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观察镇痛剂加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以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晚期癌痛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结果疼痛缓解有效率93%,生活质量评分,好由1.39%上升为8.36%,中由51.4%上升为79.2%。结论癌痛治疗加姑息性化疗对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 标签: 癌痛 镇痛剂 生活质量 姑息性化疗
  • 简介:我院自1994年6月~2000年3月用MMC、DDP、5—Fu组成的FMP方案与单纯5—Fu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47例,观察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8例既往进行过手术、有腹腔、盆腔复发和/或转移的晚期消化系肿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FMP方案(联合化疗组)和5—Fu(对照组)腹腔化疗。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其中联合化疗组47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33~66岁,中位年龄48岁,胃癌30例,大肠癌14例,肝癌3例;对照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30

  • 标签: 消化系肿瘤晚期 化疗 治疗 手术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总结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1997年11月间收治的54例晚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行外科治疗,其中36例患者术前接受计划性术前放疗,剂量为40Gy。手术方式:8例经前颅凹颅面联合入路切除累及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26例行一侧上颌骨并眶内容切除,19例一侧上颌骨切除,1例姑息切除。全部病例获随访。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2.3%、47.8%。结论: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有效的重建方式,配合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上颌窦癌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鼻窦肿瘤 放射治疗 外科手术 上颌骨切除 姑息切除
  • 简介:通过对5例中晚期癌症病人的动脉导入重组p53腺病毒基因,同时结合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探讨通过动脉途径基因治疗肿瘤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5例病人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1~72岁,其中中心型肺癌1例,肺转移癌1例,胰腺癌2例,其中1例伴有肝转移,胆囊癌并肝转移1例;分别按TNM分期,临床Ⅲ期2例,Ⅳ期3例,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包括左右支气管动脉,腹腔动脉、左右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先行注入选配的不同化疗药物,

  • 标签: 中晚期恶性肿瘤 p53基因 重组腺病毒 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晚期癌症病人
  • 简介:目的总结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术中冷冻治疗晚期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0例,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继发性肝癌7例;合并肝硬化16例(57.1%),21例(75%)成功切除一个或多个肝脏肿瘤病灶,发生术后氩氦刀穿刺孔出血5例,肝功能不全4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经随访,术后生存6个月者6例,12个月者5例,目前尚存活17例。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术中冷冻是治疗晚期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手术切除 氩氦刀 肝脏肿瘤 手术方式
  • 简介:1资料与方法资料:对照组140例,均系健康义务献血人员,男88例,女52例;年龄20~50岁,平均32.5岁。恶性肿瘤组138例;早期45例,中期38例,晚期55例。方法:器仪Aa—400大型生化分析仪,随机配套试剂,均空腹采肘正中静脉血,严格按该机操作说明进行。2结果对照组140例血清钙为(2.29±0.18)mmol/L。肿瘤组138例,血清钙为(2.18±0.22)mmol/L,其中早期45例,血清钙为(2.24±0.17)mmol/L中期38例血清钙(2.20±0.21)mmol/L,晚期55例血清钙为(1.95±0.23)mmol/L。随机取恶性肿瘤组中患者100例(早

  • 标签: 血清钙 恶性肿瘤患者 血清白蛋白 降钙素 高唐县 生化分析仪
  • 简介:据WTO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新癌症病例,每天大约有400万患者受到癌痛的折磨,其中50%-80%没有得到满意的缓懈;晚期患者诉有剧痛的高达60%-90%,约25%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癌性疼痛对患者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症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所以正确地评价癌痛,实施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对病人尤为重要。

  • 标签: 晚期癌症疼痛 护理措施 晚期患者 生命体征 生活质量 临床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多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90例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癌抗原125、癌抗原724五种肿瘤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同时设定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项数不同,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并且与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相关.联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含量对恶性肿瘤患者判断病情及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液流变学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正>近年来中晚期肝癌积极综合性治疗的临床研究巳有长足进步。肿瘤生物学标记物、病理活检和各种影像学的进展为肝癌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了许多新靶点和开辟了新领域。对于“癌中之王”的中晚期肝癌采取积极综合性治疗(如放疗、联合化疗、生物治疗、导向治疗、肿瘤局部理化治疗等),缩小后二期手术切除,随访复发再切除或转移灶局部切除,各种局部治疗的联用等,使肝癌由过去“不治之

  • 标签: 综合治疗 中晚期肝癌 导向治疗 二期手术切除 肝动脉 二期切除
  • 简介:目的了解十一酸睾酮在改善老年男性慢性疾病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和体力改善方面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案,将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住院的80名慢性疾病晚期伴衰竭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临床支持治疗基础上加服十一酸睾酮;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基线情况有可比性;②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年期相关症状评分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总睾酮水平明显增加,上臂周径及右手握力增加(P<0.05);体重、BMI及左手握力虽有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后尿路症状、下肢水肿、血前列腺特异抗原、肝功、血糖及血色素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十一酸睾酮能明显改善老年男性慢性疾病衰竭患者整体临床状况,使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增加,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十一酸睾酮 生存质量 老年男性患者 慢性疾病 衰竭
  • 简介:头颈肿瘤外科作为耳鼻咽喉科学的延伸,是为适应头颈部与耳鼻咽喉科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与科研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头颈肿瘤外科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不断深入,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地起到了治疗、护理疾病与促进康复的作用,头颈肿瘤外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不仅治愈了疾病,了解了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防病、保健等方面的能力。

  • 标签: 施健康教育 头颈肿瘤 外科患者 护理工作模式 耳鼻咽喉科学 住院治疗期间
  • 简介:肿瘤热疗(hyperthennia),是利用特定的设备或方法对肿瘤局部或全身加温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即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局部或全身,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既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

  • 标签: 肿瘤 热疗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伴有血块,经B超、膀胱镜、CT、MRU检查可明确诊断.1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未行手术.其中6例膀胱全切患者采用了肾和输尿管旷置.结果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1例,膀胱癌10例,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7例,鳞癌1例,腺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TNM分期:T1期2例,T2期3例,T3期5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7例移行细胞癌分级为:Ⅱ级4例,Ⅲ级3例.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3个月,死亡5例,9例存活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尿路上皮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合并症 尿路上皮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着重讨论了妇科晚期癌症产生疼痛的原因及控制,为了及时地控制妇癌晚期病人疼痛,提高晚期妇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临终关怀,首先必须对晚期妇癌病人的疼痛作出正确评估。本文简要介绍疼痛评估的原则,对于晚期妇癌疼痛的控制,包括癌症治疗(手术、放疗、化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理疗、心理护理等。应当根据每个病人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即处理个体化,不主张一开始就用麻醉剂,因为一旦使用麻醉药物失控后,其它药物不会再有很多疗效。在药物治疗时,应当遵循WHO提供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它包括5项基本原则),但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即使按正规药物止痛,很可能产生耐药,甚至上瘾,病人需要的麻醉药剂量会越来越大,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甚至会一步一步的失败。因此,可采取神经阻滞方法,动脉插管注射化疗止痛及神经外科手术等治疗,特别是前2种方法。这是对晚期妇癌病人疼痛较剧烈而药物治疗无效时较有效地控制疼痛的方法,而对伴发广泛骨转移引起疼痛者。可采取半身放疗给予止痛,但应注意这种治疗的并发症——急性或亚急性肺炎,因其死亡率较高。另外,由于癌性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是常见且最痛苦的一种症候,晚期妇癌患者对疼痛的表达受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差异很大。因此,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护士在技术上提高,更需要在认识上更新,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正视人生,使其从精神上、心理上摆脱恐惧和悲观感、勇敢的去迎接癌症的挑战,对攻克癌症充满信心,有效地配合治疗,尽可能安适地渡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 标签: 妇科癌症 疼痛控制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CT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肿瘤样病变的CT特征.其中听神经瘤9例、胆脂瘤4例、脑膜瘤3例、耳源性脑脓肿5例、三叉神经瘤1例.结果各种肿瘤的CT特征,随其种类而不同,如听神经瘤均位于内听道开口处,呈等或低密度团块,轻度均匀或环状强化.胆脂瘤呈球形或扁平形,球形位于硬膜外,密度不均,壁有钙化.扁平形位于蛛网膜下腔,边缘清楚,均匀低密度.脑膜瘤均具有典型脑膜瘤特征,明显强化.耳源性脑脓肿周边有明显水肿、囊壁清晰,囊内呈均匀低密度.三叉神经瘤跨中后颅窝伴岩锥尖骨质破坏.结论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各具特点,CT能提供明确诊断.

  • 标签: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 CT 诊断 肿瘤样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在我院行局部切除治疗的12例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前B超和CT均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全组均采用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发现1例低分化、10例中、高分化腺癌.11例(91.6%)患者获1-3年随访.1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死亡;7例存活时间分别达13、14、22、26、27、30、36个月,余3例患者仍存活至今.结论肿瘤局部切除术对高龄十二指肠乳头部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术式选择

  • 标签: 局部切除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 老年人 肿瘤局部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部 肿瘤患者
  • 简介:尺神经损伤,导致手指呈爪形畸形,其原因是骨间肌及蚓状肌麻痹,控制掌指关节屈曲、伸直手指力量丧失。指伸总肌失去侧腱束的抗衡而使掌指关节过伸;在掌指关节过伸时,指伸肌有效滑动也弱并消耗在掌指关节的过伸中,使伸指间关节的作用丧失,指屈肌作用于指间关节的力量相对加强,从而使指间关节过度屈曲,形成爪形指畸形。在低位尺神经损伤中,由于环、小指指深屈肌功能正常,而爪形指畸形更明显。

  • 标签: 掌指关节 尺神经损伤 指畸形 晚期功能 爪形手畸形 肌功能