法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需要鉴别的13味中草药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取断面特征观察法进行鉴别,对照组采取精密的仪器设备加以鉴别,对比诊断鉴别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1h鉴别种类数量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略高于实验组。结论 断面特征观察法的中药鉴定速度更快,准确率高,耗时更短,可作为中药材初筛的重点应用方法,作为中药鉴别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鉴别能力,以此维护好中药材综合质量。

  • 标签: 断面特征观察法 中药鉴定 中药质量
  • 简介:目的探索成都地区终未期肾病门诊透析治疗的定额支付评价指标及其合理额度,为单病种付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患者的费用信息,根据治疗原则及统计结果制定赋值评价指标;采用德菲尔法确定赋值分值及定额支付标准。结果本调查涉及17家成都市医疗保险特约透析机构,共发出调查表700份,收回调表表686份.排除项目填写漏项、患者治疗信息不准确的谢查表26份后,实际纳入分析的调查表660份,占调查总人数的94.28%。调查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治疗率占调查人群的84%(555/660).腹膜透析治疗率占调查人群的16%(105/660)。通过评估项目赋值后获得的血液透析门诊最低年支付额118242.75元,腹膜透析门诊最低年支付额96498.00元。结论通过治疗项目赋值后的门诊透析定额支付证据性强.门诊透析治疗的分级定额支付可使医疗保险基金得到更合理的应用。

  • 标签: 门诊 透析 医疗保险 定额支付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二级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6年应调查住院患者1803例,实查1803例,实查率100%。按照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计划书要求,调查我院2014年2016年各选取一天对全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采用床旁调查与杏林系统(院感监测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2016年调查住院患者932人,现患率为1.29%,例次现患率1.39%;骨一科的现患率最高为5.97%,下呼吸道感染占23.08%,表浅切口感染占23.08%,其他感染占23.08%,深部切口占15.38%。抗生素日使用率为40.66%。治疗前病原菌送检170例,送检率为54.49%。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7.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5.00%。多重耐药菌3株,均为大肠埃希菌。结论该医院2016年医院感染较2014年比较呈上升趋势,耐药菌检出明显增多,手术部位感染居第二位,感染控制总体良好,需要加强手术相关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的新冠肺炎疫苗犹豫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0日期间,利用问卷星平台对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居民展开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9.7±13.3岁,男性占49.2%,男女比例为0.97:1。37.8%的调查对象存在疫苗犹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是否知晓新冠疫苗的适用人群、是否了解疫苗接种禁忌、是否相信新冠疫苗有效等因素与新冠肺炎疫苗犹豫有显著关联。结论 社区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知、信任是接种犹豫的影响因素,未来可通过提升公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认知和信任度,以便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新冠肺炎 接种犹豫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精细化管理办法,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为质量测定提供标准,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定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  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我院2023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率低于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比我院2023年四个季度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下降。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精细化管理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正>目的:以往数个组织学研究表明,具有囊性变肾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好。然而,目前尚无术前评价囊性变肾细胞癌的诊断性工具。笔者在此提出假说,在影像学横断面上有囊性变或可预测肾细胞癌具有较低度恶性潜能。材料与方法:在笔者基于前瞻性研究的肿瘤数据库中,从2001年到2010年,共825例肾恶性

  • 标签: 肾细胞癌 囊性变 影像学 横断面 可预测 低度恶性
  • 简介:目的调查2011~2012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的患病情况,并探讨性别与甲减和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对2011~2012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并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人群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采集患者的病史、血压、身高、体重、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结果共纳入11976名接受了甲状腺功能检测者,其中男性7488人,女性4488人。该11976名体检人群中共发现亚甲减患者1820例,占15.20%。其中男性884例(患病率11.81%),女性936例(患病率20.86%),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共发现MS患者1145例,其中男性1005例(患病率13.42%),女性140例(患病率3.12%),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MS组的亚甲减患病率最高,正常代谢组的患病率最低(P〈0.01)。MS组的TSH水平最高,正常代谢组最低(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亚甲减患病率较高,且亚甲减患者发生MS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横断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