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对常规锐器进行改良与创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降低医务人员的操作风险和职业暴露。方法 在常规锐器的基础上,外壳顶壁上设开口,外壳内设分离装置,外壳侧壁上设感应装置,通过感应装置检测针头,控制分离装置启动。结果 待分离针头从开口进入感应分离装置系统,感应装置检测到针头,对针头进行分离,避免针头与手直接接触,减少针刺伤发生。结论 该锐器缩短锐器处理时间,降低锐器伤发生和职业暴露的概率,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 标签: []锐器盒 锐器伤 职业暴露
  • 简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危重,确诊急需手术治疗者,应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头部备皮,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以往由于备皮用具放置零散,不集中、不合理,仅备物就花费5分钟左右,直接影响抢救效率。为此,我科自行制作头部备皮,护士只需携至病床,就能迅速地为病人备好头部皮肤,大大缩短了术前备皮的时间,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头部备皮盒 制作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DSA显示子宫动脉(uA)开口位置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经导管分别选择人左、右髂内动脉,行三维DSA血管造影,然后对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每间隔5°旋转,采集三维图像,观察UA最佳显示角度范围;统计uA起源及开口角度,以臀上动脉开口为定位点,测量UA开口距臀上动脉开口距离。结果在对侧斜位和同侧斜位〉30°~60°显示uA开口最好;116支(116/180,64.44%)UA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33支(33/180,18.33%)起源于臀下阴部干;17支(17/180,9.44%)起源于阴部内动脉;10支(10/180,5.56%)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4支(4/180,2.22%)起源于臀上动脉。uA与起源动脉夹角0-30°为19支,占10.56%(19/180);〉30°~60°70支,占38.89%(70/180);〉60°~90°74支,占41.11%(74/180);〉90°~120°8支,占4.44%(8/180);〉120°~150°5支,占2.78%(5//180);〉150°~180°4支,占2.22%(4/180)°UA开口至臀上动脉开口距离为3.04~18.31mm,平均(11.71±4.28)mm。结论三维DSA可较好地显示子宫动脉起源、开口角度以及距臀上动脉的距离。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子宫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质容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硬质容器使用的流程,保障硬质容器的规范化使用与维护。方法选择本院41个硬质容器,从使用次数、外观、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硬质容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维护保养及改进。结果41个硬质容器经维护后可正常使用。结论通过硬质容器的维护,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规范化使用。

  • 标签: 硬质容器盒 性能 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胆红素是结合(直接)胆红素与非结合(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增加,通常是由于胆道阻塞、肝炎、肝硬化、溶血性综合征和某些遗传酶的缺乏。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是肝、胆功能检查中的重要项目。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被《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收录,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但该法易受众多因素干扰,试剂无法长期稳定,在实践过程中易受困扰。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及应用,新的胆红素测定方法不断推出。本实验通过比较重氮法(北京柏定、宁波赛克、山东康华)、钒酸氧化法(上海科华)、改良化学氧化法(宁波美康)的性能指标,选择一种适于本实验室使用的方法。

  • 标签: 总胆红素 试剂盒精密度 干扰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CTA扫描方案显示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的能力。方法将28例除大腿以外的四肢外伤患者及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对A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低放射剂量扫描方案,B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C组(25人,25侧大腿)采用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进行CTA检查。记录辐射吸收剂量,观察LCFA显示情况及起源,测量LCFA主干开口内径、降支开口内径、降支长度、降支血管分级、降支穿支数量、穿支末端最小内径。结果B组中1例(2侧大腿)因对比剂渗漏未能完成检查。3组共83侧大腿,LCFA起自股动脉分别为A组7侧、B组8侧、C组6侧,起自股深动脉分别为A组23侧、B组20侧、C组19侧。3组间,辐射吸收剂量、降支长度、降支穿支末端最小内径、降支血管分级及降支穿支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CFA主干及降支开口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CTA显示LCFA细小穿支的能力优于双侧低放射剂量及双侧常规剂量CTA,而3种扫描方案对较大血管的显示效果相近。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容积高分辨 CT在显示肺弥漫病变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3月确诊为肺弥漫病变患者中取样 41例设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常规高分辨CT( CHRCT)( A方法)检查与容积高分辨 CT( VHRCT)( B方法)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经检测后统计发现,两种检测方式对症状图像分辨能力、噪声水平、线状影、细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磨玻璃影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 B方法呼吸伪影指标较 A方法明显减少( P< 0.05)。结论:容积高分辨 CT应用于肺弥漫病变检测中可达到传统高分辨 CT的诊断效果,且仅需一次扫描便可得到全肺高分辨率图像,呼吸伪影较少,更利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容积高分辨 CT 肺弥漫病变 诊断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抗原胶体金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并对试剂的性能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用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抗体作为标记抗体,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另一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并用羊抗兔多克隆抗体和兔IgG作为独立质控线系统制备胶体金检测试剂;对试剂的加速稳定性、特异性及临床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试剂37℃加速破坏3周稳定。试剂与隐血阳性、轮状病毒阳性、腺病毒阳性、诺如病毒阳性、幽门螺杆菌阳性样本无交叉反应。确诊及健康人群样本测试,灵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ELISA检测试剂 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50 例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 ELISA试剂法检测 小儿呼吸道感染咽拭因子 标本,同时运用 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的 同步盲控试验介质试剂,探究 产品的稳定性和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的 50例患者 的咽拭子标本中 ,运用 肺炎支原体 ELISA检测方法的检测 阳性率为 36%,运用 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培养基法检测 阳性率为 34%,两种方法均可检测出阳性率,符合率为 96 %。同步盲试验结果表明, ELISA试剂批与批次 阳性结果符合率为 100%。结论:该试剂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独特 性,且简便、快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ELISA检测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腹针配合灸治疗老年男性夜尿频 20例临床体会 。 方法 : 回顾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20 例老年男性夜尿频患 者 的临床资料, 并 随机分为研究组 和对照组,研究组 给予腹针配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针治疗 。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 ( 9/10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